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軍醫大學孫學軍教授在第七屆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上作《氫氣研究的現狀與思考》精彩演講
此文為孫學軍教授撰文
4月25日是國際DNA節,本人有幸受邀請參加一場紀念活動,並在會上介紹氫氣醫學研究。很難說DNA和氫氣有什麼具體關係,但關係一定是有的,因為作為一種選擇性抗氧化物質,保護DNA損傷應該是最關鍵核心的問題,否則就無法顯示氫氣醫學作用的巨大潛力了。
我早就說過,氫氣醫學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而且不是一個,是兩個,一是要弄清楚氫氣作用的具體分子機制,有希望和氫氣醫學創始人太田成男教授共同獲得醫學生理學諾貝爾獎,因為這個獎是專門獎勵那些描述和揭示新的生物醫學現象的科學家,氫氣醫學效應是新發現,但是具體作用機制不清楚,弄清楚其道理,就應該獲得大獎。因為這是對人類未知領域的新探索。
當然氫氣醫學獲得醫學獎,可以不需要弄清楚分子機制,只要氫氣醫學應用足夠廣泛,並對解決人類慢性疾病獲得了足夠廣泛重要的效果,例如讓癌症發病率明顯下降,或者讓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降低。這在應用上的貢獻足夠能給發現者發醫學獎。
那麼這樣將來如果對分子機制有更理想的描述,將可以再次獲得獎。
當然那些在氫氣醫學應用宣傳和產品研究中取得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或組織,也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這個有可能是和平獎,因為對人類的健康帶來重大貢獻。
沒有氫就沒有宇宙,沒有氫就沒有生命,沒有氫氣也難以保證健康,我們沒有理由不讚美熱愛氫,為了氫氣醫學事業,我們共同努力。
雙迪——智造健康微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