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獲重要進展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鄭州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影響因子:10.159)上,(Sodium Doping-Enhanced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CsPbBr3Nanocrystals for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Chemistry of Materials, 11, 3917-3928 (2019)),並被選為該期的雜誌封面(Cover)。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李森博士,通訊作者為史志鋒副教授、楊東問副教授以及李新建教授。

近年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體系材料因其製備工藝簡單、螢光量子產率高、色域覆蓋範圍廣以及發光純度高等優點,引起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基於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的紅、綠、藍光發光二極體(LED)已可成功製備,在發光亮度、色純度和能耗等方面展現出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大尺寸超清顯示和高端照明等領域。但迄今為止,CsPbX3鈣鈦礦量子點的穩定性依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也是限制鈣鈦礦基發光器件走向應用的關鍵。

不同於以往報導的包覆策略,此論文基於室溫溶液技術進行了鹼金屬摻雜研究,成功地實現了金屬鈉離子在CsPbX3鈣鈦礦量子點中的替位摻雜,在增強材料結構穩定性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材料的螢光量子效率。理論上,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NaPb缺陷具有相對較低的形成能,同時NaPb缺陷的產生增加了材料的光學帶隙,並大幅提升了滷素陰離子在晶格中的擴散勢壘,對材料的穩定性改善是有利的。實驗上,當Na/Pb原子比例為0.027時,材料的發光峰由530 nm藍移至505 nm,與理論計算結果相吻合;螢光量子產率從最初的44%增加至86%;此外,CsPbBr3:Na鈣鈦礦量子點的抗紫外光、水以及熱穩定性較CsPbBr3量子點大幅提升,連續經過七個加熱/冷卻(20-120℃)循環測試後,CsPbBr3:Na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光效率幾乎可以維持。進一步,通過與商用紅光螢光粉混合構建了白光LED,器件展現出優良的工作穩定性,在未封裝情況下、連續工作500小時後,器件的發光效率可維持在最初值的85%以上,較CsPbBr3量子點基白光LED(30%)有了大幅的提升。上述研究成果為鈣鈦礦量子點的穩定性提升研究及器件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消息顯示,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及鄭州大學物理學科推進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獲重要進展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穩定性提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上海光機所等在鈣鈦礦量子點微納雷射性能提升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重慶大學合作,在實現鈣鈦礦量子點穩定發光的合成控制及微納雷射性能提升領域取得新進展。鈣鈦礦量子點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如窄帶發光、單色性好、螢光量子產率高等特點,在多個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對極性溶劑和高溫比較敏感,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此外,單個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存在螢光閃爍性,阻礙了其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納米雷射、固態照明等領域的應用。
  • 量子點顯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納米光電材料研究所曾海波團隊,在量子點顯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膠體量子點,具有溶液法製備、容易加工、顏色可調、量子產率高等突出特點,在發光二極體、光源、顯示、太陽能電池、螢光標記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作為新型的發光材料,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應用在顯示器領域。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和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
  • 發光學報 | 鈣鈦礦量子點: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通過國內外學者們的共同努力,鈣鈦礦材料在可控制備、光電性能調控、光電子領域甚至生物應用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較於其體相材料,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尺寸效應使其發光峰進一步窄化,光致發光效率更高。其豐富的表面使得性能可調控範圍大幅增加,許多新穎的光學、電學性能等應運而生,在高清顯示、螢光生物標記、電化學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
  • 【為創造偉力作出貢獻】西安交大在高穩定性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
    近年來,新型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X=Cl, Br, I)量子點因其具有製備過程簡單、形貌可控、高螢光量子效率(>90%)、螢光波長可調且覆蓋可見光範圍(400-700nm)、半高寬較窄(12-25nm)及寬廣的顏色區域(150%NTSC)等優點,在LED、顯示屏、太陽能電池、雷射、光電探測器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InfoMat:鈣鈦礦量子點雷射器綜述
    鈣鈦礦量子點由於具有高量子產率、高缺陷容忍度、可調諧帶隙、易於合成等優點近些年來備受關注。
  • 研究人員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穩定性大幅提高
    近日,鄭州大學材料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史志鋒副教授等人與吉林大學合作,在新型鈣鈦礦基發光器件方面取得新進展
