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X光片,就能在手機上查看

2020-11-25 紹興市政府網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昨天我市醫療服務「雲影像」平臺正式上線。今後,老百姓在我市各醫療機構看病,只要有診斷需要,可隨時隨地自由調閱全部檢查記錄及原始影像。這是今年我市深化醫療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煩而推出的重點醫療衛生服務項目。

  昨天上午,在紹興市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市民張先生用手機掃描檢查報告單上的二維碼,CT、磁共振等影像及檢查報告很快顯示在手機屏幕上。「以後到其他醫院看病,只要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查看電子影像片和報告,非常方便。」張先生說,過去看病需要提著一袋子膠片找醫生,有了「雲影像」,隨時隨地可以調閱、檢索,為便捷就診、特別是遠程會診和諮詢,提供了極大便利。

  影像片,相當於醫生的「眼睛」,直接影響著診斷質量。雲影像,就是儲存在雲端的病人醫學影像檢查信息。近年來,隨著WiFi的普及和手機4G、5G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資料的信息服務也日趨成熟。今年年初,我市啟動了「雲影像」平臺項目,該項目對接各醫院影像平臺,實現B超、CT、內鏡、磁共振等放射影像及檢查報告的集成、雲端存儲和共享。

  「不但能方便醫生診斷,還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紹興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趙振華說,臨床醫生可以不再依靠傳統塑料膠片進行讀片,大大提高了診斷質量。「『雲影像』具有快速檢索、跨院調閱等功能,患者若更換醫院看病,無需重複檢查,醫生可以直接查閱,方便又省力。以市人民醫院為例,一年可以為患者節約大約900萬元的膠片費用。」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事實上,對患者而言,除了就醫更方便,「雲影像」還有助於更精準地解讀影像報告。市衛生健康委有關人士說,紹興「雲影像」項目設計具有前瞻性,門診病人影像數據在線存儲15年,住院病人存儲期30年,橫向比較,屬於影像保存年限最長的地市之一。相比有效期只有3年的普通膠片,「雲影像」使病人資料保存更長久。

  據悉,「雲影像」服務並非強制性服務,患者就醫時可自由選擇。選擇「雲影像」就診者,只要在就診掛號時預留手機號碼,便可以在診後直接瀏覽檢查報告和原始影像。目前,市級6家醫院已經實現「雲影像」服務。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拓展擴面,預計年底前,服務範圍可以覆蓋到全市。

 


