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孫小衛、王愷課題組聯合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0-08-27 南方科技大學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簡稱「電子系」)講席教授孫小衛課題組聯合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了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先進光學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上發表。

圖1. 原位噴墨列印準二維鈣鈦礦的均勻像素點和構成的圖案(上),及其水穩定性和耐化學溶液穩定性(下)。

鈣鈦礦材料因其優異的光學性能,包括可調諧的帶隙和高效的發光性能,成為顯示和照明的理想候選材料。但其穩定性限制了自身應用和發展。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的論文提出了一種採用噴墨列印技術將鈣鈦礦前驅體墨水印刷在不同聚合物基底上的策略,該策略利用溶劑對聚合物的溶脹作用,使高分子內原位生長出具有高亮度、高穩定性且波長與圖案像素尺寸精確可調的準二維鈣鈦礦。準二維鈣鈦礦-聚合物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防潮性、耐光照射性和耐各種溶液化學侵蝕的特性。同時,利用高精度噴墨列印技術可以實現小間距準二維鈣鈦礦像素點陣,構成各種圖案。

孫小衛介紹,這項研究採用原位噴墨列印準二維鈣鈦礦技術獲得了高精度圖案複合材料薄膜。這種薄膜非常有希望應用於平板顯示領域,大幅度降低4K和8K顯示技術中的光轉換膜成本。

南科大電子系來自吉林大學的訪問學生賈思琪為論文第一作者,孫小衛為第一通訊作者,南科大為第一通訊單位。

圖2. (a)基於鈣鈦礦複合薄膜的手機背光結構示意圖; (b, c) 原手機屏幕和新屏幕的螢光光譜圖; (d) 色域圖;(e,f)原手機屏幕和新屏幕的色彩效果對比圖。

發表在《先進光學材料》上的論文提出了一種簡便有效的原位製備 Cs4PbBr6/CsPbBr3鈣鈦礦納米晶體嵌入聚合物複合薄膜的方法。利用重結晶原理,研究人員製備了一種PMMA原位生長鈣鈦礦納米晶體的複合薄膜,該薄膜不僅具有很高的光轉換效率,並且由於受聚合物隔水隔氧的有效保護,該薄膜的水穩定性和光穩定性也顯著改善。同時,採用該方法獲得的鈣鈦礦-聚合物複合膜綠光發光峰半寬只有19nm,結合紅光量子點膜,共同為智慧型手機屏幕提供了更豐富的色彩細節,尤其在綠光和紅光色彩表現方面效果明顯。該研究顯示了高性能鈣鈦礦複合薄膜在廣色域顯示領域方面的突出優勢,為鈣鈦礦複合薄膜在顯示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顯示模組由南科大初創公司深圳撲浪科技有限公司組裝完成。南科大電子系研究助理李祥為第一作者,孫小衛、王愷為通訊作者。該系列工作得到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深圳市科創委的資助。

《先進功能材料》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910817

《先進光學材料》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om.202000232

相關焦點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下簡稱「電子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信息材料和光學領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Communications
  • 南科大程春團隊在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6篇論文,包括《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篇,《中國科學:化學》(SCIENCE CHINA Chemistry
  • 南科大Nano Energy:冷凍電鏡觀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結構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谷猛副教授課題組聯合王湘麟教授、物理系黃麗助理教授、冷凍電鏡中心王培毅教授在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結構研究領域取得最新進展,首次觀測到鈣鈦礦材料高密度面缺陷,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
  •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能源領域著名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和化學領域著名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 南方科技大學程春團隊在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課題組2018屆本科畢業生陳鵬程(現在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與2016屆本科畢業生石潤(現為2017級南科大-港科大聯培博士)共同開發了一種間接製備工藝。
  • 「攜手向未來--2020南科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對接會」 圓滿舉行
    在這個機會與困難並存的時代,通過本場對接會讓高校與企業齊聚一堂,為雙方提供對話交流,激蕩創新思維的機會,形成匯聚各方智慧、資源和力量的新動能,助推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及技術轉化。
  • 南科大付成龍團隊在人體運動增強機器人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簡稱「機械系」)教授付成龍研究團隊在人體運動增強機器人領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ASME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南都訊 記者朱倩 通訊員黃綺夢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 「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
  • 哈工大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楊玉林教授與範瑞清教授帶領的光電功能材料團隊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科研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275),並選為「Hot Paper」。
  • 中科院在鈣鈦礦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工業化生產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一方面鈣鈦礦光伏器件的實際應用受制於鈣鈦礦活性層以及載流子傳輸層的弱穩定性,例如鈣鈦礦材料在光照、加熱以及溼度下易分解,器件中常用的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層(SnO2、TiO2等)在紫外光下產生電子空穴複合,兩者共同作用嚴重限制了鈣鈦礦光伏器件工作穩定性。
  • 武漢大學方國家課題組在全無機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方國家教授課題組與吳奕初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具有連續可調的寬帶隙(1.73〜2.3 eV),在半透明電池以及疊層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吸引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相穩定性方面以及光電轉換效率方面仍面臨挑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與之匹配的空穴傳輸材料。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鈣鈦礦微腔光子-激子強耦合及雷射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微腔雷射器是光子晶片的核心器件之一,設計連續光乃至電驅動微腔雷射器也就成了光電信息領域的重大挑戰。基於光子-激子強耦合效應,實現激子-極化激元的波色愛因斯坦凝聚,為發展低閾值微腔雷射器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當前,由於無機半導體材料的激子結合能較低,其激子極化激元僅在寬禁帶半導體或者造價昂貴的量子阱中結構中實現。
  • 11個項目獲深圳科技獎自然科學獎,南科大科研成果佔據「半壁江山」
    自然科學類獎聚焦基礎研究創新,此次共有兩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南科大盧海舟、王春明、何洪濤、杜宗正的「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運」位居其一。據悉,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南科大物理系和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盧海舟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研究興趣是利用量子場論方法研究拓撲物質等新材料中的物相和電子輸運,已有多個理論工作被實驗支持和應用。
  •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703008)和北理工創新人才科技資助專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基金)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特別副研究員課題組與材料學院「青年千人」陳棋教授課題組合作
  • 南科大在近紅外二區成像材料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李凱課題組與合作課題組在近紅外二區成像材料設計及其在生物醫學診斷領域中取得多項研究成果進展,相繼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凱課題組聯合香港城市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的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BDT-TQ結構的新型半導體聚合物分子設計體系,並將其應用於光聲成像。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
  • 南科大蔣偉課題組在仿生分子識別領域取得多項研究成果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蔣偉課題組在「仿生分子識別」及其應用方向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著名學術期刊《中國化學會會刊》(CCS Chemistry)、《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沙特)、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等單位合作在製備基於鈣鈦礦的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過去的十年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光伏、光電探測、發光等領域的研究獲得巨大進展。
  • 化學學院鄒德春課題組在鈣鈦礦憶阻器及PEDOT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
    鈣鈦礦應用的新路線——首個纖維形態的鈣鈦礦憶阻器件研發成功近幾年來,作為一種新型的太陽電池材料,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得到了持續增長的研究關注,由於製備方法簡單、器件效率優良並且有潛力超遠前面幾代的材料體系,這類鈣鈦礦很快就成為了能源領域的「搖滾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