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2020-11-24 騰訊網

科技戰略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殺戮帶」》報告

據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TIF)官網11月9日消息,ITIF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殺戮帶」》報告。報告以近期美國對亞馬遜、蘋果、谷歌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為背景,就大型企業是否通過收購初創企業或壟斷市場的方式阻礙競爭和創新這一議題進行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報告指出上述兩種擔憂存在被誇大的情況,大型科技企業的存在和併購活動並未減少資本市場對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反而可能促進技術轉讓,促進與大型企業擁有的成熟技術互補的新興技術發展,增加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創新力量。報告建議,致力於反壟斷的監管機構應基於對市場的詳細了解而做出決策,以增加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官網11月10日消息,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分析了中國三種數位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稱中國數位技術的發展總體促進了市場包容性和區域融合,但可能加劇某些領域的不平等。報告指出,中國的電子商務等交易技術在全球領先,增加了農村人口就業與收入,促進了市場包容和區域融合。中國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發展較好,但受到數據本地化規定和不完善的數據標準的限制,無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中國最大的弱項在於高度依賴歐美的智慧機器人、3D列印和物聯網等技術。報告建議,中國應儘快融入歐洲數據保護標準,考慮取消對數據流和本地化的限制,在發展運營技術時加強對社會福利體系及勞動力市場的改革。

信息

臺積電將在美國設全資子公司

據新浪科技11月10日消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臺積電公司宣布,其董事會已批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35億美元。成立子公司是臺積電在美建廠計劃的一部分。2020年5月,臺積電宣布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座造價大約120億美元的晶圓廠。該工廠將採用5納米製程工藝來生產半導體晶片,規劃產能為20000片/月,可創造多達1600個工作崗位。此外,臺積電董事會還通過了一項151億美元的撥款方案,用於擴大5納米等先進位程工藝的產能。

微軟和OpenAI提議在美國技術出口管制工作中引入自動化流程

據VentureBeat網11月10日消息,微軟公司及其投資的OpenAI實驗室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議書,闡述了出口控制系統的運作方式及其優勢所在。微軟和OpenAI對美國傳統出口管制方法中的限制條例提出了質疑。微軟和OpenAI稱:基於產品性能標準而採取的限制將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即包含相同標準的技術會同時具有有益和有害的用例;此外,嚴格的規則可能無法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這些限制還有可能減少美國公司進入全球市場的機會。因此,微軟和OpenAI建議在技術出口管制工作流程中部署AI工具,以提高效率,並確保供應鏈和關鍵基礎架構安全。它們還在建議書中提出解決方案,認為這些解決方案可以為用戶帶來商業利益,並為美國基礎技術出口管制提供一種動態的,且更強大、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英國BAE系統公司與伯明罕大學合作開發先進傳感技術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1月11日消息,英國BAE系統公司與伯明罕大學籤訂協議成立先進傳感技術聯盟,該聯盟將吸收來自英國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的頂尖專家,以促進先進傳感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該聯盟的後續計劃可能包括:開發不依賴全球定位系統的新型導航系統,以在全球定位系統受限的情況下實現導航;使用傳感技術測量人體精神負荷;開發用於自動駕駛車輛的增強態勢感知傳感器;以及開發能夠探測地下基礎設施的新型傳感器。該聯盟旨在幫助BAE系統公司與伯明罕大學、英國量子技術中心以及傳感器系統供應商之間建立和維繫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推動創新技術融入數字產業,開發有利於英國工業的技術。

生物

拜登團隊宣布成立新冠顧問委員會,並希望在全美實施強制口罩令

據Science科學公眾號11月10日消息,拜登團隊於本周一宣布成立由13名公共衛生專家組成的新冠顧問委員會,以幫助其制定應對新冠大流行的措施。拜登表示,顧問委員會將幫助建立詳細的計劃,普及快速檢測,加大對接觸者的追蹤力度,並將疫苗送到最危險的人群手中。此外,拜登還鼓勵所有美國人戴上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以達到減緩病毒傳播的目的。

