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霍金一生:從此地球上少了一個能看見宇宙的人

2021-01-15 iFeng科技




霍金: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 2017騰訊WE大會


據英國當地多家新聞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利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學,當代最主要的狹義絕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巨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他走後,從此世間少了一個能看見宇宙的人。


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獨特取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代界上最知名的科學思維家和最出色的實踐物理學家。他還證實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跟著時光的增添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天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接洽在一起。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早年並不容易,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的時候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的忌日,一般說在名人忌日出生的人都不平凡,霍金也就證實了這句不靠譜的老話。

史蒂芬·霍金



少年霍金:人送綽號「愛因斯坦」


霍金父親是牛津大學的專家、母親是牛津研究哲學政治的,可以看到出來霍金就出生在學術家庭。雖然出身書香門第,但霍金早年的時候學習成績也不是太好。


十幾歲的時候,霍金的成績從未居於班裡的前列,作業不整潔,老師對他的書寫感到絕望。但有意思的是,大家給他起的綽號居然是「愛因斯坦」。有個驚人的巧合是,這位偉大科學家逝世的這一天,也正好是愛因斯坦的誕辰。


而獻身熱帶病研究的父親帶來的影響,使霍金認為自己作科學研究是非常自然的。「最聰明的孩子學數學和物理,不太聰明的學生物學。」


儘管霍金認為學校裡物理是枯燥的學科,化學有趣得多。「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給了我們理解我們從何而來和我們為何在此的希望。」據說霍金特別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曾經用一堆垃圾東西組裝一臺簡單的電腦。



21歲發病,醫生說最多再活2年


霍金的大學經歷就比較豐富,他在牛津大學學自然科學的時候用了極短的時間就獲得了一等榮耀學位,之後就轉讀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他21歲開始發病,被診斷出有肌肉萎縮症,當時醫生就跟他說:「你快不行了,最多再活兩年。」



萎縮的肢體與奔放的思維構成了霍金強烈的人生衝突。而《我的簡史》中,霍金對於自己幾乎在輪椅上度過的一生沒有鋪張的描述,仿佛患病這件事對於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個形態,並不是如人們所想的苦痛的深淵。


確診後霍金不僅認識到自己「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即便從此癱瘓了,只能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霍金還硬是挺過來了,還收穫了愛情與婚姻,並一直活到了76歲。


霍金23歲就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做研究。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他對於黑洞的研究開始。他考察了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當時黑洞受到輻射慢慢變小,而溫度越來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這次實驗完全失敗。


第三個孩子出世後,霍金第一段婚姻結束了。第二段婚姻又維繫了十幾年。當你看到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和妻子會心地相視而笑時,你會覺得那是一個心態非常陽光的正常人的表情。


從21歲患上ALS病,覺得上天不公,到50年後,結了兩次婚,有三個漂亮並卓有建樹的孩子,還有成功的科學生涯。他認為自己的殘疾在某些方面反而是財富,可以使自己不用分心地投入研究,「我的一生是充實而滿足的。」


作為一個上知天文下肢癱瘓的,明明活的好好的我們卻都以為他死了。明明是一個物理學家,但偏偏老是預言人類滅亡,地球毀滅的人,感謝他為人類物理學做出的傑出貢獻,也祝願他一路走好。


霍金四大經典語錄:


一:「外星人」在看著你


霍金說:「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他說:「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 「不管最終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現在該是有人正式投入進來。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弄個明白。」


二:千年內人類須移民外星 否則「滅絕


霍金在美國洛杉磯發表演講時稱,他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裡芬也表示,單獨一顆行星上的物種,是不可能永久生存下來的。


霍金表示:「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三:智能機器是真正人類「終結者」


霍金多次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按照霍金的說法,人工智慧科技在初級發展階段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但是,機器將可能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


而人類則受制於生物進化速度,無法與其競爭,最終被超越。科學界把這種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折點命名為「奇點」。


四:「黑洞」不存在?只有「灰洞」?


在一篇《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再次震驚物理學界。


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在形成中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一旦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所有信息就隨之消失,與量子力學認定該類物質信息永不會完全消失的理論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30多年來,霍金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這一矛盾觀點。現在看來,他給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答案。霍金承認,自己最初有關黑洞邊界「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他稱,黑洞從來都不會完全關閉自身,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霍金生平: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


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


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註:本文由鳳凰網科技綜合整理)



