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浙大學者用黴菌孢子碳存儲能源

2021-01-19 新華網科普

發黴的大米,經過改性、碳化等一系列流程,搖身一變成了新型儲能材料。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新輝研究員團隊近期實現了一個「奇思妙想」,他們研發出一款基於麴黴菌孢子碳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有望為電動汽車的長續航能力提供新技術。這項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材料》雜誌。

  

據了解,鋰硫電池是一種新型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以硫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其理論容量遠超過目前商用的鋰電池。在諸多的電池正極材料中,硫元素以容量密度高、能量足的特點,廣受業界關注。



實驗中,研究團隊將黴菌發酵培養,結合特殊的納米造孔技術,經高溫碳化製備出黴菌孢子碳複合材料,此時的複合材料就如珊瑚礁一般布滿空洞。讓硫熔融與碳材料混合,硫元素就住進了「房子」。

  

科研人員發現,這種材料具有多孔微納結構,黴菌孢子所衍生的碳材料中還含有氮、磷元素,對鋰硫電池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穿梭效應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令電池性能得到極大改善。

  

科研人員介紹,相較市場上的鋰硫電池,基於麴黴菌孢子碳的鋰硫電池在續航能力上高出3倍,在成本、使用壽命等方面也有許多優勢。目前該款電池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來源:新華網


科技前沿,權威視點,盡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及投稿事宜請聯繫:kjqydst@news.cn

