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島飛行賽事漸多(假日觀察)

2020-11-29 南海網

海南萬寧市濱海旅遊公路。資料圖片

10月17日,參賽選手操作的無人機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10月22日,安徽選手李明利在單人背負式動力傘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近日,首屆環海南島飛行大賽(簡稱「海飛賽」)啟幕,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名航空運動選手雲集海南。在海口搭乘動力傘欣賞天際風光,在陵水乘坐滑翔傘領略蔚藍海岸,在五指山感受無人競速機穿越茂密雨林……近年來,海南不斷開發符合本地自然環境的航空旅遊項目,「空中瞰海南」的觀景體驗吸引了一大批遊客。

飛行條件優勢大

專業賽事熱度高

陵水站滑翔傘定點賽的參賽選手羅靜原是登山愛好者,全世界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都已成功登頂。以滑翔傘為翅膀,從不同山峰、不同時間點飛下來,對於羅靜等滑翔愛好者來說,都是不一樣的風景。為了等候那股適合飛行的氣流,他們往往要在一個地方停留幾天甚至大半個月。

參賽選手的到來總能掀起當地旅遊的小高潮。為期兩天的「海飛賽」五指山站無人機雨林穿越賽,令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參展廠商等紛紛到場,當地酒店瞬間爆滿。在海口西海岸的動力傘比賽,是全國首次動力傘全系列比賽。賽事期間,五彩繽紛的動力傘在空中飛舞,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駐足圍觀。

從事航空運動33年的張勝天,累計飛行時間達5000多個小時,縱橫過大江南北的天空,他尤其鍾愛海南。臨高角黑色的火山巖海岸、雪白的樂東鶯歌海鹽場、尖峰嶺若隱若現的浮雲、石梅灣一望無垠的青皮林……獨一無二的飛行體驗,加上海南自貿港的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讓張勝天決定在海南開發動力傘旅遊項目。

海南省已有多個地方已經開通或正在打造航空運動消費產品,以空中遊覽、飛行體驗、航空運動研學營等產品為主。「航空運動打破來海南踏海、看山的局限,能體驗更高更美的視覺享受。」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秘書長徐麗文一一列舉了海南發展航空旅遊的獨特優勢,「在海南,一年中300天以上可以飛行,四面環海的熱帶島嶼生態環境、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再加上自貿港的政策優勢,未來可期。」

服務產品存短板

消費潛力待釋放

目前,海南航空旅遊已經起步,但還有一些發展瓶頸待突破。陵水紅角嶺航空飛行營地,成立運營將近兩年,遊客仍有不少意見:「體驗產品單一,周邊配套不足,想要盡興可不容易。」

去年10月,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與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副教授馬超組成調研組,對海南航空旅遊進行深入調研發現,除了消費潛能釋放不夠,還存在多方面不足。

飛行器械單一。航空運動飛行器種類多樣,如跳傘、懸掛滑翔及滑翔傘、旋翼機等。但目前海南已有的滑翔傘基地所用飛行器均是無動力滑翔傘。飛行觀光方面,三亞、海口均開通了直升機、水上飛機等海上觀光項目,但缺少熱氣球、動力傘、翼裝等飛行器械。全省航空旅遊互補性不強。

飛行營地數量少,航空運動愛好人群培育平臺稀缺。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成立近5年,會員仍不足20家。現有飛行營地也存在利用率低、運維成本高等問題。在海口甲子機場,機庫常年停放飛機不超過10架,機場跑道年均起降次數不足百次;儋州西慶機場則僅供一家通航企業低空作業使用,很少在本地執飛。

航空運動裝備製造、航空旅遊服務等配套行業發展不足。張勝天提到,由於海南不具備觀光用直升機、旋翼機、動力傘、滑翔傘的生產與維修能力,自購自帶的飛行器材只能送往省外維修養護,增加了運營成本。

由於硬體設施和軟體環境均存在短板,海南的航空旅遊潛能尚待挖掘。

有序「放飛」保安全

全域旅遊是方向

航空運動受天氣條件制約顯著,對賽事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早在2011年,海南就曾舉辦「環海南島飛行拉力賽」,但僅一屆後未續辦。正是由於當時省內通航機場、飛行營地建設基礎過於薄弱,難以支撐賽事的開展。近年來雖有所改善,但仍然沒有能夠立足於本地資源發掘、本地人才培養,後續發展乏力。

