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虎山裡的藝術館

2021-01-15 TimeOut北京


程大鵬是一名建築師,全面主持了動物園獅虎山的改造以及園區內熊貓商店和鵜鶘商店這兩家文創商店的設計。2015年園區找到程大鵬時,建成於1956年的獅虎山已然經歷了五十多年的風雨,牆體開始下沉,展廳內磚結構木質頂棚也與今日的防火要求不符。獅虎居於小小的籠舍內,以鐵欄杆與觀眾相區隔,遊人的紛亂與吵嚷對動物而言是一種侵擾。

改造前獅虎山獸舍大廳的木質頂棚與今日的防火要求不符。

從最初動議,到改造完成,歷時三年。磚結構木質頂棚改為鋼結構;牆體下沉的問題則按照中國建研院專家的方案通過對建築整體的加固予以解決;縮減籠舍數量,擴大每個籠舍的面積;籠舍和遊客以鋼化夾膠玻璃隔開,降低了遊客噪音對動物的侵擾;籠舍內增加了原木搭造的棲架和墩臺。「園方的設想是獅虎會蹲坐於墩臺之上,但實際上它們更喜歡趴在墩臺之下,」程大鵬介紹說,「丰容是一項需要長期、往復進行的工作。」

改造前的籠舍,老虎無聊地躺在板床上,可以看到板床之外,它僅有一小塊木頭。

改造後,籠舍面積擴大一倍,同時對籠舍進行了丰容。

籠舍丰容(enrichment)是指改善人工圈養條件下動物生活環境的技術工作,通過構建和改變動物的生活環境,允許動物表現出正常的行為,並為動物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在獅虎山環廊裡的一塊展牌上,園區對「丰容」如此解釋道。獅虎山現有東西環廊各一,分別於2012年、2014年建成,供遊客透過玻璃、從不同於俯瞰的視角觀覽獅虎。環廊內有展板和實物介紹相關知識,供老虎玩樂的木球和啤酒桶尤其引人注目。

木球 木球可以當做老虎的玩具,也可以塗抹上各種氣味,使虎感到新奇。寇淮禹 攝

啤酒桶 虎喜歡可以滾動的物體,玩耍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捕獵課。寇淮禹 攝

獅虎山後臺的改造也頗費功夫。由鐵絲籠網組合而成的上下兩層通道,上面走人,下面走獸;增設的排水系統免除了過去汙水廢水直接排放所導致的牆體下沉的後患。

兩歲半的東北虎聽到我們在後臺說話,從展廳一側跑過來,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飼養員張師傅說,這是它在表示高興,想和人親近。張師傅1988年參加工作,在獅虎山一待就是三十年。「剛來的時候才20歲,跟著師傅邊學邊幹,」張師傅說,「現在帶我的師傅都死啦。」改造後的獅虎山共有8間籠舍,10隻獅虎。獅子兩隻一間,老虎一隻一間,「因為虎是獨居動物。」我問起張師傅是否親手繁殖過獅虎,張師傅說1992年-2003年間有過,後來就沒有了。因為需要的時候外購獅虎很容易,園區沒有動力自己繁殖。我又問到每隻獅虎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張師傅笑著說有,但是他記不得,「那是園區對外宣傳用的。」

兩歲半的東北虎聽到我們在後臺說話,從展廳一側跑過來,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飼養員張師傅說,這是它在表示高興,想和人親近。


除了已經改造完成的獅虎山,程大鵬手邊還在進行著紫竹院和陶然亭等幾個公園的基礎服務設施改造項目。 「一般建築師不愛做公園這種小型公共建築的改造設計,費時費力,又不掙錢。」大鵬哥跟我解釋,「我們建築師通常是按建造總價來收費的,公園改造都是小項目,而每一個公園的改造又都需要從頭做起,要考慮到每個公園自身的特點,非常費時間。要是做樓盤那就不一樣了,幾十棟樓變化不大,而且開發商前期都做了細緻的規劃,比如70平方米的做300套,100平方米的做200套,做起來不費力氣。」那為什麼還要接手公園改造項目?「這樣才有挑戰、才有意思啊。」大鵬哥說。

我請大鵬哥舉例說明一個建築師,在接手一項改造工程的時候,會怎樣考慮問題。「比如動物園的停車場也在園區的改造計劃之中,但是真的做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現在這樣的地上停車場顯然不夠有效率,但如果做二層停車場,那就涉及建築風格的問題了。有著悠久歷史的北京動物園的停車場,要設計成什麼風格呢?」動物園的停車場要有什麼風格,這確實不是一般人會考慮的問題。

