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與白堊紀,同為恐龍時代,具體有何不同?

2020-11-11 科學信仰


在地球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由巨獸所主宰的時代,我們將這一時代稱之為恐龍時代。而恐龍時代又分為兩個部分:侏羅紀與白堊紀。

侏羅紀與白堊紀,只要提及二者之一,我們馬上就會想到恐龍,可見這二者就是恐龍的代名詞,侏羅紀與白堊紀,二者同為恐龍時代,具體有何不同呢?提到恐龍,我們總感覺那是很遙遠的事情,感覺它們就好像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一樣,但實際上它們所處的年代已經屬於中生代了,而在中生代之前,還有更為古老的古生代。從遠古時期開始,可以劃分為三個年代,即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包括第三紀和第四紀,而我們就處於第四紀之中。


「紀」具體代表了什麼呢,每一紀又是如何劃分的呢?

事實上「紀」所代表的是不同時期的不同地質環境,比如我們把地質中存在著一層紅色砂巖沉積的時代稱之為泥盆紀,把著名的造煤時代稱之為石炭紀。所以侏羅紀與「侏儒」並沒有什麼關係,白堊紀也並不代表著白骨皚皚,在侏羅紀時代,地質之中存在著一層灰巖沉積物,而這與位於德國、法國以及瑞士邊界的侏羅山頗為相似,所以這一時代也就因此而得名侏羅紀。

至於白堊紀也是如此,自然是因為地質之中存在著一層白色沉積物,也就是碳酸鈣,所以因此得名。「紀」的劃分本質上是一種對地質特徵的劃分,與生物並無關係,但不同的「紀」卻又擁有著各不相同的生物結構,這是為什麼呢?大體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紀」的跨度通常很長,比如侏羅紀大概持續了5500萬年以上,而白堊紀更是長達近8000萬年,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之中,物種的誕生與消亡自然會使得生物結構出現明顯的變化。

二是因為生物的進化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進化的本質就是為了適應環境,所以不同的地質環境自然會造就不同的生物,不能適應環境的物種會被無情地淘汰,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的物種則會逐漸崛起,因此不同「紀」之間的生物就出現了明顯的區別。侏羅紀是一個極為溫暖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都要比現在高,特別是二氧化碳,含量大約是現在的4倍。所以可想而知,侏羅紀的溫室效應是非常嚴重的。在這一時期,即使是在五六十度的中緯度地區,仍然可以見到成片的亞熱帶雨林。


在侏羅紀,溫暖潮溼是一種常態,而白堊紀則是一個氣溫動蕩的時期,在白堊紀早期,地球氣溫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此後逐漸回升,到了白堊紀晚期,溫暖又成為了地球的主旋律。

不同的氣候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態環境,因此也就締造了不同的生命形式。恐龍系列電影《侏羅紀公園》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影片之中,各種恐龍,特別是霸王龍的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但實際上這些恐龍,特別是霸王龍的出現與電影的名字極不相符。侏羅紀穩定的自然環境是造就巨龍的天堂,所以這一時期最為出彩的恐龍就是各種體型龐大的恐龍,比如雷龍、腕龍等等,此外,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也是誕生於這一時期。


侏羅紀有著各種體型龐大的恐龍,但卻沒有我們所熟悉的霸王龍。

霸王龍實際上就是雷克斯暴龍,它是在白堊紀晚期才出現的,而且不僅是暴龍,鯊齒龍、傷齒龍等肉食恐龍也多出於白堊紀。除了肉食恐龍以外,很多我們所熟悉的「武裝恐龍」也是出於這一時期,所謂的「武裝恐龍」指的就是那些身披鎧甲、頭頂兵器的傢伙,比如三角龍、甲龍、腫頭龍等等,而這些恐龍也是《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常客,所以《侏羅紀公園》若是能夠改名為《白堊紀公園》就更加完美了,不過還不能盡善盡美,因為影片中還是存在著生活在侏羅紀的恐龍的。

從侏羅紀到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存在了超過上億年的時間,因為強大的力量使得它們擁有了絕對的生存能力,因此放棄了向智慧方向的進化,而在它們滅絕之後,哺乳動物迎來了發展的空間,經過漫長的演化,智慧與文明逐漸在這個星球上誕生了。

