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活了450萬年,尼安德特人活了幾萬年,生物滅絕期是註定的?

2020-11-23 騰訊網

達爾文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生存法則之後,人類看待自然生物的發展有了穩定且準確的方向。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適應能力很強的生物,它們存續的時間長達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比如恐龍。也有一些物種存續的時間只有短短幾萬年,甚至是幾千年。根據研究,藍鯨已經有450萬年的歷史了,而尼安德特人只有短短幾萬年的歷史,如今已滅絕。

那麼什麼會影響一個物種在地球上的存續時間呢?近期美國趣味科學網站上出現了一篇文章,該文章指出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很多。目前有一些說法認為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和地球前五次物種大滅絕相比,這次大滅絕更「溫和」一些,但最終導致的結局也不樂觀。

哺乳動物平均存活多久?

考古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通常根據已發掘的古生物化石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分析古哺乳動物的情況來推測現代哺乳動物的情況。早在2013年的時候,《綜合動物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新生代時期的哺乳動物物種平均存續大約321萬年。不同物種的存續時間不同,體型越大的物種存續時間一般會更長。

和哺乳動物比起來,無脊椎動物的存續時間令人羨慕,該論文指出一個新生代時期的無脊椎物種至少可以存續500萬年,長則甚至可以存續1000萬年。當然這些數字並非唯一的標準答案,因為學術界還存在其它理論。一般情況下,研究人員只能通過古化石去研究物種的誕生和滅絕的時期,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誤差。

為何化石無法反映物種的存續時間?

如果想要通過研究古化石來探索物種的存續時間,首先需要發現一個物種足夠多的化石樣本。以恐龍中的甲龍為例,如今全世界已經發現的甲龍化石不少於50次,因此對於這些化石的研究更具有普遍性。如果對一種只發現了少數化石的物種進行研究,很容易出現認知誤差,其原因在於個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其次,化石無法告訴人類所有的信息。一塊完整化石的形成不僅需要漫長的時間,還需要複雜且恰到好處的環境因素髮揮作用。然而在已發現的化石中,保存完整度較高的並不多,考古學家表示對它們進行研究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其誕生和滅絕的信息。因此單從化石上去判斷一個物種的存續時間,依然還存在較大的誤差。

如何判斷一個物種的滅絕,仍然是個難題

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環境學院的斯圖爾特·皮姆是物種滅絕領域的專家,他提出了一種衡量物種滅絕率的方法,即估背景滅絕率。據了解,該方法是基於對現有生物的研究,結合已經滅絕物種的情況,提出整體的滅絕情況。根據這一方法,斯圖爾特認為地球上每年每一百萬個物種中就會有一個物種滅絕。

也有學者反對斯圖爾特的這個方法,認為該方法缺乏更細節的量化手段。實際上衡量一個物種的生存狀況十分困難,因為它們並不像人類這樣生活在一個有秩序的世界中,自然動物的生存痕跡十分隨機。而且有些物種被確認滅絕後,過了幾十年再次出現在人類的視野範圍內,那麼這樣的物種其實是沒有滅絕的。

我們又如何保證那些已經被確認滅絕的生物,其實還沒滅絕,只是隱藏在了人類找不到的地方呢?這是無法保證的,因此這也是學術界的一大難題。雖然如此,研究這個問題的學者普遍贊同一個觀點,那就是現代物種的滅絕率在不斷升高,這反映了它們的生存環境也在迅速發生變化。跟得上環境變化,就能存活,跟不上就會被淘汰,大自然就是這麼冷酷。

