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將近4千所大學院校,主要分為三大類:綜合大學(university)、文理院校(liberal arts college)和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很多同學和家長在選校時覺得文理學院不如綜合大學有名氣,這樣的認知究竟對嗎?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他們各自的魅力有哪些? 究竟適合綜合性大學還是文理學院?希望下文能夠解大家的心頭之惑!

1.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的優勢 選擇綜合性大學的理由 總的來說,綜合性大學的優點就是能提供各種學位和專業,代表著美國科研的最高水平,教授科研水平高,培養大批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這些院校除教學外,還承擔著美國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務,科研經費充足、教學和校園設施一流。同時,校園規模比較大,可以有學校自己的足球隊、棒球隊等;學生社團多,校園活動豐富;大型校園招聘會來的企業也多;校友也多,可以推薦就業、促進就業。下面從具體五個方面分析美國綜合性大學的相關優勢。 第一,綜合性大學對學術研究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先進的教學設備,優秀的師資力量,使得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極高的保證。在這裡不但可以接受本科教育,還可以接觸到研究生院的教授,對學生們來說,無論是未來學習方面還是就業方向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專業更加細化,University裡的本科雖然也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博雅教育),但更傾向於專業的學習。學校提供的學術專業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比如: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等。專業課、基礎課和選修課等也都多種多樣,選擇範圍很廣。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們學到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知識。 第三,此類大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比較高,像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等都是聞名於世的綜合類大學。有如此高的聲譽自然有其道理,所以社會上的接受度和接納度都是比較高的,這也帶給學生們更多的實習經歷和就業機會。 第四,通常此類大學在校學生人數比較多,尤其是公立大學,人數基本保持在幾萬人。也正因此,在此就讀的學生更能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和文化。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眾多的社團組織,各種類型的研究和實習活動,讓在這裡就讀的學生的有一個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選擇文理學院的理由 第一,高度關注學生。與綜合性大學注重教師科研及研究生情況截然不同的是,文理學院只提供本科教育。事實上,許多大學的明星教授,包括常春藤盟校,與本科生接觸的機會很少。文理學院往往非常注重本科生的校園生活。更少的學生,更親密的學院設置通常給大家更多的機會去建立友誼、保持長期持久的關係。 雖然從綜合性大學畢業可以擁有很多朋友,但是不一定能建立像在文理學院一樣這種更小團體的學生間更親密的關係。也許文理學院學生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因為不會有更多的學生在校園裡。 或者,也許就是這麼小的文理學院比綜合性大學的成千上萬學生更容易讓學生明確身份。不管是什麼原因,小院校的畢業生的友情似乎是獨一無二的。此外,在美國就讀文理學院的學生其家庭層次相對統一,屬於中產階級人群,良好的朋友圈子對孩子以後的就業及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小班制。致力於小班授課和廣泛學習基礎科學,這是與大型綜合性大學有明顯區別的。文理學院一般較小,平均『班級』人數不超過30人。這樣一來,學生與教師的比例非常小,讓教授對學生有更多的個人關注。一些入門課程可能達到40到50人,但多數班級要小得多。而綜合性大學的入門課程,上課人數多達數百人,相對小些的課堂還經常會有助教為學生授課。 第三,良好的讀研準備。如果學生認為只有進了一流公立大學或常春藤才能順利申請到研究生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據統計,畢業於文理學院最終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學生比其他院校多出兩倍。這與文理學院為本科生提供豐富研究經歷是密不可分的,而綜合性大學的研究機會是優先考慮研究生的。 第四,企業看重文理學院學生素質。文理學院的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如何思考、交談和寫作。這些可能不是所有學校學生都具備的素質。在小班制環境下,文理學院要求學生寫論文、做班級演講並與同學和教授進行交流和合作。