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首個生命體,能同時有DNA和RNA?新發現嚇壞科學家

2020-11-23 騰訊網

筆者:三體-小遙

生命在地球上誕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而人類能夠發展成智慧生命體,同樣克服了無數困難。即便我們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也沒能阻止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索生命誕生之謎。

根據生物進化論的相關研究,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是單細胞生物,通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才開始分化,只是由於年代久遠,我們無法獲得更加準確的答案。

眾所周知,生命傳承的重要基礎是DNA與RNA。前者攜帶生命中重要的遺傳物質,同樣包括合成的RNA;而後者是生物細胞以及病毒、類病毒中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二者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又相互作用。

科學家原本以為,最早的生命體體內並沒有複雜的DNA,而是由RNA來承擔遺傳的主要任務,因此它們很有可能是病毒或者微生物。

最新研究表明,DNA與RNA或許共同存在於早期生命的體內。因為科學家們發現了二者的合成物質,只是無法通過現有的知識來解釋早期生物是如何開始分化的。

這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因為原本有很多觀點認為RNA無法承載這麼多遺傳信息,所以有一部分觀點也開始懷疑這一說法的準確性。

時至今日,有關早期生命的猜測仍然還有很多,包括生命是通過怎樣的途徑出現在地球上的,目前普遍觀點認為隕石撞擊為組成早期生命提供了關鍵的條件。

根據科學家們目前的推測,擁有DNA與RNA合成物質的早期生命體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這也為地球生物朝著多樣性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人類目前還需要從更多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只有這樣才有望得到更多的答案,為研究早期生命提供新的線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地球首個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
    地球首個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關鍵組成部分可由相同原料製成。這表明,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生物或許並非由純RNA或DNA組成,而由這兩者混合而成。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或同時擁有DNA和RNA,科學家的發現引起轟動
    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都是構成生命必不可少的關鍵元素,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如今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體內,主要構成都是DNA,只有微生物中的病毒等一些極個別的古老生物的構成是RNA,所以,曾經科學家們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由RNA構成的。
  •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存在有規律的呼吸心跳,難道地球是生命體?
    按照生命體表現出現的特徵,有科學家開始研究探索我們生存的地球世界,有人認為,地球是一個生命世界,不管是地表,海洋還是地底之下,都有豐富的生命存在。那是否意味著地球有可能也是一個生命體?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個星球怎麼可能會變成一個生命體。
  • 科學家:章魚或來自外星,可能不是地球「本地魚」!
    研究表明,章魚可能是一種外星生物,而不是地球上的本土魚類。章魚,俗稱八爪魚,屬於頭足綱八萬目章魚科。地球上已知的章魚有252種,它們廣泛分布於地球上的熱帶和溫帶海域。因為章魚長得很奇怪,所以在影視各方面也很出名。
  • 地球會不會和人類一樣是生命體?科學家發現了「證據」
    人類繪製的宇宙全景圖,直徑為930億光年相對於宇宙人類渺小到什麼程度,可能比一隻螞蟻和地球比例還要小,不對,應該是一個細菌和人體的比例才合適,有時候我們想想,宇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而人類就是這個生命體中的細胞,人類搞不清宇宙的情況就好比細胞搞不清人體的情況一樣。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不僅僅始於RNA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讓科學家們著迷,但要想追溯數十億年前的生命並非易事。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一種相對較新的假說,即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一種非常精確的RNA和DNA混合。 RNA和DNA都決定了所有生物生命的基因組成,DNA是基因藍圖,而RNA是藍圖的解讀者或解碼器。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宇宙間發現超級大「新地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體,專家給出解釋
    宇宙間發現超級大「新地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體,專家給出解釋關於地球大家可能最了解的就是它的生態環境了,如今,世界各國的科技都在迅猛發展,但是生態環境卻越來越糟糕,尤其是出現嚴重的大氣汙染,造成全球變暖,想必最近的天氣大家都感受到了吧,當然在客觀評論事實的同時,我們的國家乃至全世界面對如今的生態環境都做出了相應的管理政策
  • 地球會是生命體嗎?科學家:這或許是它的呼吸和跳動聲
