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食人魚,可能有人會想起可怕的鯊魚。但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大白鯊,而是一種體型遠小於大白鯊的魚類——食人鯧。
根據化石證明,食人鯧起源於2500萬年前的南美洲,我們目前能見到的食人魚,也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180萬年之久。
食人鯧通常會長到50釐米左右長,雖然體型雖然不大,但是它們是成群捕獵,它的牙齒卻極為鋒利,咬合力是自身體重的三倍,這就意味著,如果同體型的情況下,食人魚的咬合力遠遠強於大白鯊,甚至超過揚子鱷和霸王龍。
1914年,羅斯福在巴西進行考察時,他親眼目睹了當地人將一頭死牛扔進了飼養著飢餓的食人魚的河裡,而食人魚瘋狂進食的樣子,使羅斯福將食人魚形容為「邪惡兇猛的化身」。因為食人魚堪比鯊魚的牙齒和下頜,可以輕鬆的吃掉比自己大很多倍的獵物。
所以,如果不小心掉到有食人魚的水裡,被這群兇殘的魚襲擊,應該怎麼辦?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又能堅持多久呢?
都說食人魚非常兇殘嗜血,能在幾分鐘內把人撕成碎片,但這多半只是個傳說。
而很多人對食人魚的理解,來自於電影《食人魚》中的設定。雖然很多只是電影藝術創造,但仍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事實上,食人魚是一種性子比較平和的魚類,它們大多數是食腐動物,主要以生活水域的昆蟲、蠕蟲以及植物作為食物。有幾種食人魚對血腥味感興趣,但它們一般捕食的是與自身體型相當的獵物。
所以,如果不小心掉進了有食人魚的水裡,食人魚可能會覺得人類其實更可怕一些。
雖然名為食人魚,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科學案例表明,食人魚殺過人。它們對人類並不感興趣,除非餓到一定程度或者掉下去的人已經死亡。
但這並不意味著食人魚就對人類完全無害,即使不被完全吃掉,僅僅被咬幾口,也是很嚇人的。而且凡事沒有絕對,萬一受到食人魚群的攻擊,大約只要400條,在5分鐘內就可以把一個成年的人類食用完畢。
即使不用擔心食人魚,水裡還有其他更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需要避開的生物。所以,炎炎夏日,下水會為大家帶來清涼,但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做好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