相關焦點

  • 手機隨時隨地就能看X光片!常德市四醫院正式邁入「雲膠片」時代!
    平時到醫院看病,總是要拍CT或者X光,醫生需要看片子才能診斷,於是患者不得不排起長龍苦苦等待取片;來醫院複查,患者需要拎著一袋膠片來回奔波,想扔又不敢扔,不扔又佔地方,莫慌,常德四醫又出新招了! 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正式邁入「雲膠片」時代!
  • 為什麼有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什麼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有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什麼原因看完就明白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應該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為了更好的了解病情,大部分醫生都會讓患者先拍一個片子,尤其是一些內傷,只有拍出片子之後,醫生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斷,給出合理的治療方式。但是為什麼有的人說X光片不能放在家裡?
  • 拍口腔X光片、拍CT、取牙模...一次全面的口腔必備檢查套餐,濟南...
    口腔全景X光片  一張口腔數碼全景片,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可以發現埋伏牙、多生牙、牙槽骨囊腫以及缺牙等情況狀況。  比如說,觀看智齒的生長情況,很多人都說智齒反覆發炎,全景片便是智齒拔出的有效參考。  口腔側位X光片  有人會問,為什麼拍了全景還要排側位?原因就是拍的位置不一樣,觀察的情況也不一樣。一般需要拍這全景和側位兩個x光片,醫生才能準確判斷。  通過拍側位片,醫生可以分析s錯合畸形的原因,是頜骨的問題還是單純的牙齒問題。
  • 何潤東手臂受傷,曬手掌x光片,受傷仍堅持鍛鍊手腕力量
    文/娛樂新行家何潤東雖然平時曝光率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大家都知道人家是老牌演員了,演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尤其是一些武打片裡面給人的感覺特別的有氣場非常的霸氣,不過這麼多年拍戲也是讓他受了很多的傷。這不就在日前他再次曬出了自己手掌的x光片,從這張x光片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他的手背上的骨頭已經完全的骨折了,這個痕跡可以說是特別的清晰,另外還有一張x光片裡面則是已經做過手術,進行了相關的固定之後,不過明顯的可以看出這裡面有一些螺絲之類的,估計是想要將骨頭重新的固定住吧。
  • 拍X光片的四種常見誤區詳解
    對於拍X光片人們通常存在著四種誤區,即認為放射線對人體有傷害,堅持生病了也不拍片;不是金屬不礙事;人體的兩個側面都要照;站著拍和躺著拍效果一樣。醫生提示,拍X光片是最常見的一種影像學檢查,大家不必對此產生誤解。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她憑1張10年前的鋇餐x光片,排除肺癌
    這是一位52歲女士,10年前做過直腸癌根治手術,五一春遊感冒了,咳嗽、胸悶,過來拍了胸部x光片: 片子上在左肺底部發現一個玉佛狀的高密度影(箭頭),這是腫瘤還是佩戴的護身符呢?
  • 兒童因治療需要多次拍X光,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代社會,現代生活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一些輻射,很多輻射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在以前的傳統社會裡是不存在的,隨著現代生活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能源的出現,最新的輻射就產生了,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輻射,最常見的醫療輻射就是拍攝x光。
  • 孩子拍X光片 究竟有沒有「傷害」
    【影響】  拍X光片的限制及其影響    1.拍X光片有哪些限制  也有家長想知道,孩子僅僅幾個月大,就做了胸片,有影響嗎?  李永麗說,孩子拍X光片,並沒有年齡限制,如果孩子被懷疑有肺炎或者有異物吸入,就需要拍胸片,至於多大年齡可以做,主要是根據病情的需要。
  • 為什麼拍完X光、CT還要做MR?醫生:三者優勢互補
    出院後鬱悶心疼不止:「住院的時候醫生非要求拍胸片,膝蓋的問題,關肺什麼事咯,我一不咳二不喘的,而且膝蓋咯,給我拍完片子又要做CT,做完CT又要做MRI,把這些檢查折騰了個遍,我就納悶了,住個院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很多時候,患者覺得自己的某些方面並沒有問題,與自己所要治的病風馬牛不相及,因此,對於有些自認為不必要的檢查很是抗拒。其實,這是患者沒能理解這些檢查的必要性及目的。」
  • 胸片不是胸透,正常體檢拍的是X光片不做胸透
    她們說微博上都傳瘋了,說胸透可以致癌,在發達國家都已淘汰了,但在我國,有的地方還把胸透作為學生體檢的常規項目。  這則微博來源於一則新聞報導。是不是就是我們體檢或感冒咳嗽時拍的X光片?  胸透和拍X光片是兩回事  前者相當於拍錄像,後者相當於拍照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放射科副主任胡紅傑醫師說,這則微博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恐慌,很大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胸透和胸片(拍X光片)的區別。兩者其實是不一樣的。
  • 彩超,X光,CT,核磁,都有什麼不一樣?醫生和你講一講
    所謂的x光就是我們大家俗稱的拍片子,X光具有著極強的穿透能力,而在檢查的時候,他就會給身體內部拍一張單獨的照片。由於人體內各部分的密度不同,所以拍攝之後的底片也會有著不同的顏色,在陽光照射之下,我們就可以看出人身體內各種組織的病變程度,進而給醫生提供更多的診斷參考了。由於x光片僅僅拍攝一張,所以它的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
  • 拍個X光片還提供「人工智慧解讀」?山東這家醫院的網際網路+太方便了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8月15日訊(記者 陳洋洋)「太方便了,用手機就能看到片子,不用在醫院排隊等著取了。」近日,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率先在省內推出「數字智能膠片」,今後該院的醫生和患者只需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通過醫院公眾號或簡訊中的連結就能直接瀏覽影像圖像和報告了。
  • 【網絡謠言粉碎機】拍完X光懷孕孩子不能要,洗手液致癌……這些...
    「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不能要」 「洗手液會致癌」 「5G輻射對人體危害很大」「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造成重大損失」「無線耳機能致癌」……看到這些披著科學外衣且01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不能要拍完X光後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要及時流產。
  • 浙大二院上線數字影像服務——X光片「裝進」手機裡
    浙江在線9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文芳 通訊員 葛芳民 陸雯 王意菁)「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電子影像報告,這也太方便了!」9月5日上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做完腦部磁共振的蒲女士,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掃描門診報告單上的二維碼,手機便收到了報告結果和所有原始影像材料。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這些檢查,我們在檢查室就能看到醒目的輻射警告標牌,不僅要體檢的人"提心弔膽",仿佛連醫生們也不願在檢查室裡逗留,都要遠遠地坐在隔壁的小房間裡。這不僅讓人納悶了,照CT和x光對身體的傷害真的很大嗎?這期就讓醫生告訴您真相!第一點真相:CT和x光存在輻射,可能會致癌?我們知道輻射主要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 胸透和拍X光片是兩回事體檢根本不會做胸透·都市快報
    是不是就是我們體檢或感冒咳嗽時拍的X光片?  胸透和拍X光片是兩回事  前者相當於拍錄像,後者相當於拍照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放射科副主任胡紅傑醫師說,這則微博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恐慌,很大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胸透和胸片(拍X光片)的區別。兩者其實是不一樣的。
  • 做X線透視好還是拍X光片好?
    但如今醫生都是讓拍X光片,不但貴而且等待檢查結果的時間長。到底哪個檢查更好?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影像科主治醫生劉維久答:透射劑量遠大於拍片,而小孩因不配合,醫生為了仔細觀察病灶,往往要延長時間,這樣人體接受的輻射劑量更大。另一方面,透視圖像的清晰度遠差於拍片,對細小的病灶及細微結構容易漏掉。透視對病變不能記錄,不利於複查和對比。
  • 用手機就能拍出「上帝視角」|試試這三招
    ▼ 而「上帝視角」之所以感覺很高大上,令人嚮往,原因主要有三:一來,因為角度特別、畫面少見,與日常平視畫面完全不同。二來,不容易拍到。除了無人機拍攝,就是需要些特定場景才有機會拍到。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沒有「無人機」,我們怎樣能拍到類似「上帝視角」的畫面呢?方法其實有很多,關鍵就在我們拍攝的位置——要有絕對的高度,就能拍到類似畫面,比如「坐飛機時」。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你了解嗎?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