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吾乃堂堂七尺男兒……」,但是在古代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按照我們現在的換算方式,一尺等於33釐米,而七尺的話,算下來都得有2.31米了。諸如像項羽這種「八尺男兒」與孔子這種「九尺男兒」豈不是太可怕了。
其實不然。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歷史長河還在繼續向下留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一切都不一樣了。
據史料考證,史學家們得出一個結論:每個朝代對於「尺」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秦朝一尺為23.1釐米,漢朝大約為23.6釐米,而到了隋唐時期,一尺的標準則大約為30釐米,直到宋朝,對於尺的標準達到了最高,31。6釐米。
根據秦朝對於尺的標準,「八尺男兒」項羽身高大約為185釐米;而「九尺男兒」孔子的身高大約為196釐米。
這也的確算得上是「長人」了。
既然每個時代對於「尺」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那豈不是說「七尺男兒」在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其實不然,雖然歷朝歷代對於尺的標準是迥異的,但差距都不會太大。
所以經過史學家們的敲定,古時人們常說的「七尺男兒」大約是165釐米。但也有可能是166釐米、167釐米、168釐米。因為時代久遠,這些歷史知識也只能靠一些出土的文物來猜,並不是說一定準確,說不定哪天出土一個文物就會推翻所有的理論。
但「七尺男兒」的身高大約就在165——170之間徘徊了。
那這時有的人就興奮了「要是我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憑證我一米七的身高,不是妥妥的七尺男兒了?」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
但筆者認為,古人所說的諸如「七尺男兒」、「八尺男兒」、「九尺男兒」之類的,想要表達的並不是具體身高,而是「男子漢大丈夫」之類的意思。
如果真如古人所言,那孔子一米九六的身高,都快趕上姚明了,這在古時是很不正常的。
真實的孔聖人,也許個頭不小,但並沒有九尺六寸那麼高。筆者認為,也許是人們為了提高孔聖人的光輝形象,誇大了他的身高。
而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想要表達的應該就是「男子漢大丈夫,自當頂天立地」的這種意思。那麼,「八尺男兒」、「九尺男兒」就是在這種意思上的加深。
所以說啊,就算你以一米七的身高穿越到了古代,也許算得上是一個「七尺男兒」,但在毫無作為的情況下,你若對人說出這句話,可能會引來別人的嗤笑。
其實啊,一米七的身高在現代也不算矮了,至少不是「拖後腿」的存在。如果你五官還算端正,事業有所小成的話,也能抱個美嬌妻回家。
總而言之,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大約就是165釐米——170釐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