    眾所周知,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不能離開地球,一旦離開地球就無法生存。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適於人類居住的新星球,所以我們還是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關於地球 ,科學家也做了許多的研究。上個世紀的時候,科學家便提出了一個關於地球的新設想,他們認為地球是一個生命體。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或同時擁有DNA和RNA,科學家:到底是誰幹的?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或同時擁有DNA和RNA,科學家:到底是誰幹的?
  • 科學家猜測,地球有可能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人類只是暫住而已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思考觀察,你就會發現,地球還真的有自己的新陳代謝,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我們將地球看成是一個生命體。你就會發現,地球的生態循環是否跟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相似呢?地球巖石圈下面的軟流圈不斷向地表噴出熱巖漿,形成壯觀的火山爆發和新的地殼。同時,地球也在不斷從外太空中吞噬各種物質,以此來充實自己的地殼和地幔。
  • 試驗對比了RNA測試與DNA-RNA測試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性
    比較Afirma基因組測序分類器RNA測試和ThyroSeq v3多基因基因組分類器DNA-RNA測試的診斷性能時,發現在診斷細胞學不確定的甲狀腺結節惡性腫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 科學家推測地球是個生命體,它的生命特徵很明顯,只是人類忽略了
    科學家推測地球是個生命體,它的生命特徵很明顯,只是人類忽略了地球是宇宙中最平凡的一顆行星,宇宙每天都會誕生無數個類似地球的存在,但地球又是非常獨特的,因為它誕生了生命,在整個空氣的宇宙中,它就好像一個搖籃一般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物種,而且還創造了人類這個高等智慧生物
  • 地球是一個生命體?科學家發現地球也有心肝脾肺腎
    筆者-菲君地球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科學家發現地球身上的「器官」和動物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將地球視作是一個完整的生物的話,那麼人類和其它動物會不會只是地球身上的細菌呢?,又名為「撒哈拉之眼」或者「地球之眼」,這枚「眼睛」是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一艘飛船在太空遨遊時發現的。
  • 科學家認為地球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這種假說的依據是什麼?
    通常我們說一個物體是生命體,一般都認為它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如果說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估計很多人都不同意了,因為地球雖然是一個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但是它自己本身是沒有生命體的特徵的。但是有科學家認為,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地球其實就是一個生命體。
  • 金星有生命體?科學家給了新穎看法,即使有也可能來自地球
    按照現在金星現有的濃度,似乎要說是來自非生物有點難度,因為數據和等級對不上號,從而這個磷化氫氣體是有非常大的機率由生物產生。但是這就可以表明金星含有生命體嗎?這也不一定,只是說明有這個概率。之前就有專家表示,生命體能依靠某種方式傳播。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曾經就有流星進入過地球,並且再次返回太空的情況。再來這些流星有少一部分跟金星相撞或者摩擦,因此如果金星真的有生命體,它很有可能是來自地球。
  • 如果地球是個生命體,人類在扮演者什麼角色?
    即便是俄羅斯的地心計劃,也僅僅鑽探12000多米,對於兩萬公裡直徑的地球來說,這個深度,無疑只是九牛一毛,相比來說,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對比地球要多。很多科學家推論,地球的內部是個實心的,整體由各種巖層組成,類似於雞蛋一般,但也有人推論,地球的中心是空心的,當然,不管哪種推論,也僅僅是推論,真正的結果,還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發現,才能真正找到答案。如果地球是個生命體?
  • 生命並非起源於地球?科學家發現RNA的一些怪現象
    作為目前宇宙裡唯一發現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相比於自然演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外的宇宙,似乎生命的本源來自宇宙深處,而並非是地球。 在生命體中,RNA和DNA一樣,都有複製和儲存信息的能力,它們也是地球生命微觀結構的基本特徵。
  • 生命並非起源於地球?科學家發現RNA的一些怪現象
    作為目前宇宙裡唯一發現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相比於自然演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外的宇宙,似乎生命的本源來自宇宙深處,而並非是地球。在生命體中,RNA和DNA一樣,都有複製和儲存信息的能力,它們也是地球生命微觀結構的基本特徵。
  • 重大發現!火星上出現生命體?科學家稱發現昆蟲
    宇宙環境一直都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擁有著很多天體,而地球雖然作為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但是地球在宇宙中也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在這顆渺小的星球上,都可以誕生出生命,那麼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生命體星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