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

2021-02-15 199IT網際網路數據中心

聯合國《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帶電池或插頭的廢棄產品)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5360萬公噸,僅僅五年內就增長了21%。

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將達到7400萬噸,在短短16年內幾乎翻了一番。這使得電子廢棄物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更高的電氣和電子設備消耗率、短生命周期和屈指可數的維修選擇所推動。

報告顯示,2019年只有17.4%的電子廢棄物被收集和回收。這意味著黃金、白銀、銅、鉑和其他高價值、可回收的材料大多被傾倒或焚燒,而不是被收集起來進行處理和再利用。保守估計,這些這回收的電子廢棄物的價值可達570億美元,超過大多數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

報告指出,2019年,亞洲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數量最多,約為2490萬噸,其次是美洲(1310萬噸)和歐洲(1200萬噸),而非洲和大洋洲分別產生了290萬噸和70萬噸。

報告強調,電子廢棄物危害健康和環境,含有有毒添加劑或汞等有害物質,會損害人腦和身體協調系統。

《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是全球電子廢棄物統計夥伴關係(GESP)的合作產品。該夥伴關係由聯合國大學(UNU)、國際電信聯盟(ITU)和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合作組建。

報告主要發現

按人均計算,去年地球上每個男性、女性和兒童平均丟棄7.3公斤電子廢棄物。

歐洲人均電子廢棄物產生量排名全球第一,為16.2公斤。大洋洲名列第二(16.1公斤),其次是美洲(13.3公斤)。亞洲和非洲則要低得多:分別為5.6公斤和2.5公斤。

2019年的電子廢棄物主要包括小型設備、大型設備和溫度交換設備,其中包括屏幕和顯示器、小型IT和電信設備及燈具。

PDF版本將會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謝您的支持!



| NOTICE |

微信公眾平臺目前已經推出訂閱號置頂功能

點擊我們的主頁

將置頂公眾號勾選

及時捕獲精彩內容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dingli 公眾號投稿郵箱:T@199it.com

相關焦點

  • 聯合國:2019年全球電子垃圾達5360萬噸 創下歷史之最
    而那些被我們淘汰的手機,大部分都成為了電子垃圾。那麼,它們去了哪裡?聯合國近期發布了 《2020 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稱,2019 年全球產生了 5360 萬噸電子垃圾,創下了歷史之最。這些電子垃圾無處可去,只能和其他垃圾一起填埋焚燒處理,然後引起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有毒物質最終還是反噬回人類身體。
  • 聯合國:2019 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量達5360 萬公噸 5年內增長...
    電子垃圾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術語,不僅僅涵蓋那些被填埋的東西,還統指所有廢棄的電氣和電子設備。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顯示,2019 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帶電池或插頭的廢棄產品)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 5360 萬公噸,僅僅五年內就增長了 21%。
  •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隨著我國工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技術升級的發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的監測和專用優化系統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為了滿足實現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的要求,鋼鐵、石化、電力、有色金屬等企業在環境監測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 2020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發布發布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發布科技部近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分「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對全球生態環境進行了遙感監測與分析。
  • 中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從作物產量來看,2019-2020年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總體形勢良好」「近20年全球城市土地擴展面積為28.08萬平方公裡」……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27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正式發布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趙竹青)「在生態環境監測中,衛星遙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正式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南極冰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有何變化?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發布
    為積極應對全球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支持下,國家遙感中心持續開展了《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簡稱年度報告)工作。自啟動這項工作以來,在保持繼承性和強調發展性的原則基礎上,年度報告圍繞全球生態環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態環境熱點問題和全球重點區域3大類主題,分8期陸續發布了包括全球陸地植被、全球陸表水域、全球城鄉建設與發展、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大型國際重要溼地、全球碳源匯時空分布狀況、非洲土地覆蓋、中國—東協生態環境狀況以及「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10個專題系列共22個專題報告
  • 科技部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
    央視網消息:科技部27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報告指出,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發布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記者趙永新)科技部近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分「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對全球生態環境進行了遙感監測與分析。
  • 我國公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呂騫 趙竹青)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牽頭編制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27日正式發布。本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開展了相關的遙感監測與分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報告和相關數據集產品均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並提供在線免費共享服務。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發布 南極冰蓋正在發生哪些...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孫魯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正式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聚焦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等全球化問題,圍繞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三個專題開展了遙感監測與科學分析
  • 樂山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公示
    《樂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通過了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川發改投資[2006]267號)。按照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印發<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環發[2004]16號)的相關要求,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將該項目可研報告送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進行覆核審查,由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規劃院組織召開了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專家技術覆核會議,於2006年12月30日出具了「四川樂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可行性研究報告覆核報告」(環規院[2006]91號),並將項目覆核意見報告了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 電子產業深度報告:2020年全球元器件漲價大周期與強化
    電子行業周期性:以全球半導體為例從長周期看,全球電子行業存在周期性規律,主要受影響變量有:(1)全球宏觀經濟景氣度和波動,(2)下遊電子終端產品需求景氣度,(3)全球主要產能擴產進展,(4)季度月度中短期上下遊成品、原材料以及渠道庫存。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玻璃纖維電子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玻璃纖維電子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是目前玻璃纖維電子領域最專業和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之一。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玻璃纖維電子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首先介紹了玻璃纖維電子的背景,包括玻璃纖維電子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玻璃纖維電子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玻璃纖維電子技術參數及生產基地,不同地區,不同規格,不同應用玻璃纖維電子產量分析;玻璃纖維電子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玻璃纖維電子產能
  • 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國內從事土壤修復業務的企業已超過100家。從土壤修復產業化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土壤修復的重點領域將集中在城市汙染土地開發及汙染農田兩大板塊。生態修復產業潛在的高成長前景,更是吸引了眾多機構的關注和追捧。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巨大增量市場可期。**年,環境監測儀器整體銷售額達到196.4億元。隨著「十三五」規劃中對於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大數據建設的推動,環境監測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
  • 2020-2026年中國電子地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電子地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電子地圖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電子地圖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子地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顯示,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對於聲、光的監測),化學手段(各種化學方法,包括重量法,分光光度法等),生物手段(監測環境變化對生物及生物群落的影響)。
  •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對電子信息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電子信息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現狀、電子信息市場動態、電子信息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電子信息相關政策以及電子信息產業鏈影響等。
  • 全球與中國顏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全球與中國顏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是目前顏料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全球與中國顏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首先介紹了顏料的背景知識,包括顏料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顏料行業的影響,顏料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顏料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顏料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