美國家科學院啟動新冠肺炎戰略科學新計劃,以研究疫情對未來社會生活的持續影響。

據National Academies官網11月10日消息,美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將啟動新冠肺炎戰略科學新計劃,以研究疫情對未來社會生活的持續影響。為指導該計劃,國家科學院建立了一個由在政府、行業、民間社會及學術界中具有危機管理經驗的傑出領導人組成的執行委員會,確定了研究新冠疫情影響生態系統健康和氣候變化的方式等重點領域,並動員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戰略團隊推斷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做出應對措施,以減輕可能發生的嚴重後果。

美國研究人員改造出一種新微生物,有望推動生物製造業的蓬勃發展

據phys官網11月10日消息,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模型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改造出可有效生產目標化合物的微生物。該方法使用基於真實實驗數據的計算機算法來識別「宿主」微生物中可被關閉的基因,並進行代謝重組,使微生物的整個新陳代謝始終與合成化合物相關聯,從而將生物體的能量轉向產生目標化合物,而非正常代謝掉。該方法使可持續燃料和塑料替代品等基於生物的尖端產品更快上架,可極大加快生物製造新工藝的研發階段,並有望推動生物製造業的蓬勃發展。

美國研究團隊開發出新三維成像技術,可使腦腫瘤可見度提高一倍

據生物探索公眾號11月10日消息,美國北岸大學健康系統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三維成像技術,可大大提高磁共振成像(MRI)掃描中腦腫瘤的可見性,使其在腫瘤更小、更可治療的早期階段被診斷出來。該技術是一種新的、被稱為「T1弛豫增強穩態(T1 RESS)」的MRI脈衝序列,可將腫瘤與正常腦組織之間的對比度提高2倍,極大改善了腫瘤的可見性。對於接受手術或放射療法治療的患者,該技術可提高腫瘤邊緣的可見度,以確保整個腫瘤得到治療。

海洋

我國開展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據中國海洋信息網11月11日消息,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據悉,此次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本次考察是「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第二次奔赴南極,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航空

法國埃利斯泰爾公司公布「獵戶座」2新型長航時系留無人機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11日消息,法國埃利斯泰爾(Elistair)公司宣布研製出「獵戶座」2(Orion 2)新型系留無人機,該系統可滿足軍事、政府及工業用戶的需求。該無人機為六旋翼無人機,具有輕量化、耐用和可快速部署的特點,可通過按鈕操控進行自動起降,執行24小時不間斷的全天候持續監視任務。該無人機採用100米長微繫繩,可用於情報監偵和電信平臺,能夠傳輸地理光電與紅外圖像數據流,並可藉助新的光纖電纜來部署4G/5G通信節點。

航天

美太空軍發布《太空作戰規劃指南》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11日消息,美太空軍發布《太空作戰規劃指南》,為太空軍推進國防戰略目標提供指導,明確了未來十年美太空軍建設的五大優先事項。一是建立精簡敏捷的部隊,成立新的技術與創新辦公室,減少官僚主義。二是培養新型聯合作戰士兵,利用虛擬實境等新技術訓練士兵作戰能力。三是發展輔助太空作戰的新能力,根據太空作戰分析設計部隊結構,提高採辦效率,縮小灰色地帶,加強民用和商業太空力量。四是擴大與美空軍、情報共同體、工業界、學術界及盟國的合作。五是利用數據服務推動創新,開發數位化採辦系統,應用機器學習等技術輔助決策,推動太空軍數位化作戰。

新材料

韓國研發低成本耐腐蝕催化劑,可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據新材料在線11月11日消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由過渡金屬製成的催化劑。研究人員利用噴霧熱解工藝,將少量鈦注入到低成本過渡金屬磷化鉬中。在催化劑合成過程中,每種材料的電子結構完全得以重構,最終實現了與鉑催化劑相同的析氧反應活性。電子結構的改變解決了高腐蝕性的問題,因此該催化劑比現有過渡金屬基催化劑的耐久性提高了26倍,且其成本低於昂貴的鉑催化劑,進一步降低了電解水制氫成本。