  • 鄭大溶液法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新聞—科學網
    日前,從鄭州大學傳來消息,該校物理工程學院在新型鈣鈦礦發光二極體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國際上首次用全溶液法製備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相關成果以「Strategy
  • 上海光機所在調製具有優異光學性能超穩定鈣鈦礦量子點方面獲進展
    近期,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慶大學合作研究小組通過使用表面配體修飾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穩定的鈣鈦礦量子點,同時具有良好光學性能,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光學材料》(但是,對於滷化鈣鈦礦材料而言,特別是對於鈣鈦礦量子點來說,其本身固有的不穩定性限制其進一步的發展。
  • 《自然·通訊》報導南理工在量子點發光顯示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鈣鈦礦量子點發光顯示領域最新研究進展,論文題目為「一種提升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效率和穩定性的雙邊鈍化策略」(A bilateral interfacial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高螢光效率和高穩定性鈣鈦礦量子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慶輝課題組,提出一種新的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合成了不同滷素摻雜的全可見光譜區高性能CsPbX3(X=Cl, Br, I)鈣鈦礦量子點,所製備的鈣鈦礦量子點螢光量子效率最高可達95%(是目前國際上報導的鈣鈦礦量子點樣品的最高值),半峰寬最窄可以達到9nm(是目前國際上報導的量子點樣品的最小值),穩定性得到顯著提高
  • 以低熔點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以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不同於傳統的熱處理方法,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以低玻璃轉變溫度的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的新方法,通過水誘導在玻璃表面製備得到CsPbX3(X=Cl,Br,I)量子點。該方法在防偽等領域展現出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pAbstract自2014年以來,鉛滷鈣鈦礦納米晶材料因其優異的發光性能,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鉛滷鈣鈦礦材料由於鉛的毒性問題,對環境將產生一些潛在風險。因此,科學界一直在尋找低毒性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作為後備策略。錫與鉛為同一主族元素,理論計算得知錫基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同樣具有合適的能帶隙和優異的性能。
  • 華科大屠國力:原位製備具有超高穩定性的PI包覆鈣鈦礦量子點
    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持續關注~研究背景近年來,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X = Cl,Br,I)量子點(NCs)以其優異的性能在光電子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鈣鈦礦NCs較差的穩定性一直是影響其實際化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
  • 致晶科技鈣鈦礦量子點新型顯示產品獲2020中國視聽健康創新大獎
    2020中國視聽健康創新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於8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2館舉行,致晶科技CTO柏澤龍博士發表題為《無鎘鈣鈦礦量子點技術與視覺健康》的主題演講,同時,致晶科技也以鈣鈦礦量子點新型顯示產品榮獲「視聽健康-技術創新獎」及「視聽健康-體驗創新獎」獎項。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穩定性方面的研究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In-situ Cross-linked 1D/3D 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 Improves Stability of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or Over 3000h Operation」為題在線發表。
  • 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韓高義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山西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在製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時,快速的結晶過程和複雜的結晶條件會導致生成的鈣鈦礦薄膜中存在大量缺陷,從而影響PSC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因此製備缺陷較少或無缺陷的鈣鈦礦薄膜,對於提高PSC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 石墨烯墨水有助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
    石墨烯旗艦級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石墨烯和二硫化鉬量子點的混合物,用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PSCs是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它效率高,相對容易生產,用更便宜的材料製成,由於其靈活性,可以用於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無法放置的地方。
  • 上海光機所在以低熔點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以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不同於傳統的熱處理方法,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以低玻璃轉變溫度的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的新方法,通過水誘導在玻璃表面製備得到CsPbX3(X=Cl,Br,I)量子點。該方法在防偽等領域展現出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