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報導南理工在量子點發光顯示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2020-11-25 機經網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鈣鈦礦量子點發光顯示領域最新研究進展,論文題目為「一種提升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效率和穩定性的雙邊鈍化策略」(A bilateral interfacial passivation strategy promo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論文通訊作者為宋繼中教授和曾海波教授。

  本工作報導了一種通過採用氧化膦分子鈍化QD薄膜的頂部和底部界面的雙邊鈍化策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鈣鈦礦QLED的效率和穩定性。該工作開發的界面工程新思路,對量子點光電器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獲進展
    二極體 日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支持下,浙江大學化學系彭笑剛課題組與材料系金一政課題組合作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該文報導了一種以量子點為電致發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遠遠超過了目前相關文獻報導的其他量子點LED,並且該新型器件可以通過簡單的溶液加工路線製備而得。 LED作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的核心器件已被業界認可。GaN外延生長量子阱的LED器件則是目前市場上的流行產品。
  • 量子點顯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膠體量子點,具有溶液法製備、容易加工、顏色可調、量子產率高等突出特點,在發光二極體、光源、顯示、太陽能電池、螢光標記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作為新型的發光材料,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應用在顯示器領域。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和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
  • ...自然▪通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團隊在鈣鈦礦材料基礎上先後創造性地實現了其在信息顯示、太陽電池、信息存儲、X射線探測和信息通訊等領域的應用,先後在Nature(《自然》)、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Nature Electronics(《自然•電子學》)、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Nature
  • 理化所發光碳量子點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伴隨C60、納米碳管和石墨烯等納米碳材料的發展,近兩年碳量子點成為研究熱點。與先前的蜂房結構納米碳相比,碳量子點具有優越的發光性能;與半導體量子點相比,碳量子點發光更穩定、易於功能化和工業化、無毒、製備簡單廉價,預期將給發光材料、光電器件、綠色環保、生物醫學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開展碳量子點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 丁古巧團隊Small:全面總結碳基量子點固態發光領域研究進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以碳點和石墨烯量子點為代表的碳基量子點(CQDs),是一類具有獨特性能的光致發光材料。溶液狀態下高性能CQDs的結構設計與製備已獲得了巨大突破。相比之下,聚集態下CQDs的光致發光性能調製與機理探索是近年來該材料的研究熱點與難點。
  •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打開APP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京東方 發表於 2020-11-11 14:56:08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TCL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壽命難題,量子點顯示迎變革
    英國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自然》下屬《自然通訊》刊登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專家團隊論文,證實TCL已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的壽命難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113/52049.html  事實上,紅綠藍三基色量子點材料的效率和壽命難題,以及印刷顯示工藝的應用實現,絕大多數已被TCL率先攻破,量子點顯示領域即將迎來從光致發光到電致發光的躍遷。
  • 發光學報 | 鈣鈦礦量子點:機遇與挑戰
    因其波長可調諧、高光吸收係數、超長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優勢,滷化物鈣鈦礦在包括光伏、光電探測、照明顯示、雷射、閃爍體等多個光電子領域大放異彩。近年來,通過國內外學者們的共同努力,鈣鈦礦材料在可控制備、光電性能調控、光電子領域甚至生物應用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較於其體相材料,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尺寸效應使其發光峰進一步窄化,光致發光效率更高。
  • 量子點顯示新技術讓色彩更鮮豔
    該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先進材料》期刊,並被選為該期封面。  作為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半導體膠體量子點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的特點使其非常適於顯示器領域。它具有溶液法製備、顏色可調、量子產率高等突出特點,在光源、顯示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QLED顯示技術和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半導體量子點具有激發光譜寬、半峰寬較窄、波長可調和溶液加工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的電致發光器件 由於量子點的窄帶寬發射,應用量子點的電致發光器件尤其是大尺寸商用主動量子點顯示有望超越OLED成為最具有前景的顯示技術 [10]。其中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QLED) 作為量子點主動顯示中最基本的單元,近些年已經被廣泛研究,以獲得更好的色彩質量和效率,並且整體性能在過去幾年中得到了穩步提高 [100-103]。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下簡稱「電子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信息材料和光學領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Communications
  • 南開大學參研鈣鈦礦量子點量子幹涉效應最新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近期,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光電子薄膜器件研究所李躍龍副教授與廈門大學洪文晶教授課題組、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團隊通過合作,在鈣鈦礦量子點量子幹涉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南科大孫小衛、王愷課題組聯合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簡稱「電子系」)講席教授孫小衛課題組聯合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了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先進光學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 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在照明與顯示產業有重要作用
    【去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藍光發光二極體的數位日裔科學家,「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LED點亮了21世紀」,從頒獎詞看出,發光二極體即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與照明技術的核心器件。幾十天後,一篇來自中國科學家的論文在《自然》上發表,報導了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
  • 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各國量子點顯示技術研發實力分析前文,我們為大家解析為何TCL專注於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後,三星和海信等電視廠商紛紛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TCL強勢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成香餑餑》,提到了現階段「光致發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有很多令人心動的技術特徵,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下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電致發光」,這才是量子點公司真正看好量子點的關鍵所在。
  • 看不到的量子點,為你發光
    去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藍光發光二極體的數位日裔科學家,「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LED點亮了21世紀」,從頒獎詞看出,發光二極體即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與照明技術的核心器件。  幾十天後,一篇來自中國科學家的論文在《自然》上發表,報導了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
  • 新型近紅外二區發光量子點生物標記研究取得進展
    近紅外二區發光(950-1700 nm)在生物體內散射低、組織穿透深且成像解析度高,在分析化學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 一步合成發光碳量子點方法建立
    5納米左右的親油性和親水性的碳量子點,發光量子效率(QY)分別為61%(已與半導體量子點相當)和47%,具有明顯的激發波長依賴的發光特性。近日,該研究組有關碳量子點的系列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 近兩年,碳量子點成為研究熱點。與先前的蜂房結構納米碳相比,碳量子點具有優越的發光性能;與半導體量子點相比,碳量子點發光更穩定、易於功能化和工業化、無毒、製備簡單廉價,預期將給發光材料、光電器件、綠色環保、生物醫學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 基於螢光碳納米材料的高帶寬可見光通訊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但是其存在的聚集誘導螢光淬滅問題一直阻礙其在光電器件中發展,特別是碳納米點在可見光通訊器件方面的應用更是鮮有報導。該工作對於研究解決碳納米點的固態猝滅以及推動碳納米點在照明及可見光通訊器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