相關焦點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時間段,其中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記,開始於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536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8000萬年。
  • 恐龍時代為何會分成侏羅紀跟白堊紀?用一個紀元不行嗎?
    恐龍算得上人們都熟知的一種古生物類群了。不過恐龍只是一個泛指,它分成很多不同的物種。一種普遍的認知是,恐龍生活在侏羅紀跟白堊紀。這就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同樣是恐龍統治地球的時期,為何卻要分成兩個紀元呢?科學家這樣劃分地質時期,自然有其依據。
  •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我們熟悉的恐龍電影系列《侏羅紀公園》給我們帶來了一幅生動的恐龍時代景象。不過在這部電影下,我們都被潛移默化地騙了。因為實際上,無論是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世界系列,裡面出現的大部分恐龍都是生活在白堊紀的,比如暴龍、三角龍等。非鳥恐龍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1.6億年,跨越了三個地質歷史上的「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最繁盛的時段應該在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而大眾最為熟悉的恐龍大多來自晚白堊世。有趣的是,除去一些晚侏羅世的龐然大物,大部分侏羅紀的恐龍都不為大眾所知。
  • 解讀侏羅紀時代,曾經的那些恐龍,您認識幾種?
    解讀侏羅紀時代,曾經的那些恐龍,您認識幾種?   .............................................................................................
  • 《侏羅紀世界3》要開拍了,侏羅紀&白堊紀,你分得清嗎?
    生活在侏羅紀的蜥腳類恐龍都有誰呢?萬龍,雷龍,梁龍,還有馬門溪龍,都是蜥腳類恐龍中的大明星!侏羅紀在侏羅紀一些肉食的恐龍也長成了更大型、更兇猛的了,它們的牙齒像匕首一樣,其它的動物都不是它們的對手,這裡恐龍有誰呢
  • 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原標題: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熱映正酣的好萊塢科幻巨製《侏羅紀世界》,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很多觀眾看完影片後表示意猶未盡,紛紛感慨,好想將自己置身於侏羅紀公園之中。其實在遠古的重慶,我們腳下的大地就有恐龍出沒,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曾經就是「侏羅紀公園」!
  • 這座恐龍谷跨越了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地質時代
    作為中國最大的仿真恐龍主題公園,雲霧山恐龍谷確實擁有著令人咂舌的數據。武漢雲霧山恐龍谷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由恐龍觀賞區、科普展示區、互動娛樂區等部分組成,以結合山形地貌的場景化、立體型和互動式為原則,在山林中計劃分布有數百條全仿真恐龍和數十個恐龍生活情景項目。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總有一天,比特幣將不再有明顯的指數級增長,而是在一個大區間波動。這個時候,區塊鏈的三疊紀結束,侏羅紀到來了。2公元前2億至1.5億年,是地質時代的侏羅紀,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是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
  • 我們只知道侏羅紀白堊紀,其實地球有五代十二紀,其他也很美麗
    侏羅紀可能是我們最多聽到的,還曾經有段時間很多少男少女叫寒武紀,是因為日本動畫,後來又流傳了一陣三疊紀,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其他,其實地球一共分五代十二紀。其實地質年代我形容為地球的年輪,這樣比較好理解。這五代是五個大的地質層,根據放射性元素,可以知道這些時代具體年份。每個地質代,又分好多紀,太古代是離我們最遠的時期,大概在地球形成初期到34億年前,這個階段地球上沒有明顯的生物特徵,不容易測定。
  • 走,到海棠灣看恐龍去,帶你玩遍「侏羅紀恐龍時代」!
    Q2.恐龍生活的時期?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在三疊紀初期,陸地上的爬蟲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獸型類,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一類是槽齒類,由於沼澤的消失,槽齒類就開始上陸地靠攏,開始以陸地上的昆蟲和小動物為食。久而久之,槽齒類動物的後腿開始變的越來越發達,甚至能夠兩腳站立行走,這一類槽齒類爬行動物,就演變成了恐龍。而其他的槽齒類動物,則在後來演變成了鱷類和翼龍類。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在這部科幻片中T-Rex似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只有呆頭呆腦的牛龍不識趣地去叨擾霸王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除了三角龍等強悍的食草龍,就要數這隻背上長著大片帆狀物的兩棲龍可與暴龍一戰。
  •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大家好,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今天我為大家準備的內容是侏羅紀白堊紀這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侏羅紀中的侏羅是一座山的名字,白堊紀中的白堊是一種土壤的名字,那它們跟恐龍有什麼關係呢?就是因為侏羅山上發現了不少恐龍時代的化石,白堊土裡也發現了不少恐龍化石。經過實踐上的測定,就發現埋在侏羅山上的化石跟埋在白堊土中的化石,在時間上相隔了幾千萬年。侏羅紀是2億年前到1.4億年前,白堊紀是1.4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之後古生物學家就這麼叫下去了。
  •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恐龍時代有人類?它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按其骸骨推斷,該恐龍仍未到成年,若完全長大,可能長到約8至10米長、重約10噸,相當約2至3隻非洲大象的重量。被恐龍統治的時代有人類嗎?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的時代,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莫裡遜組的涵蓋範圍超過了150萬平方公裡,以美國的懷俄明與科羅拉多為中心,輻射到了加拿大的薩克基萬、亞伯達。該地質層中的巖石以砂泥巖和石灰巖為主。因此,要弄清莫裡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
  • 恐龍時代有胎生哺乳動物存在嗎?現代哺乳動物和恐龍有什麼關係?
    後獸下綱是有袋類動物,而現存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都屬於真獸下綱,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後獸下綱和真獸下綱都是胎生的,不同的是前者沒有胎盤,而後者有胎盤。現存後獸類:袋鼠恐龍時代有沒有胎生的哺乳動物?考慮到今天的哺乳動物仍有卵生的種類,最初的哺乳動物是卵生的可能性更大。恐龍時代同時生活著大量哺乳動物,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好幾十種中生代哺乳動物的化石,相信還有更多的原始哺乳動物沒有形成化石或還沒有被發現。到了中生代最後一個紀——白堊紀,有袋類和真獸類都已經出現了,這些哺乳動物幾乎沒有疑問是胎生的,下面試舉兩例。
  • 侏羅紀的名字咋來的?為啥它在恐龍史上這麼有名?
    因為侏羅紀系列電影的火熱,很多人把侏羅紀當成了恐龍時代的代名詞,殊不知,電影裡的霸王龍、三角龍、迅猛龍、滄龍,其實都生活在另一個時代,也就是白堊紀。侏羅紀電影中的霸王龍原著小說的鍋白堊紀是恐龍時代跨度最長的一個紀,長達8000
  • 【科普】侏羅紀恐龍種類大介紹
    這隻恐龍比此前發現的最大生物還要重1.55萬磅(約7噸)。不過雷龍是較溫和的食草動物。而它身體後半部比肩部高,但當它以後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它真像是高聳入雲。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並可能成群結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