一項新的企業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及僱主聯合會聲明企業非常看重文理學院傳授學生的三項重要技能:溝通技巧、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技能。文理學院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特色,它把精力完全放在教學上,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基於上述獨特的教學理念,文理學院在美國有非常成功的歷史聲譽,甚至在某些領域高於綜合性大學。可以說,此類學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導人搖籃」。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文理學院畢業生數量只佔美國大學畢業生的3%,但歷屆美國總統有20%是畢業於文理學院。從1960-1998年,文理學院走出了20%的普立茲獎獲得者和8.3%的全國最富有的CEO。毫無疑問,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除了野心、智慧之外,還得益於文理學院紮實的通識教育和對學生能力的鍛鍊。 第五,助學金/獎學金的發放相對於綜合大學更為慷慨。對於本科申請來說,一般情況下能發放全額獎學金的美國大學主要集中在美國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Education)系統之內。如果學生需要助學金,會發現私立文理學院往往比州立院校更加慷慨。因為文理學院願意花費大部分自由資金來資助學生。 2.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的劣勢 綜合大學的劣勢 第一,綜合性大學最大缺點就是學生和教授接觸少,教授把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和帶碩士博士生身上,只有科研才能獲得經費,只有取得了優秀的科研成果,才能看到明顯的業績,一些綜合性大學教授不會把精力更多的傾注在投入多、產出少的本科生身上。本科生的課經常是碩士生助教給上的。 即使是世界著名的大學,也有本科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情形存在。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個常青藤本科生在生物課上非常掙扎,主要是因為這個課由教授的助教來上,這個女助教帶著濃重的口音,之前也從來沒有教學經驗,講課講不到重點,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學生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聽懂。此學生說他媽媽現在並不知道每年花5萬美金的學費只是讓助教來上的事實。 第二,學生人數很多,導致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特別的關懷和照顧,所以在美國很多優秀的人是不喜歡去這些大學校。自控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也不太建議去此類大學就讀。 第三,除了最頂尖的幾所學校給獎之外,其他學校的助學金/獎學金情況都不容樂觀。尤其是像Berkeley ,UCLA這樣的公立大學,幾乎不給國際學生獎學金。 文理學院的劣勢 第一,多數文理學院只提供四年制本科教育,通常沒有碩士博士項目。在專業設置上, LAC的專業劃分沒有university細緻,文理學院一般沒有應用性和專業性科目,如電子工程、機械工程、會計、商業管理等。同時,LAC的理念是通才教育和素質培養,而不是職業訓練。 第二,文理學院學費比較昂貴。如果拿不到獎/助學金,對於中國家庭的學費負擔較重。 第三,受國內宣傳的影響,文理學院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所以就導致很多國內公司和企業不一定接受此類學校畢業的學生。 第四,頂級文理學院的錄取率很低,每年錄取的國際生更是很少。據數據統計,文理學院裡排名top10的Pomona College 國際生錄取率只有6.9%,而排名35的Pitzer College國際生錄取率只有4.7%。文理學院每屆只有幾百人,其中國際生比例很小,而中國學生通常只錄取個位數。相比綜合性大學名校加州伯克利,則每年錄取11828名新生,國際生錄取率是13.1%,不論從錄取人數還是錄取率都遠遠高於文理學院。所以文理學院歷年的競爭相當激烈殘酷,一些頂尖的文理學院如阿姆赫斯特學院的申請難度堪比哈佛。 從這一點來看,國內學生申請文理學院的競爭優勢較弱。因此,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硬體和軟體實力,以及與學校的匹配程度,來綜合考慮是否有文理學院適合自己。 3.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適合的學生群體 綜合性大學適合的學生群體 一種情況,學生想學習工科或者職業性專業,比如會計或計算機科學,那麼推薦綜合性大學,因為綜合性大學普遍開設這些專業。同時,要求學生自控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觀念。 另一種情況,學生想讀完本科後回國發展,可選擇知名度較高的綜合性大學就讀本科。由於現如今國內大眾和一些用人單位對文理學院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文理學院是什麼,更不知道哪所學校排名高,這就不如綜合性大學比如哈佛、耶魯、加州伯克利等等那樣深入人心,可能名牌效應不是很顯著。因此,如果本科畢業後直接回國就業,建議學生選擇綜合性大學就讀。 文理學院適合的學生群體 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美國高校的重要種類之一,以本科教育為主。