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十年來,隨著鑽井技術的突飛猛進,石油勘探不斷獲得突破,前景愈來愈廣闊,能源危機論不攻自破。這就引起了人們對石油有機成因的懷疑。
該學說認為石油來自於海洋生物的屍體,海洋生物在死後,屍體沉積在一起。
經過常年的累計,這些屍體堆積如山。雖然會有微生物分解這些屍體,但分解的並不完全。而且隨著屍體堆積厚度的增加,下層的屍體愈發不易被消化掉。這些屍體經過不知道多少萬年的堆積,厚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然後由於地質作用發生了沉降,屍體堆積層被深埋入地下,經過高溫碳化分解,最終成為石油。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科學家估計地球總共擁有20920億桶石油儲備,即2866億噸。2018年一項發表在PNAS是的研究對地球上生物量普查顯示地球生物圈的總生物量有5500億噸碳,其中海洋生物量雖然只佔少部分,但也是天文數字,光是初級消費者的南極磷蝦就有5億噸左右。
只能說我們太小看古代海洋裡面的生物數量和堆積時間了。
簡單舉個例子:現在全球一年的肉類產量超過3億噸,糧食產量超過25億噸,更加不用說有數不盡的森林、草原了——這些都是地球上新增的有機物。
而且別的不說,就說海洋中的藍藻,數量就超過10億噸,而且只有一個月的壽命(下圖就是海洋中的藻類死亡後沉澱到海底的樣子——俗稱「海雪」,你就可以想像到海洋中的藍藻屍體在以一個月十億噸的速度累積),所以地球上的有機物產量和迭代速度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比方說,一片方圓數十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可能存在了上千萬年,泥土不斷被累積,在這上千萬年中可能原始森林下方土地增加的厚度超過了數百米,而這些數十平方米大、幾百米後的累積的泥土中,包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在長時間的地址運動中演化成了石油——幾億噸的油田就是這麼形成的。
再者,我們地球一直接受太陽光,一直接受能量,那麼這些能量沒有變成熱能?那去哪裡呢?
肯定是通過光和作用被生物存儲起來了。而海洋生物和這些沉積的屍體就是保存者。這麼多年能量的供應,怎麼說也得有巨大存量吧?而這些最終都變成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