義大利研究人員研發出新型儲熱複合材料

據新材料在線11月11日消息,義大利都靈大學和國家研究中心先進能源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儲熱複合材料,可用於可再生能源系統。該材料基於廉價的技術,通過使用水泥、鹽和水的組合來存儲熱化學能,可以在夏季存儲熱量,以在冬天使用。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對複合材料的基本成分進行優化,以進一步改善材料性能,並降低存儲能量的成本。新型儲熱複合材料或可解決能源過剩與能源需求高峰之間的時間差問題。

先進位造

美國陸軍團隊研發新型輻射傳感器,其靈敏度是普通傳感器的10萬倍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1月10日消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ARL)領導的研究小組製造出一種新型微波輻射傳感器,其靈敏度比目前的商業傳感器高10萬倍,這一飛躍式的進步將可以使熱成像、電子戰、無線電通信和雷達領域技術得到改進。研究團隊所研發的輻射傳感器由石墨烯製成,傳感器通過測量光子被傳感器吸收後升高的溫度來檢測電磁輻射,該輻射傳感器靈敏度的提高,不但為提高雷達、夜視、雷射探測與測距系統(LIDAR)及通信等電磁信號探測系統的性能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還可以加快量子信息科學、熱成像及尋找暗物質等新應用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技經觀察|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研究部主任拉什·多希(Rush Doshi)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認為中國正對美國的全球技術領導地位形成挑戰,而川普政府推動製造業回歸的努力卻屢遇挫折。針對這一現狀,文章為美國與中國的「競賽」提出了相關建議。
  • 布魯金斯學會任命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布魯金斯學會任命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新聞網4月4日電 華盛頓特區—布魯金斯學會會長斯特羅布·塔爾伯特 (Strobe Talbott)於4月3日宣布,任命中國環境政策著名專家、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教授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作用及其對美國政策的影響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美國長期以來居於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導者地位,而中國也在迅速崛起成為重要參與者。2020年4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報告《中國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作用及其對美國政策的影響》(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BIOTECHNOLOGY SECTOR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
    科技戰略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新冠疫情揭示變化的世界:更新美國全球夥伴關係的方法》報告 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官網1月11日消息,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新冠疫情揭示變化的世界:更新美國全球夥伴關係的方法
  • 布魯金斯學會比較中美量子技術方面進展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近日刊載題為《中美量子數據安全競爭現狀》的文章,作者為該學會客座研究員湯姆文章認為,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則更加關注量子計算技術,美可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與中國保持技術交流與合作。文章分析了中國在量子通信及加密等技術方面的近期進展,認為中國高度重視遠程和天基量子通信技術,在量子密鑰分配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2020中國產業數位化報告: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32828億元
    當前,數位化浪潮方興未艾,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交織演進,網聯、物聯、數聯、智聯迭代發展,全球正在加速進入以「萬物互聯、泛在智能」 為特點的數字新時代。
  • 《國家數字競爭力指數研究報告(2019)》全文發布,吳敬璉呼籲競爭的...
    為全面準確評估世界各國的國家數字競爭力差異與影響因素,2019年6月15日,騰訊研究院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指數研究團隊,重磅發布歷時一年的研究成果《國家數字競爭力指數研究報告(2019)》顯示,以全球數字競爭力直接排名來看,2018年美國以86.37分位列第一,中國81.42分緊隨其後,韓國、新加坡、日本位列第三到第五位
  • 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召開
    ◎張 弘/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近日召開。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河南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十餘名專家共同交流了巖心數位化前沿技術發展情況,分享了巖心數據管理、共享與地學應用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推動全國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等發表講話。
  • 倪光南談軟體生態:中國正從人口紅利轉為工程師紅利
