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寶訓 通訊員 吳娜
12月18日,恩施市盛家壩鄉2018年度「四美五好」評選畫上圓滿句號。譚德華、黃啟鵬、集佳茶葉合作社、石欄村老房子、胡曉玲、張彩雲、黎美瓊、皮玉梅、王祖勤分別獲得「最美扶貧幹部、最美脫貧標兵、最美扶貧市場主體、最美院落、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鄰裡、好心人」等殊榮。
從各組「海選」數百名對象推薦到村,全鄉11個村(社區)產生99名初選對象推薦到鄉,最終評出全鄉的「四美五好」。這項橫跨全年、貫穿整個鄉鎮工作的活動,誕生了許許多多個「明星」,讓盛家壩鄉邁入了「全明星」時代。
鄉黨委書記李華軍認為,「四美五好」評選工作是一根線,它將全鄉各項工作有機串聯,它和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等同頻共振。
2018年度「四美五好」頒獎典禮現場。
2018年度「四美五好」頒獎典禮現場南戲表演。
美麗盛家壩。
大集場村「四美五好」先進典型中秋座談會(資料圖)
深山「群星」閃耀
經過前期的宣傳籌備。5月10日,盛家壩鄉「四美五好」評選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四美五好」催生「群星效應」。一時間,活動通過基層推薦評選,產生了許多「明星」。
二官寨村「好心人」劉萬連,有著38年教齡,18年來秉持初心,堅守二官寨村,創辦「留守兒童託管中心」。十幾年如一日,劉萬連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劉萬連是23個孩子的「媽媽」,「留守兒童託管中心」也是從這裡走出去的500多個孩子永遠的家。
石門壩村「好妯娌」張彩雲和張丙雲,本是堂姐妹,兩人嫁入劉家40多個年頭。這些年,她們總堅持「研討會」的傳統,家裡大小事商量著辦,有什麼疙瘩擺在明面上,必須孝敬老人。妯娌倆的故事在石門壩村被傳為美談。
下雲壩村「好婆媳」萬冬芝和覃光雲,多年勝似親母女。兒媳覃光雲自嫁入楊家便承擔起照顧婆婆的責任,一晃就是幾十年,與老人同吃同住、操勞家務,沒有一句怨言。家庭關係和睦、婆媳相處融洽,是覃光雲幾十年如一日的真情換來的結果。婆婆已經93歲高齡了,經常還是想著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著家裡多分擔點。
大集場村「好鄰裡」鍾發金,樂於助人,對待鄰裡如同家人一般,愛管各種「麻煩事」。當地的發展建設、鄰裡關係調節、文化傳承發展,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不僅如此,鍾發金還是大集南戲文化的傳承者,每天晚上他與一群熱愛戲劇文化的人相聚於老村委會,帶領大家一起「研究」南戲。
安樂屯村「最美脫貧標兵」覃延海往年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家裡病人多,是醫院的常客。一家三代人擠在小房子裡,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如今,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覃延海變成了村裡出了名的菸葉大戶,每年收入幾十萬元,全家住進了3層洋樓。
桅杆堡村「最美扶貧幹部」許剛,是恩施市城管局派駐的「尖刀班」成員,剛到村裡接手扶貧工作,並不熟悉。為了琢磨透各項業務,他仔細讀文件、深入了解政策、在網上、書本上查閱、向同事詢問……後來,他完成從扶貧「門外漢」到「學霸」的逆襲,宣講政策,調解矛盾,得心應手。
老房子也可以美出格調,石欄村老屋上榜「最美院落」。遠遠望去,一個圓形方孔銅錢佇立在院落的路口處,主體由石頭打造,高兩米多,由無數塊小石頭堆積而成。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土生土長的村民,常與石為伴,石的品質早已融入了世代生活。
一場「洗心」之旅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四美五好」評選,就是那雙發現美的眼睛。「每個村都有故事,都有典型,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和挖掘。」盛家壩鄉黨委書記李華軍說,「四美五好」評選是在「一統三治」(黨建引領自治、德治、法治)前提下開展,是基層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這場活動貫穿全年、串聯鄉鎮各項工作,幹部群眾在評選活動中受教育,是一場「洗心」之旅。
