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很多人出門都有自帶水杯的習慣,尤其隨著年齡增大,出門在外喜歡喝口熱乎的,選個適合自己的保溫杯尤為重要。
如果挑選不當,使用率極高的保溫杯就可能給身體帶來巨大危害。近期,央視曝光了一條關於保溫杯的新聞,讓眾人心頭一顫,趕緊自查一下:
新聞曝光,北京消費消費協會購買了大概50種保溫杯,對這些保溫杯進行檢測,而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居然有19種保溫杯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選為不合格產品。
保溫杯為什麼會給人帶來危害呢?那是因為有些保溫杯是不合格產品,用它裝盛的熱水,倒出來可能變成"毒水"。
這些錳含量嚴重超標的保溫杯,保溫出來的熱水對人傷害很大,會降低免疫力,出現食欲不振等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智力,最為嚴重的可能會增加患癌和帕金森綜合症的風險。
這19種保溫杯,涵蓋了一些知名品牌,比如「*利」、「**瑞家」等等。北京消協一共選取了50種不同型號的保溫杯,其中就有多達19種不合格,佔比接近四成。
「奪命」保溫杯有哪些特點?
可通過這三個方面甄別
材質
合格且安全的保溫杯,其內膽通常為304不鏽鋼材質,也有一些是玻璃的,但後者保溫效果較差。
所以避免購買到「奪命」保溫杯的一個好辦法,就是看內膽上是否印有「304」不鏽鋼的標誌,有則說明安全,否則就說明用料不符合國家標準。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不法商家故意將此標誌打在不合格產品上。
手感
好的保溫杯,觸手滑而硬實,手感比較舒適。而劣質的保溫杯,杯壁較薄,且表面粗糙,手感非常差。所以有經驗的消費者只消摸一摸杯子的外表面,就知道這個保溫杯是否合格了。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一個避免買到劣質保溫杯的辦法,那就是儘量購買大品牌的高端產品,雖然這樣可能要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錢,但至少可以買個安心。
氣味
合格的保溫杯,用的材料都是食品級的,異味較小,出廠後更是幾乎聞不出味道來。所以選購保溫杯時,也可以用鼻子湊近了去聞一聞,最好打開瓶蓋去聞。
如果發現沒什麼異味,就說明保溫杯合格,反之,如果聞到刺鼻的味道,就說明用料劣質,這樣的保溫杯,哪怕再便宜也是不能買的。
一個好的保溫杯,除了用料需要安全之外,還需具備很好的密封性,否則就與普通杯子無異了。所以在選購保溫杯時,也要注意杯子其他方面的品質。
挑保溫杯
這些方面比較重要
密封性
保溫杯經常和雜物一同放在包裡,所以密封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可能將其他物品打溼。密封性不好的保溫杯,保溫性能也必然好不到哪兒去,畢竟連水都能流出來,熱量當然就更容易散失了。
保溫性
密封性好,不一定意味著保溫性能也很好,這是因為製作杯子的材料也能導熱,如果材料本身的隔熱性能不佳,可能單靠杯體自身傳熱,就已經足夠讓杯子的保溫性能變得很差了。
不過對於極少出遠門的人來說,保溫性能似乎也不是特別重要,因為通常只需要把水保溫幾個小時,而且只需要水溫不讓人覺得太涼就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了,有時候單是玻璃保溫杯,其保溫性能就已經足夠了。
安全性
保溫杯的安全性也值得重視,所謂安全性,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防止裡面的熱水流出來把人燙傷;二是防止保溫杯給我們帶來直接的物理傷害。
要想避免這兩種傷害,我們應該儘量選購擰得比較緊,且出水速度慢的保溫杯,以及重量較輕、外表無稜角的保溫杯。
保溫杯雖然只需要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但如果不慎買到了不合格的產品,那麼給人帶來的危害,就不是幾十塊錢能夠解決的了,所以不要一味圖便宜。
選擇保溫杯的注意事項
不要只看好看的圖案
消費者都喜歡外表漂亮的保溫杯,但是在選購時不應該只看圖案,而要從保溫杯的綜合方面考慮。在性能各方面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再考慮外形圖案。
不要只選重的保溫杯
保溫杯的質量和重量並不是成正比的,有的時候重量大的保溫杯反而材質更差。所以在選擇保溫杯時,千萬不要被重量所限制,畢竟太重的保溫杯,出門帶著也是一種負擔,更重要的是安全性也未必能夠得到保證。
來源:教育百事通 天津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