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天白天最短,日落最早的一天,它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亦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老百姓中有一句話叫做「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尤其是北方。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較為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這是冬的盡頭,這是春的開頭。再忙不要忘記和家人坐在一起,無論吃個餃子還是湯圓,保暖也重要,別只顧花俏,適當的動動腳,別讓感冒笑,注意保暖,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