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長按,選擇「識別二維碼」關注也可以手動添加公眾號:知魚樂處
收集了一些關於飼養箭毒蛙的雨林缸,感覺好~~~牛逼!接下來,不定期更新。
註:文中署名的箭毒蛙均是二名法命名,拉丁文,所以在中國沒有流通或普及的蛙類無法叫出其中文名字。
Adelphobates Galactonotus
積水鳳梨都放置在了上面,遵循原生地的環境(積水鳳梨一般是附生在樹枝、樹幹等高處)↓
在中間位置布置了躲避↓
底部散落著樹葉↓
Adelphobates Galactonotus↓
葉片對比一下體型,Adelphobates Galactonotus非常小↓
箭毒蛙是種很神奇的物種,即使是一個品種,如這種Adelphobates Galactonotus,也有其他體色的表現,而且差異很大,後面介紹的幾種亦是如此↓
(上面兩張圖來源於google)
Excidobates Mysteriosus
嘿!我看到積水發側芽了!↓
體色為黑底圓白點。波點藝術……這蛙挺潮的↓
玩家Kostya Pashegor很厲害,繁殖出了小蝌蚪,媽媽背在背上↓
Excidobates Mysteriosus蝌蚪
根據環境不同,Excidobates Mysteriosus的體色也有少許的差別↓
(上面兩圖來源google)
Oophaga Histrionica Redhead
猶如它名字中的「radhead」,頭部是紅色的。也是一位波點藝術家,不過根絕個體差異,波點則有大有小↓
Oophaga Histrionica Redhead是個很有意思的物種,在繁殖期它們會有一個複雜的求婚儀式。
包括2至3小時長的序列各種坐姿,鞠躬,蹲下,撫摸,和盤旋的行為(只能由雌性完成)。
經過卵孵化的雌性攜帶蝌蚪進入鳳梨或其他植物的葉腋或裂縫的水池處。
這位的花紋和此前的那隻就有著顯著的差異↓
事實上,Oophaga Histrionica Redhead特指頭部有紅色的品種,而Oophaga Histrionica還有其他的「款式」,而且體色千差萬別,很難相信居然是一個品種↓
(以上三張圖來自google)
Dendrobates Tinctorius
先來看看缸體的狀況,建缸↓
業主Dendrobates Tinctorius
另一個飼養Dendrobates Tinctorius的缸體↓
流水的部分很有意思↓
Dendrobates Tinctorius已經能實現人工繁殖↓
四肢已經長出↓
上岸↓
Dendrobates Tinctorius也有體色上的差異,比如這一隻,黃色部分就很多↓
Dendrobates Tinctorius的其他體色表現(以下圖片來源於google)
有超多的黃色部分
甚至全黃↓
腿部的顏色更淺↓
居然還有綠色……↓
和黑底黃斑點↓
Ranotomeya Uakarii
同樣是三面設置了背景板,讓植物都能附生上去↓
Ranotomeya Uakarii↓
Ranotomeya Uakarii的其他體色表現。
黃色的後腿↓
體色更鮮豔↓
(以上兩張圖來源於google)
Ranitomeya vanzolinii
和上面的造景很像,但確實不是一個缸體。
Ranitomeya vanzolinii這個種名和上一個種名的前部分是一樣的,都是「Ranotomeya」,只是後面不同。由此可見,這兩個品種相當接近。
上一種箭毒蛙的身體上是條紋,而這種箭毒蛙的身體上是斑點↓
Ranitomeya vanzolinii 的其他體色表現↓
(以上3張圖來源於google)
Phyllobates Terribilis
建缸時的照片↓
這個缸體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造景↓
苔蘚很自然地生長,而不是像我們大部分雨林缸玩家,把苔蘚整片鋪在沉木或底床上↓
Phyllobates Terribilis在小小的菌類邊,可以大概分辨其大小。這種蛙的中文名字叫金箭毒蛙↓
深黑色的瞳和亮黃色的皮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四肢的顏色有些淡藍↓
一段時間以後,缸內的植物得到了很好的成長,與之前的狀況大相逕庭,植物覆蓋更多↓
這樣的植物密度,相比想找到小小的金箭毒蛙還是很難的↓
不過還好,黃色扎眼↓
很喜歡下面這兩張,好有原生的感覺↓
金箭毒蛙其他體色表現。
黃得讓人沉醉↓
雖然是「金」箭毒蛙,但是體色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存在黑色的斑紋↓
而且,還有淺藍色的體色。還記得之前看到的有隻金箭毒蛙的四肢有藍色的表現嗎?這傢伙全身都是淺藍色↓
甚至還有黃裡透著藍、藍裡透著黃……↓
(以上6張圖來源於google)
箭毒蛙缸的展覽
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樹棘蛙科或叢蛙科,是細小及白天活動的青蛙。它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因為當地部族將它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像這樣↓
毒素最劇烈的是葉毒蛙屬的金色箭毒蛙。
雖說箭毒蛙身上有劇毒,但是毒素來自原生地的食物,即使是野生箭毒蛙,在人工飼養半年左右毒素就會消失殆盡,更何況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的箭毒蛙了。所以,它們並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關於飼主:
在Kostya Pashegor的facebook裡顯示,他畢業於奧德賽的國立大學(奧德賽是烏克蘭的一個港口城市),現居奧德賽。
客觀地說,烏克蘭的物質水平比不了西歐和北美,甚至是中國的東部城市,但是Kostya Pashegor卻能在箭毒蛙及其造景的方面做到這樣的程度,著實讓我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