1968年出生的程大鵬本來想學的是畫畫兒,「但當時美院特別難考,最後選擇了去天津大學讀建築,那會兒以為建築和畫畫兒比較近。」

雲岡石窟博物館於2009年開工,2011年啟用。


作為建築師,程大鵬設計出西安當代藝術館、雲岡石窟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宿舍樓等諸多作品,他還曾為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設計了一個別致的臨時倉庫,用來存放漢畫像石及相關研究資料、檔案。

冬日裡的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臨時倉庫

而以2007年在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的裝置藝術作品《失重》為開端,程大鵬開始了他當代藝術領域的探索。2015年,他受邀參加瑞典厄勒布魯OpenART雙年展,創作了作品《熬AO》。

《失重》,充氣升空裝置,2007年,北京

《熬AO》,機械裝置,2015年,瑞典

程大鵬在北京城內有不少建築作品,位於CBD核心區的復星國際中心就出自他手。但他似乎更看重自己在當代藝術領域的作為。

「獅虎山的改造單從建築角度說,是一項特別常規的工程。」大鵬哥說。

「所以您一開始就想好要在裡面辦藝術展?」

「當然。」

復星國際中心也是程大鵬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獅虎山將重出江湖!
    喜提 非洲獅 近期,錦州動物園迎來了新夥伴,它們就是一雄一雌兩頭來自河南洛陽的非洲獅,動物園獅虎山將重出江湖。
  • 雲端藝術館 故事從一片雲開始
    胡超 靈感源於場地印象——所有的故事從場所開始本項目位於龍巖紫金山體育公園,南側緊鄰紫釐湖,西側緊鄰花海和高爾夫球場,北側被群山環繞,於示範區內向西可俯瞰花海,向南可欣賞湖景,向北可眺望遠山,景觀資源極佳,未來將會改造成公園內的藝術館
  • 「奢活藝術館」打造城市高端生活集合體
    原標題:「奢活藝術館」打造城市高端生活集合體   受今年以來疫情影響,旅遊
  • 1米多長的蛇「逛」進藝術館
    1米多長的蛇「逛」進藝術館 2020-11-07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盒子藝術館的新年第一展,《顏磊說明書》
    作為白盒子藝術館2021年的第一場展覽,《顏磊說明書》是藝術家顏磊以日常生活的「使用說明書」為擬物式表達,講述並解釋了自身的工作,以及提出現代時代裡「USUAL MANUAL」的諸多問題——「不被束縛,心中獲得從容」我們內心深處獲得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會不會是我們戀戀不捨的自由?
  • 天然匯藝術館首展開幕 崔振寬程徵張渝研討梁耘師生展
    2019年11月17日上午10時,千耦其耘 —— 梁耘師生作品展在西安天然匯藝術館隆重舉行。展覽由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陝西科技大學藝術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學術指導,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主辦,西安天然匯藝術館承辦。著名評論家張渝擔任學術主持。
  • 沈壽藝術館舉辦渾天儀大型展覽
    這兩天,中國古代科技與藝術——渾天儀大型展覽正在沈壽藝術館舉行,包括國內唯一一比一複製的渾天儀在內的70件展品,讓參觀者領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莫斯科地鐵站像藝術館 新加坡坐地鐵喝水要挨罰
     莫斯科的地鐵站就像藝術館     青島地鐵一期工程三號線將在2014年建成通車,地鐵2號線傳出消息,也要在明年計劃全面開工建設,很多市民已開始憧憬著未來的「地鐵生活」,記者11月6日分別採訪法國 、俄羅斯、新加坡、韓國 、美國 、澳大利亞六國的留學生,了解到這六個國家的地鐵可謂是各有千秋。
  • 自然與藝術的開始|濟南中糧祥雲生活藝術館
    「自然流經的藝術,在時光裡的穿梭之中呈現。呈現人們憧憬的生活方式 02 靈感追溯 | Design Inspiration 自然佇留的瞬間,藝術已然蔓延 以未來為憧憬的實驗性體驗生活社區 設計師嘗試著將自然與藝術高度融合 創作一個城市公園中的生活藝術館
  • 浙江-杭州~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在蕭山開館
    近日,上午,杭州市首家帶有博物館屬性的攝影藝術館——高帆攝影藝術館暨高帆紀念館,在湘湖畔開館。市委副書記、區委書記佟桂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童一峰,副區長羅林鋒出席開館儀式。中國美院、省文聯以及省市攝影家協會的有關領導參加開館儀式。
  • 雲南首個瀕危滅絕動物藝術館對外開放啦
    8月10日,昆明花都海洋世界瀕危滅絕動物藝術館要開園啦,它結合原有科普館打造的全新「瀕危物種科普館」,一園雙館暢遊無阻,簡直太划算了!這是一個以寓教於樂為一體的教育型藝術館「瀕危滅絕動物藝術館在這個「瀕危滅絕動物藝術館