在大部分美國人心目中,文理學院往往代表著經典、小規模、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許多文理學院的學術聲譽往往不亞於哈佛耶魯等綜合性大學,因而成為很多美國貴族教育子女的首選。 由於文理學院注重培養本科生在人文、藝術、科學、社會科學等課程上面知識面的寬度,如果學生對通識教育感興趣,文理學院將與你是完美的結合。如果你是一個不知道選擇什麼學位和專業的高中生,那麼或許文理學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文理學院將廣泛的教你學習各科目基礎知識,可以幫助你在畢業後去綜合性大學繼續深造碩士。 如果申請者在選學校時把獎學金放在第一位,那麼LAC的機會要比university多,而且競爭也沒有university激烈。如果一個排名比較靠後的LAC給你全獎,你是否會去呢?可能會有人擔心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或其它如何如何,其實這種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要知道,能發放獎學金給你的學校就一定是好學校,只有好的學校才可能得到政府及社會的捐贈。 如果想讀完本科繼續在美國讀碩博深造,那麼,文理學院打下的堅實基礎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美國的綜合性大學研究生院非常喜歡錄取基礎紮實的文理學院的本科生,這點你不用擔心。 前段時間ED/EA放榜後,不少學生拿到了夢校發來的Offer, 而另一邊常規申請的學生大部分也已經進入了忐忑等待的行列中。這裡為大家奉上一份2018年部分美國綜合大學及文理學院的RD放榜時間匯總。
Top50綜合性大學RD放榜日期匯總
大學排名中文名稱 RD放榜日期
1普林斯頓大學 3月底
2哈佛大學 3月下旬
3芝加哥大學 3月下旬
3耶魯大學 4月1日
5哥倫比亞大學 4月1日
5麻省理工學院 3月中旬
5史丹福大學 4月1日
8賓夕法尼亞大學 5月上旬
9杜克大學 4月1日
10加州理工學院 3月中旬
11達特茅斯學院 4月上旬之前
11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4月1日之前
11西北大學 3月下旬
14布朗大學 3月底
14康奈爾大學 4月上旬
14萊斯大學 4月1日之前
14範德堡大學 4月1日
18聖母大學 3月下旬
18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 5月中旬
20喬治城大學 4月1日
21埃默裡大學 4月1日之前
21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3月底
21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3月底
21南加州大學 4月1日之前
25卡耐基梅隆大學 不晚於4月15日
25維吉尼亞大學 3月底之前
27維克森林大學 4月1日之前
28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4月上旬
29塔夫茨大學 4月1日之前
30紐約大學 4月1日
30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3月底之前
32波士頓學院 4月1日之前
32威廉瑪麗學院 4月1日之前
34布蘭迪斯大學 4月1日
34喬治亞理工學院 3月中旬
34羅徹斯特大學 4月1日
37波士頓大學 3月下旬-4月上旬
37凱斯西儲大學 3月20日
37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3月1日-31日
40東北大學 4月1日
40杜蘭大學 3月15日
42倫斯勒理工學院 3月10日
42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3月1日-31日
42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3月1日-31日
42佛羅裡達大學 2月9日之前
46里海大學 3月下旬
46佩帕代因大學 4月1日
46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3月1日-31日
46邁阿密大學 4月上旬
46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3月底
46維拉諾瓦大學 3月下旬
52賓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 4月上旬
52伊利諾斯香檳分校 2月2日
Top30文理學院RD放榜日期匯總
大學排名中文名稱RD放榜日期
1威廉士學院 4月1日
2阿默斯特學院 4月1日
3鮑登學院 4月上旬
3斯沃斯莫爾學院 4月1日
3維斯理學院 4月1日
6明德學院 4月1日
6波莫納學院 4月1日
8卡爾頓學院 4月1日
8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4月1日
10戴維森學院 4月1日
10華盛頓與李大學 4月1日
12科爾比學院 3月17日
12科爾蓋特大學 3月下旬
12哈維姆德學院 4月1日
12史密斯學院 3月下旬
12西點軍校
12瓦薩爾學院 3月下旬
18格林內爾學院 3月下旬
18漢密爾頓學院 4月1日
18哈弗福德學院 4月1日
21美國海軍學院
21衛斯理大學 3月下旬
23貝茨學院 4月1日
23科羅拉多學院 3月下旬
23里奇蒙大學 4月1日
26巴納德學院 3月下旬
26凱尼恩學院 3月中旬
26瑪卡萊斯特學院 3月30日
26歐柏林學院 4月1日
26斯克利普斯學院 4月1日
註:部分院校的放榜日期時有變動,最新信息以學校官網為準。 本文整理自留美網、移居美國指南、SAT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