目前,海南已形成環海南島公路自行車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等「陸」「海」兩大環島賽事,具備舉辦環島賽事的經濟、人才、組織經驗等,「空域」賽事正待補齊。馬超建議,一方面依託已有知名旅遊景區,「疊加」低空旅遊環線或網絡,設計山海空中體驗遊覽項目,利用輕型運動飛機、熱氣球、動力三角翼等載具,形成主要景區空中遊覽走廊;另一方面,扶持航空運動產業市場主體,在信貸、高端人才認定方面,對本土航空旅遊經營企業、航空運動骨幹企業、中小微航空運動企業等繼續給予支持,同時加大力量培育航空運動俱樂部、航空運動團體,增強航空運動產品與服務供給能力。

有序「放飛」,才能在高處欣賞到更美的風景,參加航空運動尤其要牢牢把住安全這根弦。「安全底線不可突破。」徐麗文介紹,目前各飛行營地從嚴執行安全措施,例如購買遊客保險最高額,嚴格遵從氣象指標,禁止強行執飛、疲勞執飛等。從行業監管角度,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夏鋒則認為,隨著更多市場主體的湧入,迫切需要強化行業協會監管力量,在涉及空域使用報批、保險配置等運營規範方面做好指導與監督工作。

■小貼士

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航空飛行營地」質量參差不齊。為保障遊客生命財產安全,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提示:到海南來體驗航空運動項目的遊客,需認準場地方資質。建議大家選擇經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授牌的「航空飛行營地」去消費。

原標題:海南環島飛行賽事漸多(假日觀察)

