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比較中美量子技術方面進展

2020-10-03 量財經AI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近日刊載題為《中美量子數據安全競爭現狀》的文章,作者為該學會客座研究員湯姆·史蒂芬尼克。文章認為,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則更加關注量子計算技術,美可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與中國保持技術交流與合作。


文章分析了中國在量子通信及加密等技術方面的近期進展,認為中國高度重視遠程和天基量子通信技術,在量子密鑰分配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中國相比,美國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更加關注量子計算技術,如美國正在努力研發的新加密算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抵禦已知的基於量子計算的解密方法。


文章稱,傳統加密方法中為保證數據交換效率而犧牲了一部分安全性,而量子密鑰分發(QKD)可在減少此類技術妥協的情況下提供保密性。隨著美國越來越重視數據安全流動,量子密鑰分發或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了解該加密方式的脆弱性也很重要。在加密技術中,對方法的公開分析可帶來更好的安全性。美應確保政府與企業、學術機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的合作,這將最大限度地擴大美國對量子信息科學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將戰略意外降至最低。


文章建議,美國應繼續與中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原因包括:首先,中國在若干量子通信技術領域擁有明顯的領先地位,例如輔以大型地面網絡的天基量子通信技術。美國可從交流中獲得部分工程業務經驗;其次,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本身被證明是安全的,對技術的了解不會給任何一方造成安全漏洞;最後,合作可為今後雙方就互惠互利的太空活動達成協議提供基礎。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布魯金斯學會任命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布魯金斯學會任命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新聞網4月4日電 華盛頓特區—布魯金斯學會會長斯特羅布·塔爾伯特 (Strobe Talbott)於4月3日宣布,任命中國環境政策著名專家、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教授齊曄為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官網11月10日消息,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分析了中國三種數位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稱中國數位技術的發展總體促進了市場包容性和區域融合,但可能加劇某些領域的不平等。
  • 技經觀察|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研究部主任拉什·多希(Rush Doshi)發布文章《美國、中國與第四次工業革命》,認為中國正對美國的全球技術領導地位形成挑戰,而川普政府推動製造業回歸的努力卻屢遇挫折。針對這一現狀,文章為美國與中國的「競賽」提出了相關建議。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近期,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文章《中美量子數據安全競賽的現狀》。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中國科大在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Marlan Scully、德國維爾茲堡大學
  • 量子快訊:美國7500萬美元用於量子研究;印度公布量子技術進展
    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作用及其對美國政策的影響
    2020年4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報告《中國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作用及其對美國政策的影響》(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BIOTECHNOLOGY SECTOR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此外,該獎項旨在評選出一位完成博士學業 12 年內、並在過去 10 年中在量子計算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獲獎研究既可以是一項單獨的工作,也可以是以往貢獻的總和,重點是要促進量子信息處理技術的理論理解和技術現狀的發展。
  • 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進展隨議
    由於我從事的是CAD、圖形學、可視化方面的研發工作,偏軟體、偏應用,和量子計算差異很大,個人和實驗室在量子計算方面也缺乏基礎,再加上後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流程工業軟體上,此事當時也只能作罷。時隔數年,再次關注量子計算,一是因為國內在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另一個原因是2017年到美國時,發現參加圖靈獎頒獎典禮的很多科學家都在做量子計算。另外有一次在過美國海關時,被海關人員問到了量子計算的一些事情,這個經歷令我印象深刻。在此之後,作為計算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對量子計算就無法再持忽視態度了。
  • 中國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技術也邁進了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作為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在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對多個空間分布的參量進行測量時,分布式量子傳感能夠實現超越經典統計極限的測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傳感面對著一個重要問題:如何選擇並製備能夠實現對多個參量最優的測量精度的量子糾纏態呢?
  •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曾獲...
    此外,該獎項旨在評選出一位完成博士學業 12 年內、並在過去 10 年中在量子計算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獲獎研究既可以是一項單獨的工作,也可以是以往貢獻的總和,重點是要促進量子信息處理技術的理論理解和技術現狀的發展。如果被提名人已經獲得過 APS 獎項,則該獎項授予的研究必須與先前獎項認可的工作完全不同(或者至少有實質性進展)。
  • 量子計算研究進展:中美兩國有4-5年的技術差距
    今日,在CCF  YOCSEF總部AC委員、總部侯任學術秘書、北京交通大學陶耀東,CCF YOCSEF 總部AC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王偉主持下,CCF YOCSEF(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舉辦了「量子計算機離我們還有多遠?」線上論壇,針對此主題,來自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張輝博士做了「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概況與應用前景」的報告。
  • 量子中心江穎當選2019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2019/09/18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編輯:麥洛 | 責編:山石 2019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於近日揭曉,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因在利用高分辨掃描探針顯微鏡技術研究水的結構和動力學方面的開創性貢獻當選
  • 量子點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UV-NIR超快雷射誘導磷硼酸鹽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摻鋁和熱處理工藝在硼磷酸鹽玻璃中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的CsPbBr3量子點,通過超快雷射誘導在玻璃表面和內部析出了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該研究擴大了鈣鈦礦量子點的應用範圍,在構造3D光學器件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量子點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UV-NIR超快雷射誘導磷硼酸鹽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摻鋁和熱處理工藝在硼磷酸鹽玻璃中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的CsPbBr3量子點,通過超快雷射誘導在玻璃表面和內部析出了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該研究擴大了鈣鈦礦量子點的應用範圍,在構造3D光學器件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獲重要進展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鄭州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影響因子:10.159)上,(Sodium Doping-Enhanced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CsPbBr3Nanocrystals
  • 學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大有前途!這方面,哪些大學比較牛?
    最近,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我國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在這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量子科學是現代科學的一大支柱性理論,因其產生的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將在未來大有前途。將來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將會是超快的,比現在我國的最厲害的超級計算機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現在大數據時代已經興起,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比如氣象領域、城市交通、宇宙開發等。與此相關的量子通信也是如此,與傳統通信相比,它能有效地保證信息安全,這項技術已經進入了產業化階段,將會大量應用。那麼,在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方面,我國哪些大學比較厲害呢?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冉光雯報導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遠距離量子通信關鍵技術獲進展 有望鋪開範圍
    據中國科學報消息,中國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史保森小組在量子存儲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實現了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高維糾纏和多自由度的超糾纏。量子糾纏是實現遠距離量子通信、可擴展線性量子計算的核心,而量子糾纏的存儲則是實現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
  • 日媒:美中主導量子技術革命,日本恐遭淘汰
    日本經濟新聞09/19消息,圍繞以下一代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為首的量子技術,世界霸權之爭愈演愈烈。在顯示國家基礎研究能力的論文數量上,中國超過美國位居首位。繼半導體技術支持的數字社會之後,量子技術引領21世紀產業革新的可能性逐漸明顯。新時代技術的勢力圖,也會影響產業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然而,日本卻應對遲緩,有掉隊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