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成語「沐猴而冠」暴露項羽最大弱點,到死項羽都不明白

2020-12-04 老宋故事說

有一個眾多周知的成語,它就是「沐猴而冠」,其中暴露項羽一個最大的弱點,直到死前項羽都不明白!

所謂「沐猴而冠」,表面的意思就是猴子穿衣戴帽,從裡子上來說,這根本就不是真人,用來譏諷那些愚昧無知、空有表面的人。

這個成語「沐猴而冠」的典故發生在秦朝末年的農民戰爭時期,項羽佔據關中後,有一個叫韓生的謀士向項羽獻出一個計策,韓生說關中地區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如果在這裡定都霸業可成。而項羽看到阿房宮被燒,很想要東歸,於是就說得了富貴就應該回到故鄉,不然就像是夜晚裡穿好看的衣服,有誰能知道呢?

為此,韓生在背地裡譏諷項羽「沐猴而冠」。

各位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定都關中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要知道,五代之前的歷朝歷代定都關中的大有人在,而彭城(今天的徐州)地勢平坦,無險可守,歷史上就項羽最相中這個城市,但項羽不聽!

韓生這個人,在項羽佔據關中後前來投奔,就是一小人物,小人物說得話,採納了也行,不採納也無所謂,即便是罵個「沐猴而冠」,一般的君主都是不計較的,但項羽計較!

在這件事上,項羽將韓生抓住,煮一大鍋熱水,將其扔入鍋中「烹」!因為韓生犯了項羽的大忌,因為項羽這個人非常自尊,傷了他自尊,就絕對不會放過你,也因為太自尊,項羽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越來越剛愎自用,明明是個軍事天才,卻打不過三流的劉邦,直到死都不明白咋回事!

