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橫空出世的任天堂紅白機打遍了日本遊戲主機市場,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為其往後數十年佔據日本市場奠定了基礎。
紅白機的勝利歸結起來主要兩點,一為遊戲好玩,再則價格便宜。前者憑藉口碑吸引更多玩家購買紅白機,後者則令其在日本當時種類數量繁多的遊戲機中,取得巨大優勢。
低廉的主機價格固然帶來了市場先期優勢,但也造成了性能和表現上的限制。
早期FC遊戲多是無存檔、無板面變化、玩法重複、畫面細節少、背景純黑的遊戲。直到後來卡帶技術的進步、卡帶成本下降,那些我們童年更熟悉的經典作品才逐步登場。
而在這段技術升級的過程中,1985年任天堂搗鼓出了一個名為「任天堂磁碟機」的過渡期產物。使用磁碟存儲遊戲可以有更大的容量,給遊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銀河戰士》、《光之神話》當然還有我們的初代《塞爾達傳說》都是在這臺外設上誕生。
(由於今天說的不是任天堂硬體,這裡就一筆帶過,不談磁碟機的缺點和市場淘汰的過程)
一晃三十多年,如今《塞爾達傳說》即將迎來35周年紀念,在這個周年紀念之際,任天堂會帶來哪些周年獻禮呢?只有一部《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續作嗎?
回顧過往,《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這部Wii主機上的,十年前的經典作或許也會迎來重製移植。
復刻是傳統
就和寶可夢這些年常把舊作重製穿插在新作之間推出一樣,塞爾達系列一直有著舊作復刻/重製的傳統:
GB《塞爾達傳說 夢見島》——Switch《塞爾達傳說 織夢島》
N64《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3DS《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3D》
N64《塞爾達傳說 姆吉拉的假面》——3DS《塞爾達傳說 姆吉拉的假面3D》
NGC《塞爾達傳說 風之杖》——WiiU《塞爾達傳說 風之杖HD》
NGC/Wii《塞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WiiU/英偉達神盾《塞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HD》
可以看到塞爾達傳說系列中,只要是適宜移植的系列,都進行了移植,而沒有復刻移植的是哪些遊戲?
《塞爾達傳說 不可思議的果實-時空之章/大地之章》、《塞爾達傳說 縮小帽》、《塞爾達傳說 大地汽笛》、《塞爾達傳說 幻影沙漏》。
這些作品是俯瞰2D視角的掌機遊戲,不能進行簡單的畫面HD升級,遊戲規模也有限,整個遊戲完全翻新的成本不如像3DS上的《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2》重做一個新遊戲,因此一般就原汁原味移植了。
到這一步,我們可以總結出《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是目前塞爾達系列遊戲中,可以、方便、值得復刻,但還沒有任何動靜的遊戲。
(玩家自然希望移植作品多多益善,但系列中其他作品都是移植過,並且沒有二次移植跡象的遊戲)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個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
周年慶也是傳統
這裡就要再次用到上面提到的幾款復刻遊戲時間:
2016年塞爾達傳說30周年紀念:任天堂在WiiU上推出了《塞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HD》,次年3月推出了跨平臺的《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
2011年塞爾達傳說25周年紀念:任天堂在3DS上推出了《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3D》,同年推出了Wii的《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
從這兩個時間來看,任天堂是比較喜歡把有意義的作品,放到有意義的時間推出。
而明年不僅是塞爾達傳說系35周年紀念,更是《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10周年紀念。這樣一個時間點推出遊戲是再適合不過。
而這推測遇到最近英國亞馬遜上架Switch版遊戲佔位頁面,就更多了一些可能。(插圖是P的,亞馬遜實際無圖)
除了上面的基本規律,2018年的《塞爾達傳說》音樂會上,製作人青沼英二現場提了一句「我知道你們在等什麼,Switch的天空之劍是吧」,雖然事後任天堂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目前,我們還沒有計劃在Nintendo Switch上發行《塞爾達傳說:天空之劍》」,但這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暗示。
再則經過3年的消耗,WiiU的遺產基本被消耗得差不多,作為新作遊戲開發間隙,填補空檔的作品,Wii的一些佳作值得挖一挖了,目前也已經有《異度神劍 決定版》這樣的前例。
如何移植?
《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有著比較完善且大量的內容,卡通風格的畫面也比較討喜,因此多半不會整個翻新重做,更多可能和風之杖HD一樣,對於畫面進行高畫質化處理。對於任務引導進行一些強化處理。
這裡提一個平時儘量避諱的話題,國外有技術宅通過把天劍中的模型導入到曠野之息中,看起來藝術效果相當不錯。
除了遊戲本身質量內容外,遊戲的操作方面是比較重要的部分。由於《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是一款Wii主機主機上的遊戲,當時的遊戲都圍繞著體感進行了特殊的設計。
因此遊戲中戰鬥部分是極其依賴體感的操作的,遊戲中使用道具要用到體感操作、揮劍戰鬥也需要體感操作,許多敵人需要用到特定方向的橫掃、豎劈來對付。
這個操作對於普通Switch來說不是問題,甚至現在的joycon在操作準確度、輕便程度上要大大優於當年的wii雙節棍。如果移植,Switch玩家可以體驗到一個更加爽快,操作也更準確的體感戰鬥遊戲。
但考慮到Switch還有Lite掌機這個產品線,要不要加入組合鍵操作以適應Lite,還是說放棄部分玩家市場,這是一個問題。畢竟即使加入組合鍵來代替體感攻擊,繁複的體驗肯定也不會太好。
青沼英二去年接受訪談時也提到,這款遊戲要通過按鈕控制全部操作?有點難!他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嗯,這算是又一個暗示嗎?)
最後我們做另一個大膽猜測,天空之劍即便明年移植Switch,今年任天堂也不會公布太多消息,因為今年是馬裡奧35周年主場,任天堂下半年空空的遊戲陣容勢必有著馬裡奧的周年紀念作,說不定是傳聞中的《馬裡奧銀河 合集》等內容。
如果屆時事實如此,那麼說明任天堂已經把更多的移植範圍放到了Wii遊戲上,天劍移植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P.S.《塞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移植可能也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舊作移植和新作在同一年推出,很大可能是上半年天劍,下半年、甚至小跳到明年上半年我們才能見到《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2》這個新作。
(但願跳票這個千萬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