新鮮科技資訊、深入市場分析、直擊科技真相,盡在iFeng科技。


責編 | 劉考坤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鳳凰新聞APP」

精彩內容,立即送達

相關焦點

  • 史蒂芬·霍金去世,從此地球少了一個能看見宇宙的人
    -SH(評論裡的一個問題:「中國古代有個哲學家叫莊子。'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夢醒後,莊周不知是他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霍金教授,請問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是生活在夢裡還是真實存在?」謝謝你的問題!莊周夢蝶 ——也許是因為他是個熱愛自由的人。換做我的話,我也許會夢到宇宙,然後困惑是否宇宙也夢到了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是生活在夢裡還是真實存在?」
  • 3分鐘帶你回顧霍金的一生
    從此,揭開了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科學論戰,霍金對此一直堅信不疑,甚至屢次發出警告「人類應當在100年內搬離地球,月球,火星是人類最佳去處」。  2017年6月15日,霍金再次向人類發出了警告:「絕對不要登月,外星人極有可能生活在月球的背面」。此舉再次引發了科學界的一場劇烈震動。
  • 15張照片回顧霍金教授的一生
    本土最受歡迎的原創圖片新聞公號   來源:攝影世界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整個明白   ——史蒂芬·威廉·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出生於英國牛津,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也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昨天,一條消息刷遍朋友圈:霍金已經離開了世界,享年76歲。
  • 回顧霍金一生主要成就
    萎縮的肢體與奔放的思維構成了霍金強烈的人生衝突,而《我的簡史》中,霍金對於自己幾乎在輪椅上度過的一生沒有鋪張的描述,仿佛患病這件事對於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個形態第三個孩子出世後,霍金第一段婚姻結束了。第二段婚姻又維繫了十幾年。當你看到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和妻子會心地相視而笑時,你會覺得那是一個心態非常陽光的正常人的表情。從21歲患上ALS病,覺得上天不公,到50年後,結了兩次婚,有三個漂亮並卓有建樹的孩子,還有成功的科學生涯。他認為自己的殘疾在某些方面反而是財富,可以使自己不用分心地投入研究,「我的一生是充實而滿足的。」
  •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艾姆布蘭斯傳媒在其研究期間,曾出版過16本著作,其中《時間簡史》最廣為人知,這是一本講述宇宙奧秘的科普讀物,《華爾街日報》將其評論為當代物理學家關於宇宙構成以及演化理論的權威性總結。令人遺憾的是,就在今日,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成就和勵志的點點滴滴,將深刻的影響我們。霍金曾如此評價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希望這句話也能在此激勵我們。
  • 28張舊照,回顧霍金一生.
    史蒂芬·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著有《時間簡史》《果殼裡的世界》等書。回顧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2012年,霍金參演《生活大爆炸》,本色演出腹黑屬性。在《生活大爆炸裡》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別可愛、腹黑的他,你一定不會想到他有這些愛好。
  • 回顧霍金一生:狹窄的輪椅束縛不住我的靈魂
    在大多數人眼裡霍金是活在教科書裡的,覺得他是和愛因斯坦同處於一個時代的人,作為一種傳奇活在世界上,是那種「死不了」的存在。他在《果殼中的宇宙》寫道:「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所以,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霍金對世人產生的巨大力量來自他的堅強意志,他對人生的堅強樂觀甚至比科學成果更讓人敬畏。
  • 回到星辰宇宙的霍金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據BBC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當人們都在極盡哀榮、悼念他的偉大之時,我們很少有人能講明白說霍金說了什麼,他經歷了怎樣的一生。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
  • 霍金去世:輪椅上度過一生,卻帶領人類走向宇宙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然而,即便如此,卻沒有妨礙他成為這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之一。在學術界、藝術節都能屢屢看到他的身影。今天,獵雲君就帶大家來回顧霍金這傳奇的一生。
  • 霍金的一生
    也正是在得到診斷的同一年,他開始了自己對宇宙學的研究,人類的物理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當霍金教授被診斷出運動神經元病的時候,醫生說他只有兩年的時間可活了,而他當時只有21歲。在同一年,他開始在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 霍金的一生成就卓著,晚年更是頻出「驚人言論
    * 霍金的一生成就卓著,晚年更是頻出「驚人言論」,36氪和你一起,回顧這位大師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的話。2018.03.06「即使宇宙毀滅了,至少也還有200億年。2017.12.13「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人工智慧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但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我們和我們的環境有利。」
  • 傳奇謝幕 | 20張照片回顧霍金一生
    報導稱,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將流芳百世。
  • 一張圖看完霍金的一生
    作者:富書,來源:富書(ID:zhongchoudushu)今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但《時間簡史》作者、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卻在劍橋家中去世了,享年76歲。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這是他的偉大之處,被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不管怎樣,我們都願意帶著最真摯的崇敬之情去回顧他的一生。
  • 霍金去世了,卻留下這些預言……
    消息傳出後,「霍金去世」瞬間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位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139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去世。也許冥冥之中早已有安排,註定霍金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 霍金,時間簡史,宇宙的那些事?
    霍金,思想上的巨人霍金,思想上的巨人,然而卻在2008年3月21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21歲時本該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卻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從此在輪椅上躺了半世紀。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
  •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霍金簡介、經典語錄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利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學,當代最主要的狹義絕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巨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他走後,從此世間少了一個能看見宇宙的人。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獨特取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 霍金,時間簡史,宇宙的那些事?
    霍金,思想上的巨人霍金,思想上的巨人,然而卻在2008年3月21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21歲時本該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卻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從此在輪椅上躺了半世紀。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
  • 20張照片,回顧霍金一生!
    霍金任職至2009年,退休後擔任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研究主任。△霍金與家人在劍橋大學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
  • 霍金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更是一個對愛情生活特別忠誠執著的人!
    就在幾個小時以前,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今天地上少了一個明星,天上從此多了一顆星星,他的智慧和忠告永在。霍金去世後,我們或許再也不會有霍金預言,但看過《時間簡史》的人都知道霍金的偉大。他生前都稱讚過《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要說完霍金的一生用一部123分鐘的電影真的是難乎其難,從萬物理論這部影片你不僅僅看到霍金是個偉大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對愛情生活特別忠誠執著的人!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
  • 霍金走完了一生,這些紀錄片告訴你為什麼他有地球上最聰明的腦袋
    在普及宇宙知識的同時,介紹一個身殘志堅的天才學者的生活經歷。67歲的霍金呼吸系統感染已有數周,並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 窮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擔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而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他為免到時自己變得一無所有,1975年他與另一名物理學家索恩(Kip Thorne)開賭: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為了進行「對衝」,霍金押注黑洞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