相關焦點

  • 韓生好心勸項羽建都關中卻被烹殺 項羽果真是「沐猴而冠」
    我們知道,西楚霸王項羽的性格是沽名釣譽,殘忍野蠻,貪婪嗜殺,目光短淺,這也註定了項羽失敗的命運。有人說,項羽是「沐猴而冠」,不是沒有道理的。那麼,項羽「沐猴而冠」的稱呼是怎麼來的?說項羽「沐猴而冠」的人是誰?他的結局怎麼樣?
  • 項羽入關中後,為何不定都鹹陽,而是定都彭城?這個成語一言道破
    熊熊大火,三月不熄;絕世宮樓,步步坍塌。對項羽來說,火燒阿房宮極大地滿足了自己的復仇心和虛榮心,然而,正是這一把火,卻燒出了不和諧。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和火燒阿房宮的殘暴行徑與暴秦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因此,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從「神」變成了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的「魔」。
  • 【成語一則】破釜沉舟:巨鹿之戰,項羽是如何打贏的
    破釜沉舟【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巨鹿之戰,這個成語也可以說是項羽本身的專屬名詞了,至今中國歷史上除了項羽還沒有其他將領成功做到過那麼項羽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的呢?難道真的如歷史課本所講的那樣:項羽憑藉一股勇氣,破釜沉舟、不留後路靠著一股兇狠之勁,以少勝多擊敗了秦軍?深入巨鹿之戰的細節中,不難發現,項羽除了這股兇狠勇氣外,戰術運用上可是非常厲害的,項羽之所以能打贏這場戰役,也並不是僅僅憑藉自己的五萬軍隊,而是調動了所有反秦盟軍。
  • 陸川的《王的盛宴》,不了解劉邦和項羽這段歷史的,看不明白嗎?
    導語:歡迎來到山莊玩娛樂,陸川的《王的盛宴》,不了解劉邦和項羽這段歷史的,看不明白嗎?劉燁、吳彥祖、張震主演的這部電影《王的盛宴》,首先,看前半部,我也認為這部電影很糟糕。後來的,劉邦會項羽,然後的韓信。我還是看明白了,因為我還算知道這段歷史,但我也認為電影還是把它搞得一團糟。但是當我看到霸王自殺時,陸川背後的微妙思想開始逐漸清晰起來。他對項羽高尚英雄主義的描繪,劉邦狡猾的自私,以及韓信未經打磨的泥汙外表讓他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我們不認為這部《王的盛宴》是歷史劇,而覺得這真是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與項羽有關的成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與項羽有關的成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章邯巨鹿之戰敗給項羽,而後死心塌地追隨項羽,卻誓死不降劉邦?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事件大家歷史課本都學過吧,陳勝自號楚王,讓手下大將周文率領幾十萬兵馬一路殺到戲水,將當時的秦二世胡亥嚇得半死,急急忙忙召喚群臣商量對策,其中就有人舉薦章邯帶兵迎戰。自古以來,忠臣名將都將名節看的非常重要,背叛自己的主子,必定會背負一輩子的難以心安,所以僅憑一封信是不能讓章邯做出投降項羽的決定的。真正讓章邯心甘情願投降項羽的,是因為項羽再一次打敗了他,這讓章邯看到了項羽驚人的軍事才能,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認為只有項羽這樣的人,才配做這天下的主人。
  • 劉邦項羽的加減法,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令敵人越來越少,己方越來越多
    五年楚漢戰爭,項羽屢戰屢勝,而劉邦屢戰屢敗,但垓下一戰,項羽被剋星韓信設下十面埋伏所包圍,項羽慘敗。至死項羽也不明白為什麼敗給劉邦,劉勝項敗的原因可用加減法來解答。 韓信當過項羽的衛兵,他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項羽不納,他不了解韓信的價值,更不知道重用韓信。韓信加入劉邦的隊伍,在井陘背水一戰擊潰陳餘所率的二十萬趙軍,項羽才認識到這個被人稱為「胯夫」的韓信是一流的統帥;當韓信一舉消滅了項羽嫡系王牌龍且二十萬大軍後,項羽靈魂出竅,知道韓信確實厲害,派人遊說韓信未果。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瀾翻雲詭、皮裡陽秋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偉大祖國的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成語又是漢語言的精華所在,為了讓大家了解更多的成語, 所以 上一篇文章 和大家介紹了幾個很冷門的成語,今天我們接著為大家在介紹幾個成語。沐猴而冠」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指猴子穿衣戴帽的把自己打扮得像個人一樣,但是畜生終究是畜生,就算能仿其形,也不能學其內。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講的是項羽的故事,形容項羽為人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現在主要比喻一些兩面三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唯利是圖、虛有其表的人。
  • 項羽對部下很恭敬,為何人才都跑了?因他不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秦朝英雄輩出,始皇掃六合,一統天下,這就昭示了秦朝定會湧現出人才謀士,尤其到了秦末,由於秦二世的暴政,各地爆發農民起義,一同推翻政權。接下來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這個時期的英雄——項羽。出身世家到攻打秦兵,從自稱霸王到烏江自刎,項羽在他短暫的一生裡塑造了一段傳奇式的英雄樂章,瀝血般謳歌了充滿悲劇色彩的命運。