相關焦點

  • 2020海南親水運動季風箏衝浪邀請賽海口開賽
    央廣網海口11月21日消息(記者朱永)11月21日上午,2020海南親水運動季風箏衝浪邀請賽在海口假日海灘開幕。共有來自遼寧、四川、福建、廣西、北京、海南、安徽、上海、廣東、吉林等10個省/市約52名風箏衝浪選手參加了本次比賽。
  • 海南:打造航空運動「新高地」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2021年「海飛賽」已於11月開始籌劃,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在鞏固首屆「海飛賽」辦賽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賽事品質,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將海南打造成航空運動「新高地」。火爆賽事有如「環島遊」2020年「海飛賽」的三站比賽,吸引了不少國內高手參賽。
  • 海南環島旅遊公路開建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近日,海南省環島旅遊公路項目開工儀式在海南省澄邁縣舉辦,標誌著海南環島旅遊公路正式開始建設。海南環島旅遊公路項目主線總裡程988.2公裡,總投資約163.5億元,兼具交通運輸和景觀欣賞雙重功能,以景選線、以線串景,展現瓊島沿線自然風光。
  • 海南將打造全球第一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為什麼選擇海南?
    量子通信保密網絡近日,中國科學院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先後和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在海南打造全球第一條「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偉介紹,啟動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的建設,將進一步加速我國在實用化量子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為海南自貿港政務、金融、交通、能源等領域,提供高等級的安全服務,並在跨境數據流通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
  • 建設「全球首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海南準備這樣幹
    10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與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海口完成戰略合作籤約,雙方將合作打造全球第一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來自海南的這條消息毋庸置疑引起了各方關注。
  • 蔡英文自誇40年實現環島鐵路電氣化,臺名嘴無語:人家海南是環島的...
    聽到蔡英文在新年談話裡稱「臺灣正在進步」,曾經不相信「臺灣落後」的島內「名嘴」陳揮文都忍不住了,他在1月4日的節目中連珠炮式吐槽,批民進黨是「民主退步黨」,蔡英文引以為豪的「環島鐵路電氣化」竟然搞了40年,「人家海南島是環島的高鐵啊!」
  • 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10月舉行,賽事徽標、吉祥物發布!
    日前,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指導,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主辦的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下稱「海飛賽」)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正式為海南航空飛行營地授牌,公布「海飛賽」徽標、吉祥物、賽事日程及官方信息通道。
  • 2020年「海飛賽」賽事徽標、吉祥物正式發布
    9月8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指導,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主辦的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下稱「海飛賽」)新聞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辦。發布會正式為海南航空飛行營地授牌,公布「海飛賽」徽標、吉祥物、賽事日程及官方信息通道。
  • 海南將建成天地一體量子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
    集中簽約活動現場 海南網絡廣播電視臺 圖10月13日,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總投資5億元的天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據介紹,項目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包括「天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文昌國際航天城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起步區分八門灣西片區和航天超算產業片區,明確了「將航天城起步區建設成國際一流、對外開放、融合創新的航天城先行發展示範區」的綜合定位。
  • 【發現最美鐵路】環島高鐵:在列車逐浪中 感知海島發展之美
    「11月5日,「發現最美鐵路·行走粵海大通道」網絡宣傳活動團搭乘環島高鐵,在南國的明媚陽光中出發,在椰風海韻中,與鷺鳥和海鷗一起飛翔,感受最美鐵路之魅力,感知最美海島之韻味。迎著徐徐海風出發,欣賞海光一碧的風景,感受最美鐵路的魅力,實地見證鐵路輪渡建設發展的成就之美。 「由海口東開往海口東」,這不是廣播員的口誤,獨特的報站形式來自海南環島高鐵。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親水運動季打造雨林探險特色賽事
    ,藉助賽事平臺,將遊客引到海南島山區,拉動區域旅遊消費增長。  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轉型升級,海南島雨林旅遊發展正在興起,親水運動季抓住此機遇,推出雨林探險系列活動,將活動地點分別設在樂東尖峰嶺、昌江霸王嶺以及瓊中等地。  「有別於往年,今年我們策劃親水運動季時,便計劃將其覆蓋到海南各個市縣。但如何將海南山區獨具雨林特色的市縣納入到親水運動季的範疇中,我們一直都在思索。」
  • 2020海南交通加快「田字型」高鐵建設,實現全島「縣縣通高速」
    原標題:2020海南交通加快「田字型」高鐵建設,實現全島「縣縣通高速」 「城際高鐵1.5小時通達圈」 「城際高速2小時通達圈」 「民航4小時8小時飛行經濟圈
  • 海南將首次迎來世界最大民航客機
    海南日報報記者 張茂 通訊員 黃裕光 圖/文  7月7日8時13分,一架「獎狀560」校驗飛機順利完成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投產校驗的最後一項科目,平穩降落在美蘭機場二期進場30號遠機位,這標誌著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的通信、導航臺以及飛行程序、助航燈光、盲降系統等導航設備及系統達到民航行業標準,為項目按計劃開展後續試飛工作及年內具備通航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 全球首條環島高鐵,只需3小時,就可領略中國第二大島風光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便是海南島上一條重要交通工具——環島高鐵,讓你3個小時就能領略海南島風光。    海南島是僅次於臺灣島的第二大島,由此可見島域之遼闊,為了更加方便人們的參觀遊玩,世界上第一條熱帶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便誕生了。
  • 颱風「環高」減弱,海南環島高鐵恢復開行!壞消息是……
    11月15日上午海南日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年第22號颱風「環高」已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其將於今日中午前後在越南中北部一帶沿海登陸>海南省氣象臺預計15日白天海南海域和陸地仍有較強風雨天氣此外,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南鐵路海口車務段獲悉海南環島高鐵目前已恢復開行今日進出島旅客列車仍計劃停運
  • 坐上這趟「時光列車」,一同見證海南的發展!
    海南日報記者 王軍 攝上世紀90年代,海南西線鐵路上營運的蒸汽火車。海南日報記者 王軍 攝2000年1月,海南西線鐵路運行車輛升級為內燃機車。海南日報記者 王軍 攝2003年1月7日,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通道開通,首列貨物列車開下輪渡登上海南島。
  • 颱風山竹最新消息:海南環島高鐵恢復運行
    颱風山竹最新消息海南鐵路16日晚介紹,受颱風「山竹」影響停運的海南環島高鐵,自9月17日零時起恢復正常運行。鐵路部門提醒,了解列車開行具體信息,請登陸12306網站或致電12306查詢。廣大旅客也可密切關注車站廣播公告,登陸廣州鐵路官方微博、微信查詢,以免耽誤行程。
  • 海南量子衛星地面站預計明年6月底建成
    原標題:國科量子「牽手」中國有線助力海南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共建「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10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量子)與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