    中國軟體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正逐漸從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樣一個好的條件,我們應該利用我們人才方面的優勢,每年培養出來軟體人員世界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說。
  • 中國發布報告回擊美國人權指責 直擊美國痛處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6月25日再次發布『國別人權報告』,對世界許多國家人權狀況評頭論足,而偏偏對自己糟糕的人權紀錄,毫無反省改進之意。」2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回擊美國前日對中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表示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在2014年舊有人權問題未見改善,新的人權問題又層出不窮,而且肆無忌憚地侵犯他國人權。
  • 「數領未來,智創共享」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力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11月21日,以「數領未來,智創共享」為主題的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力創新發展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行。作為2020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的分論壇之一,本屆論壇由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主辦,邀請了來自政府機構、各大高校和龍頭企業的大數據專家共同研討大數據產業的未來發展風向。
  • 中國電子學會發布《2017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調研報告》
    新華網北京8月31日電(劉丫) 日前,中國電子學會發布《2017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調研報告》,該報告從國外機器人發展戰略及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情況、我國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情況等方面對比剖析我國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現狀及需要改進的方面,並提出了對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建議。
  • 數位化轉型指數報告:全球數位化轉型進程加速
    10月15日消息,近日戴爾科技集團發布戴爾科技數位化轉型指數(DTI)報告。該報告顯示,各類企業和組織紛紛加速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正常情況下需要耗時數年的轉型工作有望在幾個月內完成。DTI指數調查的重要數據和研究成果每兩年更新一次,今年發布的報告表明各行各業的企業和組織加快了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的步伐。最新的2020 DTI指數記錄了「數位化領導者」(數位化成熟度最高的組織)數量的首次上升,佔比達到6%。「數位化實踐者」(數位化成熟度第二高的組織)佔比則從2018年的23%增至2020年的39%,增長了16個百分點。
  • 中國人口紅利將消失 經濟增長率將跳躍式下降
    中國正處在人口紅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拐點  艾經緯  高考年復一年,但2008年以來,4年間參加高考的人數減少140萬,而且還將繼續減少。  2011年4月發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至2010 年11月1日,全國13.71億人,0~14歲人口佔比16.60%,15~59歲人口佔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上升至8.87%。
  • 優比招募合伙人 共享千億輔助生育市場紅利
    作為專業境外試管醫旅的門戶網站,優比現發起輔助生育合伙人招募計劃,與合伙人共享跨境醫療行業巨大紅利,幫助眾多不孕家庭完成生育夢想。優比依託泰國、俄羅斯、烏克蘭、柬埔寨、喬治亞、哈薩克斯坦等直營醫院資源,持續為中國家庭提供赴外試管助孕服務。自2015成立以來致力於與輔助生育領域專家、機構、媒體的合作,形成戰略聯盟,至今已有60多家輔助生育中心入駐。
  • 中國建築學會年會30多場學術報告嘉賓、演講內容發布
    中國建築學會年會30多場學術報告嘉賓、演講內容發布 2020/10/20 14:51 來源: 瀏覽:2326
  • 探索數位化新風向,中國國際數位化軟體展成功舉辦
    8月30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數位化學會與華為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數位化軟體展落下帷幕。在大會上,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出席並發表致辭,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及數位化學會會長、華為產品數位化與IT裝備CTO丘水平等數位化領域企業領袖、專家學者、高端人才齊聚一堂,共謀數位化轉型創新之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 人工智慧產業深度報告:賽道清晰,紅利兌現,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隨後 11 月份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中,人工智慧與其他前沿科技一起,成為了中 國科技領域的發展重點。我們認為,在需求爆發和政策鼓勵下, 產業化落地加速,當前人工智慧產業有望進入規模商用的紅利兌現階段。
  • BNEF發布2020 年全球工業數位化轉型TOP10榜單,中國排第幾?
    彭博新能源經濟(BNEF)最新發布了2020年全球工業數位化轉型的榜單。榜單顯示:在工業數位化轉型方面,今年走在最前列的是韓國、新加坡與德國三國。領先的國家主要來自歐亞兩個大洲,它們在前十名中各斬獲 4 個席位。中國在榜單中排名第五,而美國則拿下了第七位。
  • 胡鞍鋼:從中國到全球,數字經濟的紅利已經發生
    中國現在已經達成了從數字普及到數字紅利,現在又開啟了新的規模,即從中國紅利到全球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