  • 失去了叔叔的項羽自力更生,巨鹿之戰贏的一點都不輕鬆!
    這個新趙國也挺有意思,它的都城也建立在邯鄲,一切是有模有樣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實在是不經打。章邯帶兵殺過去之後,沒用多久就攻下了邯鄲城,新趙王沒辦法,只好率領下屬殘軍逃到巨鹿。章邯那是趕盡殺絕的主啊,他也帶領四十萬大軍追到巨鹿,那意思就是要斬草除根。
  • 鴻門宴,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
    項羽不曾料到,從眾星捧月的諸候盟主到走投無路的落難英雄,他只用了四年。就是長腿歐巴+舉重冠軍提到這個重大事件,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項羽當時為什麼不殺劉邦?如果我們站在司馬遷的立場,跟隨他的視角、觀點去看待整個過程,教科書般的結論就是:因為項羽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導致由主動轉為被動,使得老奸巨猾的劉邦主導了宴會的走向,最終得以脫身離去。
  • 巨鹿之戰: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項羽的破釜沉舟是戰役的關鍵因素
    趙國君臣聽到此消息,都知道信都難守,於是忙退縮到巨鹿(今河北平鄉境內),並馬上派使者到燕、齊、楚等國求援。章邯派手下大將王離把巨鹿城團團圍住,自己把守外圍,不讓援兵靠近,並督送糧草。這時,陳餘剛剛領兵趕到,但見到秦軍勢大,覺得自己如去攻秦軍,無異於以卵擊石;而燕、齊二國的援軍趕到後,也都按兵不動。趙國的形勢可以說是危在旦夕。
  • 這對硬漢兄弟都是大漢的功臣,一個罵怒了項羽,一個罵笑了劉邦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句名言,叫「亂世出英雄」,每逢朝代更替,戰爭頻發的亂世,總會湧現出一大批的英雄名將名垂青史,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英雄都不可能是脫離家族而獨自奮戰的,所以有些大家族,就出現了不止一個英雄,拋開楊家將或薛家將這樣的歷史演義小說不算,單純從正史來看,有些兄弟叔侄,都是名噪一時的重要人物
  • 王者榮耀項羽科學大爆炸怎麼獲得?王者榮耀項羽海灘派對怎麼獲得
    王者榮耀項羽三款勇者皮膚,分別是科學大爆炸、海灘派對和職棒王牌,第一個是剛出的新皮膚,琵琶網小編已對比過職棒王牌了,這次再來分析一下海灘派對,項羽科學大爆炸和海灘派對分別怎麼獲得?哪個更好更值得入手呢?
  • 中國古代的4大力王,力能扛鼎的項羽卻不是第一
    舉重在奧運會眾多項目中並不突出,它是一項很安全的運動,也是尋常人眼中的「最不具有觀賞性」的項目之一。然而,舉重卻是所有力量運動項目中對技巧要求最高的,它對運動員的下肢乃至全身的力量爆發有極大要求,同時也是一項體現人類最高「瞬時功率」的運動。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史記》
    在《史記》中,司馬遷引經據典,結合人物,創造了許多成語,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成語,來重讀《史記》吧。【沐猴而冠】【來源】《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釋義】比喻虛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譏嘲為人愚魯無知空有表面。
  • 史書中記載,項羽5大性格特點
    學習的時候就半途而廢,學武的時候也一樣,最後總結,要學就學萬人敵,這充分說明了項羽的自信。回首現在的我們,不同樣帶著這種傲嬌的自信嗎?有的可能還不如項羽的基礎,就想東一個西一個,最後碌碌無為的過了自己的一生。
  • 不敢相信的歷史細節,項羽在阿房宮裡面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
    不敢相信的歷史細節,項羽在阿房宮裡面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圍繞這個標題展開的,淡化死下面的內容可能會讓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我在這裡我就是必須和大家先說一下。事情就是要從時間開始將其,在歷史的記載中的時間裡面看,這個阿房宮在還沒有建成的時候我們的項羽就是已將將這個阿房宮燒毀了?這個就是時間上的一個很大的 錯誤,很多人在多年的研究中就是發現了這個問題,當然這個的說法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的史料都是分很多種的,一般都是我們的一手史料是最有權威的,也就是在我們的地下埋的東西才是真的可以成為證據的東西。
  • 西楚霸王項羽真的是有勇無謀嗎,該如何評價他這個人?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勇無謀,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實歷史上的項羽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否則也不會更沒有能力推翻秦朝的統治。很多人只看到他跟劉邦打仗的時候,依靠匹夫之勇將劉邦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卻沒逃過韓信的用兵之道,最後在四面楚歌之下,落得倉皇逃竄的下場。
  • 歷史上的千古冤案,項羽火燒阿房宮,其實壓根就不存在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現在這首讓許多高中生都聞風喪膽,極其頭痛的文言文《阿房宮賦》想必許多人都忘不了當初在背誦它的時候是多麼的煎熬。然而這個女子是趙國人,所以許多大臣就反對秦始皇立她為皇后,結果這個女子也是痴心一片,為了不讓秦始皇這般左右為難,便自己上吊自殺了。這個女子的名字就叫做"阿房",所以秦始皇一生沒有立後位,但是在他心裡這個後位早已屬於"阿房"了,後來為了紀念自己心愛的女子,秦始皇又修建了這座宮殿,並且取名為"阿房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