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地井系統研發之路
本網訊(蔣賀鑫 王鑫)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始終堅持以引領民航機場節能產業、產品創新為己任。近期,公司自主研發的「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系統」有望在大興機場安裝使用。該綜合地井系統的研發與製造,是節能公司按照以「用」為主帶動「產、學、研」的工作思路創造出的新產品,作為節能公司產品線的又一「力作」,綜合地井系統可以有效解決飛機等候時APU運行的高能耗問題,同時具有極高的機械可靠性能和優秀防鏽防腐蝕性能。
創新思路,善於發現
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民航局《機場使用橋載設備替代飛機APU推廣工作》的要求,積極推進APU替代設施的建設,大興機場作為國內首家全面應用地井的綠色機場,飛行區內共建有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提升裝置126臺,覆蓋5座指廊,該地井系統結合400Hz靜變電源及飛機地面空調設備替代了傳統飛機APU,解決了飛機等候時APU運行的高能耗、高排放問題。然而,在大興機場節能項目實施過程中,節能公司察覺到飛行區檢修中心的對講機中時常傳來「XX機位地井故障,請儘快到現場排查!」的指令。
這一現象引起了節能公司的關注,隨後便開展了調研。結果表明,大興機場正式投運半年以來,地井系統萬向軸生鏽、鎖舌未彈出、皮帶脫落、掛鈎無法固定等一系列需要人工恢復的故障頻發,僅更換地井零部件就已達到2000次/種。2019年12月地井故障報修量達到286次,平均每日近10次。不僅對安全運行造成隱患,同時極大增加了工作量。調查結果為節能公司提供了新的研發方向,通過以「用」為主帶動「產、學、研」的工作思路,研發更適合民航機場的地井系統。
成功立項,圖紙誕生
2020年3月20日,節能公司邀請動力能源公司專家召開了內部評審會,對實施方案的研究內容、技術路線、預期成果、測試方案等情況進行了評審,認為該項目實施方案可行、預期成果明確、任務設計合理,並向首都機場集團研發中心進行了立項申報。在公司大力支持下,節能公司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系統項目正式立項,並成立了內部研發小組。
研發小組首先對頻發故障進行了梳理,包括使用中遇到的振動、井內潮溼、地井卡阻、空調風管卷繞等10大類400餘項故障。最終得到元器件的多發故障,與振動有直接關係的結論,並形成了初步設計方案。為進一步確保設計方案切實可行,節能公司與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的哈爾濱理工大學進行了機械設計的技術討論,專家根據提供的調研樣本給出了指導性建議。
研發小組結合專家建議,系統地進行了模態分析計算、ANSYS的模態分析、有限元分析,優化設計方案,將振動對設備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小組成員對設備模型的可操作性、機械效果、操作耗時等進行了綜合比對,力求將地井每一個功能都做到最實用、最好用、最耐用。2020年5月,在研發小組的共同努力下,節能公司地面高效GPU及機坪綜合地井系統設計圖誕生。
大膽嘗試,勇於突破
節能公司地井系統的生產加工借鑑了小米公司的成功創業模式,大膽嘗試OEM方式,利用該模式的優勢大大提高新產品產出的速度。經過尋求吻合程度較高的合作夥伴及數輪的對比考察,最終確定三家合作夥伴。節能公司自主研發的地井系統正式投入生產,在生產過程中研發小組嚴控每個加工環節,從拉升手柄凹槽到臺面邊角斜率都嚴格測算。通過一次次模擬測試、計算分析,歷時125天,節能公司自主研發的地井系統第一臺樣機在2020年7月25日誕生。
成績斐然,碩果纍纍
日前,中國航空學會專家對綜合地井系統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專家一致認為JNDYDJ型號地井是節能公司自行研製的科技成果,具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可靠性,穩定性,防腐蝕性。此外,節能公司已經完成了一篇有關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系統的論文發表、三項專利申請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諮詢中心的三項創新點查詢,綜合地井系統一次性通過了國家建築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業檢測並在民用機場專業設備信息管理系統成功「掛網」,已具備在民航推廣的條件。
2020年11月,綜合地井系統作為節能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新產品,隨公司領導一同參加了中國民航機場建設暨裝備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論壇上公司總經理李雪剛和公司副總經理塗思東分別對地井系統的性能、特點等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並與參會的全國各機場、航司、規劃設計等單位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通過新設備、新技術、新思維,進一步推動民航機場綜合節能。
綜合地井系統研發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而節能公司的腳步從未停止。下一階段,公司計劃將綜合地井系統的管理嵌入公司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場能源管理系統AEMS框架中,構建屬於綜合地井系統的大腦,使其更具智慧。在即將到來的新起點上,節能公司將繼續堅守作為技術服務公司的功能性定位,在首都機場集團4-1-4科技創新思路的引領下,為建設「四型機場」新標杆繼續發力,不斷開拓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