相關焦點

  • 鯨魚活450萬年,尼安德特人活了幾萬年,生物滅絕期是註定的?
    達爾文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生存法則之後,人類看待自然生物的發展有了穩定且準確的方向。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適應能力很強的生物,它們存續的時間長達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比如恐龍。也有一些物種存續的時間只有短短幾萬年,甚至是幾千年。
  •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表示,我們的現代語言可以追溯到生活在5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流行的觀點是尼安德特人說話就像原始的咕嚕聲,但他們成功的在西亞大陸西部居住了10萬年,既經歷了嚴酷的時期,也經歷了相對溫和的間冰期。歷史學家知道大約50萬年前,我們最近的近親與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很可能是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然而,現在不清楚的是他們的認知能力如何。同時專家也質疑為什麼在經過數千年的共棲,現代人類最終能夠成功的替代尼安德特人。
  • 活了6000萬年,逃過了生物大滅絕的魚類活化石,你見過嗎?
    在現今的生物研究中,能活過幾萬年的生物已屬少見,從前的古生物大多數都只能以化石的面貌出現在人類的眼前,人類也只能通過這些化石來獲取古生物的構造。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另類的存在的,它們不僅頑強地支撐了幾百甚至幾千萬年,還逃過了生物大滅絕時期,至今仍活在這個世上。
  • 如果我們能活100萬年,將會是什麼樣的?
    自然生物的壽命或許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那如果我們人類的壽命達到一百萬年,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然而隨著生物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在不久的未來,大多數疾病都可以被治癒,人類的壽命將大大增加,甚至增加到百萬年量級。然而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的生活將如何改變?首先,每個人的人生會發生改變。面對一個超乎傳統想像的生命周期,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許多雄心勃勃的計劃。那時候再也不需要有一個人生目標了,因為可以有好多個。10年,100年甚至萬年目標都可以建立並逐步實現。
  • 比藍鯨還大35倍的生物,如今瀕臨滅絕,活了8萬年之久
    大自然非常的神秘,各種資源都非常的豐富,尤其是動植物資源更是種類繁多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應該就是藍鯨了,它們是已知最大的哺乳動物,說起來植物也是生物的一種,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在美國就有一種比藍鯨還要大35倍的生物,已經活了8萬年之久。
  • 近代人類與尼安德特人3萬年前一直瘋狂交配
    在研究古歐洲人DNA之後,科學家發現近代人類跟尼安德特人到尼安德特人絕種的3萬年前一直都有在交配。這比之前的認知要在更接近現代。這驚人的發現是在上星期基因組生物學的會議上提出。最新的發現是當這叄種人碰在一起時,事情並不都是敵對的狀態。  研究家在看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的結構時發現他們與歐洲人比非洲人更相近。這表示當近代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碰到時,他們比較多是愛人而不是敵人。
  • 尼安德特人為何會滅絕?與人類持續10萬年戰爭,最後被「投」死了
    但在人類進化史上曾出現過很多不同的人科物種,除了智人外,還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而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源於同一祖先,並共存了數千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在大約40000萬年前左右神秘滅絕。其中對於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原因,科學家提出了幾種理論:資源爭奪、不會說話、飲食問題、被智人同化、氣候變化等等。
  •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活了8萬年比藍鯨重35倍,如今瀕臨消失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活了8萬年比藍鯨重35倍,如今瀕臨消失大家能夠想像到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麼嗎?壽命最長的生物又是什麼?相信有很多人會想到藍鯨,的確,藍鯨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哺乳動物,雖然他還沒有滅絕,但是在人類的捕殺之下已經所剩不多了,目前藍鯨已經被列為了瀕危紅色名單中,但是藍鯨也只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大哺乳動物,而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一定超乎你的想像。因為他的重量是藍鯨的35倍,他的壽命已經有8萬年,甚至更久,但是如今卻瀕臨消失。
  • 新冠輕重不同,重症患者體內幾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片段是關鍵
    據MSN網站10月2日報導,德國研究機構在周三的一份報告顯示,尼安德特人祖先遺傳的基因可能與新冠肺炎的一些病理特徵有關。自新冠疫情以來,新冠病毒對一些人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的原因一直不是非常清楚,而且為什麼有些人從輕度到中度發展比另外的人快,但這項報告認為從6萬年前尼安德特人那裡繼承的基因的片段可以與嚴重的新冠病例的風險增加有關,,被認為是關鍵所在。一組尼安德特人遺傳學專家檢查了一條與一些更嚴重的新冠肺炎病例有關的DNA鏈,並將其與已知的從尼安德特人祖先傳到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序列進行了比較。