相關焦點

  • 用黴菌孢子碳存儲能源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電池用黴菌孢子碳存儲能源本報杭州10月17日電 (趙婀娜、柯溢能)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新輝研究員團隊研製出首例基於黴菌孢子碳技術的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他們將廢棄果蔬發酵的黴菌孢子碳作為儲能材料引入能源領域
  • 浙大學者變「廢」為寶:黴菌孢子碳也能存儲能源,獲人民日報點讚!
    別著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新輝研究員團隊近日研究出首例基於麴黴菌孢子碳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這項成果近日在世界頂級材料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報導。論文第一作者為該學院博士研究生鍾宇,通訊作者為夏新輝研究員。
  • 用黴菌孢子碳存儲能源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新輝研究員團隊研製出首例基於黴菌孢子碳技術的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他們將廢棄果蔬發酵的黴菌孢子碳作為儲能材料引入能源領域,獲得高能量密度電池,其比容量較市場上最好電池高3倍,未來有望解決電動汽車長途行駛的續航能力問題,此外還在成本、使用壽命等方面有諸多優勢。該成果近日被世界頂級材料期刊《先進材料》報導。
  • 二氧化氯對黴菌孢子致死機理
    因此,加強對黴菌汙染的預防和消毒,對人類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學者試驗結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液在125ppm-500ppm對黴菌孢子均有較好的殺菌效果,殺菌效果隨消毒液濃度的升高和作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強,試驗測定在C102濃度範圍內,不同處理濃度C1O2消毒液對黴菌孢子的殺滅效果差異極顯著(F=12.63>F0.01=5.15),試驗測定處理時間範圍內,不同處理時間下C1O2消毒液對黴菌孢子的殺滅效果差異顯著(
  • 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原標題:浙大學者《科學》發文:天然氣變甲醇身價成倍增長   浙江大學研究者新近發明了一種在溫和條件下把甲烷高效率轉化為甲醇的方法,憑
  • 青年科學家黃正:激發化學創造力 用催化變「廢」為寶
    黃正在實驗室 湯彥俊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7日電 題:青年科學家黃正:激發化學創造力 用催化變
  • 製藥廠GMP空氣中黴菌孢子如何徹底殺滅
    黴菌是真菌的一種,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黴的真菌",屬於微生物類。它的體積非常輕微,可以到處漂浮。黴菌與植物很類似,可以在短時間內 長出數以百萬計的孢子,相當於植物的種子。它可由空氣、 水份、器械、動植物及人類攜帶。黴菌孢子能以冬眠的方 式抵抗乾燥、寒冷及高溫等不利的環境,一旦條件適合, 它便迅速的生長。
  • 成都家庭「潮」流新發現,直擊肉眼不可見的黴菌孢子
    在新一線城市消費者關注的灰塵類型[1]中,位居前三位的多為肉眼可見型,而對不可見的微塵及過敏原[2]欠缺關注。傳統清潔方式如掃地、溼拖等無法輕鬆高效地去除微塵及過敏原[2],但這些易被人們忽略的灰塵往往隱匿在家中各處並可能影響居住環境。近日,戴森委託專業實驗室[3]從成都真實家居環境中收集灰塵並進行研究分析。
  • 每天吸入數十億顆黴菌孢子,我們為何仍安然無恙?
    2006年2月14日,卡特裡娜颶風登陸6個月後,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一處被洪水淹過的住宅牆壁上長滿了危險的黴菌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平均每天吸入體內的黴菌孢子數量在1000
  • 每天吸入數十億顆黴菌孢子 我們為何仍安然無恙?
    人類平均每天吸入體內的黴菌孢子數量在1000到100億顆之間。特別是在暴雨和洪水災害過後的幾天,真菌大量滋生,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發黴的氣味。每一顆微小的黴菌孢子都有可能附著在我們溫暖、潮溼的肺部,在那裡伸展卷鬚,像藤蔓植物一樣生長,入侵我們的內臟器官,慢慢地消耗掉我們的生命。
  • 免疫系統大起底:我們每天吸入100億個黴菌孢子,為什麼我們卻還活著?!
    同樣的,我們每天吸入100億個黴菌孢子,但為什麼我們卻還活著?你以為是通過免疫系統對黴菌孢子的殘暴屠殺,而上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明我們的免疫系統並非簡單的暴力機構,實際上是免疫系統通過他的聰明才智說服了黴菌孢子的自我了斷!
  • 當牆壁發黴,如何去除牆上的黴菌呢?黴菌孢子是怎麼來的呢?
    解決牆面黴斑有不同方法,但是只有真正從根源上杜絕黴菌生長環境才是最正確的解決方法。一般來說,去除牆面上的黴斑並在表面做一層防水層可以解決牆面上的黴變,但前提是牆面上的黴變是由外界水分通過牆體裂縫滲入牆面造成的。
  • 每天吸入數十億顆黴菌孢子,我們為何還沒死?
    人類平均每天吸入體內的黴菌孢子數量在1000到100億顆之間。每一顆微小的黴菌孢子都有可能附著在我們溫暖、潮溼的肺部,在那裡伸展卷鬚,像藤蔓植物一樣生長,入侵我們的內臟器官,慢慢地消耗掉我們的生命。  幸運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使大部分人免於遭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方式。不過,我們的免疫系統並非每天都在進行激烈的真菌清剿行動。一項新研究稱,在面對黴菌孢子侵襲時,免疫系統的防禦手段其實要巧妙得多。
  • 每天吸入100億個黴菌孢子 為什麼我們還活著?
    人們每天平均吸入大約1千至100億個黴菌孢子——更不用說在在經歷過5級颶風帶來洪水後,真菌更是以井噴之勢繁殖。任何一個孢子都具有在我們溫暖而潮溼的肺部定植的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中,真菌孢子將展開自己的卷鬚,像藤蔓一樣生長,隨後侵入並損傷我們的器官,慢慢的填滿我們的呼吸道,使我們慢慢窒息身亡。
  • 戴森深入成都家庭開展灰塵研究 直擊肉眼不可見的黴菌孢子 | 美通社
    在一戶「新銀髮族」家中,研究人員從地板縫隙、床墊反面、麻將桌底等日常清潔盲區中,採集到了大量黴菌,灰塵所有黴菌濃度高達7.69x105CFU/克灰塵。 實驗室報告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地處西南盆地,空氣潮溼,多雲霧,日照時間短。除衛生間、水池、空調系統外,黴菌也易生長在潮溼牆面以及廚房、陽臺等場所。
  • 14歲少女馬廄中招吸入黴菌孢子 吐血後20分鐘亡
    英國一名14歲少女因吸入黴菌孢子而感染罕見真菌,導致喉嚨裡血管破裂,窒息而死。醫生稱該真菌感染機率僅為百萬分之一,感染途徑恐怕和騎馬愛好有關。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日報導,現年14歲的潔德·歐文斯酷愛騎馬,是個陽光熱情的年輕姑娘,然而今年5月20日她出現頭痛和流感症狀,被醫生診斷為肺炎,開了抗生素服用,但次日不見好轉,反而呼吸急促,皮膚出現白斑。 35歲的母親露易絲說,女兒幾周前剛剛從一場嚴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康復,嚴重削弱了她的免疫系統,因此懷疑肺炎病情加劇,於是將女兒送往兒童醫院治療。
  • 黴菌危害大,除黴要及時!用國產除黴啫喱,有效去除黴菌不反覆!
    如果有的話,趁著這段時間天氣好,趕緊把黴菌清除乾淨吧~別看黴菌只是長在一處,它釋放的孢子和黴菌毒素,卻能夠快速通過空氣傳播到房間各處。時間久了之後,它還是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身體健康的。所以,下面給大家帶來一款國產的「除黴神器」——潤友除黴啫喱。滲透祛黴,黴菌休想「捲土重來」!
  • 廢棄塑料瓶不要扔,簡單改造一下就能變廢為「寶」,實用又省錢!
    放在家裡亂糟糟的,各種顏色的線團混在一起非常麻煩,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其實我們只需要用一個塑料瓶就可以解決。今天就教大家一個塑料瓶變廢為寶的小竅門,一起來跟我學習一下吧! 塑料瓶變廢為寶的小竅門步驟如下: 第一步:首先我們準備一個塑料瓶,用剪刀從塑料瓶的瓶口開始將塑料瓶剪成兩半,只需要剪到距離瓶底2cm左右的位置,不需要將塑料瓶全部剪開。
  • 原創 | 黴菌孢子長出秘籍
    作者:石決明編輯:兔兔子來源:實驗助手app在實驗助手App中曾經看到下圖的問題:黑麴黴超過了《中國藥典》2015年版通則1101中規定的「20-25℃培養5-7天」,仍然是白色(沒有長出孢子,還是菌絲)或者孢子長出但沒有變黑。在別的網絡平臺上也有人有同樣的問題。黑麴黴的生長活力一直被人所詬病。
  • 黴菌讓這家人得怪病多年,用了這幾樣東西,除黴簡單又實用
    這是科學家從發黴的牆體中找到的黑麴黴菌,在顯微鏡下呈球狀,牆體發黴的話,容易滋生牆體黴菌,又稱牆體黴斑,多生長在潮溼牆面,室內外均可能生長,是一種可見性生物菌群。牆體黴菌的孢子粉隨空氣流動,長期接觸吸入,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和過敏症狀,如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哮喘病等,牆體黴菌可隱藏大量的肝炎病毒和流感病毒,免疫力低的人接觸到還可能引起頭疼,發燒,皮膚發炎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