5月7日,盛家壩黨政辦印發《盛家壩鄉深化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暨「四美五好」評選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全鄉範圍內開展2018年度「四美五好」評選活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鄰裡,好心人,這些個體正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用自身行動詮釋著家風傳承、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等優良傳統美德。
扶貧幹部是群眾的主心骨、帶頭人,掌握農村政策,關心基層群眾,是政府與群眾間的紐帶。
脫貧標兵,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並帶動一方群眾發家致富,他們用實際行動影響著周圍的群眾。
扶貧市場主體,積極踴躍參與精準扶貧,幫扶措施精準,能夠建立脫貧長效機制、開展穩定持續幫扶。
鄉村院落是一個鄉村的集中表現,展現了新農村的文明鄉風,生態宜居,物質精神雙富裕,是環境治理、鄰裡和睦、村規鄉約和奮發圖強的體現。
通過前期宣傳、基層推薦、資格審查、事跡認定和組織評選,全鄉11個村(居)委會共產生99名「四美五好」候選對象。政府官方微信「盛家發布」先後發表了幾十名候選對象事跡報導。
最終,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老幹部、群眾代表參加,成立「評選團」,分兩期對「四美五好」進行投票評選,結合佔比20%的網絡投票結果,產生全鄉9個「四美五好」獲評對象。
整個評選活動得到村民認可,參與度均達85%以上。二官寨村召開鄉村振興啟動會暨「四美五好」推選,600名村民將現場圍得水洩不通;石門坎村評選現場,趕上中秋佳節,鄉裡準備了700多個月餅,和村民一起過中秋節。
全鄉200多場屋場會,100多場小組會,11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多場超過400人的大會,覆蓋全鄉群眾1萬餘人,給全鄉幹部群眾帶來一場精神洗禮。「四美五好」評選,用正面典型督促黨員幹部履職盡責,用先進模範引導父老鄉親弘揚美德,用強大氛圍提升全鄉人民幸福指數。
怒放「最美」之花
大集場村「尖刀班」成員曾相權,見證了村裡「四美五好」產生全過程。作為活動組織者,他被一個個獲評對象深深感動。他一心撲在鄉村的脫貧攻堅戰役上。多年在鄉農業服務中心工作的他,有過硬的農業技術。田間地頭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今年10月,為了搶抓種植機遇,他連著一個月奔走在村裡,給村民提供白茶種植的技術指導,連親姐姐的葬禮都沒能幫忙操持。
二官寨村一康姓村民,原來是村裡出了名的「刺頭」,家裡是一貧如洗,鄰裡關係處理不好,還經常在微信裡發牢騷。後來,在政府的幫扶下,他開起了農家樂,過上了富裕的日子。村裡組織「四美五好」評選,他幾乎場場不落下。現在,只要村裡有事,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村裡有一段路的路燈電費,他主動自掏腰包。
安樂屯村天池堡組,今年與「最美院落」擦肩而過。為了能在明年評上,村民主動出錢硬化道路,搞民宿開發,要求村民垃圾無害處理,建起文化廣場,還聘請外地專業老師教廣場舞。
地理位置最偏遠的龍洞河村,這個冬天並沒閒著。26戶村民抱團發展,聯合成立了旅遊合作社,建嵌入式民居。目前,已建設完工6戶。他們的目標是明年的「最美院落」。
……
在「四美五好」評選的催化作用下,如今,走進盛家壩鄉,鄉村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李華軍說,通過「四美五好」評選,讓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並積極投身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中。恩施市數據顯示,盛家壩鄉群眾滿意度排名靠前,扶貧領域信訪率相比去年下降一半,幹群關係更加融洽。
為了進一步擴大「四美五好」的影響,政府將每個獲評對象事跡編輯成冊,印刷1萬多份,發進千家萬戶。
今年的「四美五好」圓滿收官,明年的評選又即將提上日程,「最美」之花也在盛家壩鄉落地生根、盛情怒放。(圖片均由盛家壩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