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市場如今非常喧囂。所謂的新勢力全是EV,至少也是插電式或者增程式;而傳統的汽車公司,誰又會忽視EV呢?這已經不是十幾年前了,正如李雲飛說的那樣:前十年,只有比亞迪的展臺上有新能源,大家當笑話看;而如今,誰家展臺上沒有新能源,那才要被人當笑話看的。
當然,也有純粹怕被看笑話而做的,但是做著做著也成了真的;更多的是看到這個市場的未來價值而帶著資本擠進來的,他們背後都有嚇人的資本在翻雲覆雨。既然有了資本,那當然得有相當的策劃,一串串的願景與概念,弄得大家雲裡霧裡,不知所以。不知道傳統廠家怎麼想,我反正是被弄暈了:在自主品牌身上早就有了的東西,為什麼到了特斯拉那裡就變得如此高大上;在大家都還審慎地對待自己的輔助駕駛功能時,特斯拉就可以自稱已擁有自動駕駛功能,哪怕因此而發生多次車禍也不改正;那些新勢力造車也非常高冷,一進來就立志高端品牌,概念玩得比特斯拉不差;至於因為過於追求續航而導致的電池不穩定造成的自燃,更是比比皆是,特斯拉也不例外……
不可否認,這些新勢力最終會成功幾個,卻也不必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並因此而彷徨在歧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比如我們的比亞迪。
比亞迪從2003年進入汽車業,就抱定了純電的路子(插混只是一個過渡產品),沒有一分的猶豫和懷疑。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率先突破80萬輛,連續7年全國新能源銷量第一,連續4年全世界新能源銷量第一。旗下的王朝和e系列車型中,秦家族累計銷量27萬輛,唐為第一款均價超20萬元人民幣銷量過21萬輛的車型,宋家族累計銷量衝擊75萬輛,樹立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豪華標杆的漢,自7月12日上市以來,訂單銷量已破3萬……人們由當初的不認可、不了解、不信任,變成了認可與信任,用銀子投了票,讓比亞迪成為新能源的當然冠軍,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產品銷售全球50多個國家,超過300個城市,首個覆蓋歐美日韓的中國品牌。
憑的是什麼?憑的是自己的科技自信,品質自信與民族自信。
科技自信憑什麼?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比如刀片電池、碳化矽MOSFET,IGBT功率半導體以及DM動力系統。
品質自信憑什麼?更先進的生產工藝,更嚴謹的製造態度,頂尖的國際設計團隊,國際同級零部件。
民族自信就不用說了,中國人是聰明的民族,勤勞的民族,全世界都知道。在民族復興的今天,大家當然更有自信。
比亞迪漢號稱集比亞迪新能源科技之大成,一個多月訂單破3萬輛,有其必然的理由的。其搭載的刀片電池,享譽舉國內外,雖然是磷酸鐵鋰電池,但是,體積能量密度與811三元鋰電池接近,而且整體強度更大,安全性更高,用針刺實驗,同樣的條件下,被針刺之後,811三元鋰電池猛烈起火燃燒,而刀片電池卻並沒有起火,而且溫度上升也非常緩慢,所以,就算發生了碰撞導致內部短路的情況,刀片電池也不會起火燃燒,它會非常緩慢地放電,直到放完為止。
在實驗現場,大家都沒有想到811三元鋰電池會如此猛烈地起火!看著一直燃燒的電池,都有些吃驚。怪不得那些電動車會起火自燃了。
去年底疫情以來,對全世界的經濟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中國汽車產業也因此下滑很多。今年1-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343萬輛,同比下降24.99%。而比亞迪汽車1-7月累計銷量為19萬多,市佔率2.1%,同比去年26萬+ 下滑26%。燃油車累銷11.4萬輛,同比增長12.93%。但是就算如此,2020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在18%,位居行業前列。成為了特斯拉帶來的衝擊之下的鮮明中國紅。