  • 猿猴僅用70萬年就進化成人類,恐龍活了1.6億年為何不行?
    隨著大氣層的形成,在四五億年前,地球終於迎來了生命體的誕生,從最初的單細胞生物到如今的高智慧人類,地球經歷了無數的物種進化過程,最終人類脫穎而出,在數不盡的物種中進化成了高智慧的生命體。尼安德特人和非洲智人倖存了下來。
  • 尼安德特人和人類交戰超過10萬年
    大約60萬年前,人類一分為二。一群人留在了非洲,進化成了我們。另一種是通過陸地進入亞洲,然後進入歐洲,成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他們不是我們的祖先,而是我們的姐妹物種,同時進化。而尼安德特人與我們非常相似。我們的頭骨和骨骼解剖結構非常相似,而且有99.7%的DNA是相同的。在行為上,尼安德特人與我們驚人地相似。他們生火,埋葬死者,用貝殼和動物牙齒製作珠寶,製作藝術品和石頭神殿。如果說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有如此多的創造本能,那麼他們可能也與我們有許多破壞性本能。考古記錄證實了尼安德特人的生活絕非安寧。
  • 80萬年前的「先驅人」,可能是我們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祖先的近親
    曾經有研究者將人類大家庭形象地比作藤蔓植物,不同成員之間密切相關,比如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之間互有交融的關係。那些從骨骼和牙齒上提取的古DNA,像是一把開啟過去之門的鑰匙,科學家在基因和遺傳信息中,總能找到尚未知曉的親緣故事。
  • 為何鯨魚活到了今天,而能吃鯨魚的巨齒鯊最後卻滅絕了?
    巨齒鯊不少人都應該知道,前不久一部相關的電影也是引起了很多人對這種動物的好奇。在一千多萬年前,巨齒鯊算得上是當時海洋裡的霸主了,光是牙齒就有15釐米以上。巨齒鯊咬合力巨大,有20噸之高!什麼意思呢?不過,巨齒鯊最愛吃的還是鯨魚。不過有人好奇了,既然巨齒鯊這麼厲害,為什麼鯨魚最終活到了今天,而巨齒鯊卻滅絕了呢?一種理論認為,在幾百萬年前的某個時期,地球平均氣溫驟降,鯨魚們紛紛遊向南北兩極,而巨齒鯊卻不能適應寒冷的海水。於是久而久之,巨齒鯊由於找不到食物而滅絕了。也有人認為,巨齒鯊已經進化了,就是今天的鯨鯊或者姥鯊。
  • 北極圈萬年凍土垮塌,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其中兩隻解凍後活了
    2020年9月,關於氣候方面的新研究悲觀認為:即便人類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但地球南極冰川融化也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5米,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將來全球有數千萬人必須撤離海景房和海濱城市。
  • 北極圈萬年凍土崩塌,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其中兩隻解凍後活了
    北極圈萬年凍土崩塌,多個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儘管北極萬年凍土的融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多種危害,但有時又會給人類送上意想不到的史前禮物,永久凍土層的垮塌讓多個封存了數萬年的史前生物被迫重見天日2019年7月,雅庫特北部阿比斯基發現了一隻巨大無比狼頭屍體,長40釐米,比現代狼個頭要大得多,放射性碳分析結果顯示,它已經被冰封了40000萬年,是一隻來自更新紀時期的史前巨狼,狼頭半張著嘴,露出尖尖的牙齒,看了讓人不寒而慄。
  • 鬥羅大陸:天龍星龍族只能活四千歲,為何鬥羅星龍族可以活上萬年
    在終極鬥羅第24冊內容中我們得知,天龍星的超神級龍族最長也只能活4000歲,而現在的天龍首座已經接近這個年紀了。這也意味著,天龍首座的時日無多了。雖然他看到了藍軒宇的潛能,但他沒有那麼多耐心等藍軒宇崛起,待藍軒宇成為神王后讓所有超神級的龍族獲得無限的生命。
  • 能活20萬年?綠茸線蛇真的存在嗎?
    在大家普遍的認知之中生物最長壽的也就活力幾百年的時間,但曾經傳聞在南太平洋發現的綠茸線蛇存活時間已經到達了1800年還只是幼兒期,綠茸線蛇壽命有多長?據推算最長能活20萬年之久,這會是真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綠茸線蛇真的存在嗎?綠茸線蛇壽命有多長?
  • 美國黃石火山是活的!事關北半球存亡,科學家:再等七萬年也不怕
    美國的黃石火山地下區域分布在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一旦噴發,遮天蔽日的煙塵將把整個北半球的人都送走,所以人們根據這座火山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破壞而冠之以超級火山的綽號。歷史上這座超級火山只噴發過三次,分別是在210萬年前、130萬年前和64萬年前,人們簡單估算了一下,認為第四次大規模發作早該發生了,卻因為不明原因遲遲未發作,實在令現在活著的人類心慌不已。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其實一直在監測這座超級火山,隨時掌握它的各種動向。
  • 曾與智人同期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在3萬年前突然滅絕?
    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不過從古猿到現代人類之間,也經歷過很多的人種,其中絕大部分都在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了,最後只有晚期智人成功的活了下來,並且繁衍至今。比方說,在大約3萬年前的地球上,就是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天下,當時歐洲大部分都被尼安德特人佔領,根據考古得知,大約在12萬年前,非洲北部、亞州西部、整個歐洲都由它們所統治,如果它們沒有滅絕,或許進化到現在,地球上可能會出現2種智慧生物。經過考古,科學家發現當晚期智人開始進入歐洲的時候,尼安德特人的數量就越來越少,並且很快於3萬年之前滅絕了。
  • 北極圈萬年凍土垮塌,史前物種被迫露了出來,兩隻線蟲解凍後活了
    儘管北極萬年凍土的融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多種危害,但有時又會給人類送上意想不到的史前禮物,永久凍土層的垮塌讓多個封存了數萬年的史前生物被迫重見天日。,是一隻來自更新紀時期的史前巨狼,狼頭半張著嘴,露出尖尖的牙齒,看了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