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導 15年前興起的近視手術如今留下了「後遺症」。同仁醫院屈光中心主任周躍華博士指出,做近視手術需慎重。而在上海一些三級綜合醫院中,出現了每月300人等候做近視修補手術的「返工潮」。記者日前從北京同仁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等著名眼科醫院了解到,每月來做近視雷射手術的人有1000多人,而同時做「返工」手術的患者就有近百人。
客觀因素導致「返工」
據周躍華博士介紹,15年前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興起的近視手術叫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由於RK手術風險高、感染機率大,早在10年前就被我國醫學界淘汰了。「但目前來修補的患者中,很多都是一兩年前剛做的雷射近視手術,但現在仍然需要返工。除了技術本身的原因,醫生操作、設備因素這兩大因素是造成目前返工現象的客觀因素。」他說,給一些患者重新手術時,在顯微鏡下發現,往往一個角膜就被切了八九刀,表面凹凸不平,手術一兩年後度數都會大幅反彈。實際上,一個有眼科和屈光專科經驗的主治醫師才能有資格給患者做手術,上千萬元的設備和幾百萬元的設備手術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患者一定要慎重選擇醫院。
最新技術能否保證安全
曾在15年前興起的RK手術因其自身的缺陷已被淘汰,如今被廣泛應用的近視雷射手術方法是否也會在15年後遭到同樣命運?
據了解,目前被公認為最安全的近視手術方法包括兩種: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和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國際眼科學界已對準分子雷射手術提出了異議,因擔心雷射矯正視力手術可能會對病人的長期安全造成影響,英國衛生管理機構已經對這項手術叫停。經調查,該手術的失敗率是1/10。手術還可能引起併發症,致使病人必須做眼角膜移植手術。
「目前對於患者來說,LASIK技術在適用範圍、傷口癒合等方面更有優勢,角膜切割幾乎看不到一點痕跡,也可以保證患者在術後達到理想度數。」周博士說,國內大多數眼科方面的權威專家都表示,準分子雷射手術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在美國、日本的相關醫療機構都已經得到證實,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和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在美國已經通過FDA三期的臨床驗證,在我國也得到了良好的臨床證明。
雖然目前雷射近視手術已得到了專家的公認,但醫院裡的眼科「返工」手術每月依然有近百例。除去客觀人為因素,LASIK自身的技術水平能否保證患者手術百分之百安全、有效?國家衛生部門對此還沒有具體標準。LASIK是否會步RK後塵?這個問題恐怕還要通過時間來證明。
名詞解釋
LASIK指醫生利用準分子雷射能夠精確切削組織的特性,用準分子雷射束重塑角膜的曲率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LASEK是義大利眼科醫生於1997年發明的一種手術方式。LASEK是先製作一個角膜上皮瓣,然後在瓣下進行準分子雷射照射,最後讓上皮瓣復位。
RK是放射狀角膜切開術。該手術方法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我國,但該手術的預測性及術後穩定性不高,因此,被後來興起的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和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所取代。
流程:
1.術前檢查:
可一天完成,也可分兩天完成。
2.術前預約:
可根據自己時間預約手術,也可根據專家的出診時間指定專家預約。
3.手術:
用精密的微型角膜刀切下適當面積的角膜表層片;
對角膜表層下面的基質層進行雷射切削塑形;
將角膜片復位。
4.戴眼罩:
手術結束後稍稍休息10分鐘左右,戴上保護眼睛、預防灰塵和感染的眼罩。
5.術後休息:
手術後會有輕微的疼痛,3至4小時內最好臥床休息,不要用眼睛。
6.術後複查:
手術後三天之內每天進行複查,而後在一個月內每周複查一次,之後每月複查。周複查和月複查都可以就近,無需到原手術醫院進行複查。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