7月國內乘用車銷量160萬,同比增長8%, 市場逐步變暖,重拾信心,給市場注了一針強心劑。
比亞迪也做好了充足準備。7月12日上市了重磅產品漢,8月16全球超安全專業智能旗艦SUV——2021款唐已隆重上市。此外,還有更多產品上市:8月25日,e2升級版上市,9月宋PLUS上市,10月2021款秦上市。
其中唐漢無疑是轎車和SUV的旗艦車型,漢可謂是樹立了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豪華標,零百公裡加速3.9秒,32.8米百公裡剎停距離、80公裡/小時通過麋鹿測試、綜合工況續駛裡程605公裡。而2021款唐的數據暫時還沒有出來。但是,也肯定是個令人高興的數據。
這次,我們有幸試駕了漢EV和2021款唐DM。
漢EV外觀尺寸4980/1910/1495mm,軸距達到了2920mm,妥妥的一款中大型純電動轎車。Dragon Face的家族外形,加上低趴的姿勢,頗有些轎跑的味道,深得我心。側面線條層次豐富,光影交匯,從引擎蓋側面延伸出的硬朗腰線一直延伸至後門,賦予了車輛修長的視覺效果。後輪拱上方的線條與尾箱蓋融合,讓整車後部有著十足的力量感。門把手採用隱藏式設計,一來會降低風阻,二來也突顯精緻與豪華。門把手上跟前臉鍍鉻飾條一樣,有「漢」字在其上,突出了專屬感。風阻係數只有Cd0.233,是量產車的頂級水平。
進入車內,豪華的氣息撲面而來,中國古建築的對稱與環抱感,讓人感到非常貼心與安全,搭載了DiLink 3.0系統、10.58英寸的中控大屏可橫可豎,你可以通過語音讓其旋轉;真皮座椅包覆感非常到位,軟硬適度,正面和側面都給人以柔軟的支撐,坐上二百公裡也不會覺得腰酸背痛。前面兩個座椅還有加熱通風功能。
這車開起來非常輕靈。純電車的動力,緩踩電門,動力便如流水一樣源源不絕,如果是深踩,嚇人的速度,讓你體會到0到100公裡時速3.5秒是個什麼概念。我開的時候已經是盤山公路,但是絲毫不用擔心,方向盤和剎車都沒有什麼虛位,甚至你都不會感覺到是這麼大的車。正是我喜歡的那樣,心到意到動作到,而且無聲無息,人好像處於科幻片中的星空飛船中。燃油車是達不到這樣寧靜又科技的感覺的。
2021款唐的駕駛感受相比起來更加大氣一些,坐在駕駛室裡,高大威猛是首先的感覺。視線開闊一些,雖然也是心隨意動的操縱感,但是多了發動機的轟鳴聲,雖然很輕微,因為唐的NVH近年突飛猛進,車內相當地安靜。指哪打哪自不必說,動力的隨叫隨到甚至讓你根本不會有顧慮。司湯達說過,誰哪裡有病,誰才總去說它。而身體健康的人,哪裡會注意到自己的心跳與呼吸?起步迅速,高速超車飛快,這些優點跟漢EV比不差哪裡。開這樣的車就不是勞作而是享受了,不明白那些一心想要BBA的人倒也罷了,要特斯拉是何種需求使然?OTA嗎?漢EV和唐都可以的;輔助駕駛嗎?這些功能早幾年就在唐和自主品牌這裡實現了。長安早在幾年前,自動駕駛就進京趕考了。難道就是自主品牌不會誇口,說自己如何高級嗎?
但這一切都在自主品牌的努力中改進。上市一個半月的漢EV訂單已破3萬,與毛豆3相比也不並不差。
200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誕生,2015年,新能源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中佔比1%,從0-1%這一步,用了整整10年時間。2018年,這個佔比達到5%,從1%-5%,這一步,僅僅花了3年時間。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下滑,但全年產銷仍超過120萬輛,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每賣出2臺新能源車,就有1臺在中國。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政策刺激、硬體配套普及、技術的提升,以及自主品牌的彎道超車,新能源汽車普及速度相信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