  • 珠海超大時空穿梭3D藝術館
    珠海超大時空穿梭3D藝術館,5個神秘空間等你來探索。位於梅溪商業廣場負一樓。 帶你環遊世界多個空間和地區,即刻開啟時空穿梭之旅沒上飛機的乘客請儘快登機您乘坐的通向3D藝術館的班機就要起飛啦,就要起飛啦,就要起飛啦!
  • 「千耦其耘——梁耘師生作品展」在天然匯藝術館隆重開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11月17日,天然匯藝術館迎來了開業首展,由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主辦,天然匯藝術館承辦,省美協、陝西科技大學藝術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等單位學術支持的「千耦其耘——梁耘師生作品展」在這裡隆重開幕,共展出梁耘先生及張崗、王肖峰、武振社、嶽沉、趙清、塗宏、李金玉、李曉鵬、李詠興、穆建朝、馮印平、孔向陽、景平、李寶欣、穆雙喜、程言永16位學生的60餘幅作品。
  • 上海蘇寧藝術館「館藏山水人文主題特展」今日開幕
    在上海市普陀區文旅局的指導和支持下,蘇寧藝術館 此外,蘇寧藝術館通過多媒體活畫視頻生動還原了如佳人展覽單元裡的香粉體驗裝置,香氣撲鼻,仿佛誤闖古時佳人閨房。還有24節氣花語小遊戲,為遊客們帶來更加有趣好玩的觀展體驗,還能了解節氣與花語知識,寓教於樂。
  • 北京市屬公園景區今起恢復開放,我最想去的是這個藝術館
    我會說,我想去羅紅藝術館,至於其中的緣由,聽我慢慢道來。之前住在首都機場生活區附近兩年,期間經常會去羅紅藝術館遊玩,一是距離不算遠,二是這個地方的景觀可謂人間仙境,洞天福地,屬於那種只需一眼,終身難忘的感覺。羅紅藝術館位於機場高速楊林大道出口外300米左右的路左側。
  • 瀋陽市群眾藝術館推出「疫藝」美展,公眾號上也能看
    由瀋陽市群眾藝術館主辦的「疫藝——瀋陽市美術作品展」日前在該館美術展廳推出,並通過該館官方公眾號線上展出。為此,瀋陽市群眾藝術館舉辦該展,展出該館及瀋陽市各區文化館選送的戰「疫」美術作品60餘幅。這些作品所揭示的主題表明: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愛永遠不會隔離。風雨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力量,危機下彰顯國人的勇氣與信心。彼此支持,共度難關,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會徹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 秘境尋蹤——江南秘境朔自然藝術空間 · 非遺藝術館即將開放!
    江南秘境國際度假區效果圖▲非遺藝術館項目,位於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交匯之處,建德江南秘境朔自然藝術空間內。如今這些古老的非遺文化,化作一場光影藝術裝置展,流淌在江南秘境的「非遺藝術館」中。希冀在觀者的踱步間,從瞬時的身體滲入永恆的記憶中。
  • 用VR技術還原中國空間站外觀,國內首個「太空藝術館」線上開幕
    「太空藝術館」開幕儀式及「雪域·愛·天宮」首場線上科普公益藝術展於9月29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成功舉辦。此次展覽通過VR技術高度還原中國空間站外觀和內部結構,使觀眾零距離接觸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上的工作和生活場景。
  • 「太空藝術館」線上開幕儀式及 「雪域·愛·天宮」首場科普公益藝術展在清華藝博舉辦
    「太空藝術館」的開幕,為載人航天工程增添了一張「文化名片」,架起了科技與生活、工程與社會的溝通橋梁。「太空藝術館」將通過「科技+」的形式,開展更多的科普教育、藝術創作、文化傳播、社會公益等活動。太空藝術館要始終秉持科技服務社會、科技惠及民生的理念,積極傳播載人航天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航天故事,不斷彰顯科學文化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公益價值,為載人航天科普和文化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 「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開展
    11月12日下午,由中國未來研究會名人書畫專業委員會、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主辦的「壯採境界——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舉行開幕式。《百年巨匠》創始人、北京銀谷藝術館館長楊京島,涵芬樓藝術館館長劉文哲,高冠華先生的眾多學生等眾多嘉賓參加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