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昨兩日鰲山灣等沿海風車進入發電高峰 風力發電已佔用電量2.5%
自18日起,島城寒風大作,氣溫驟降,市民也紛紛「蝸居」室內不願外出,而分布在我市鰲山灣、膠州灣等海岸線上的大批大風車卻轉得火熱,「藍天白煤」隨之被大量輸出。記者昨日從青島華威風力發電公司了解到,兩日來,該公司旗下風車共發電20多萬度,是平日的5倍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兩日來,全市風車共輸出200多萬度的寶貴環保電能。
大風車寒風中高速運轉
昨日下午,記者驅車沿著濱海公路向北行駛,在即墨溫泉街道辦事處海岸線的山頭上,一排大風車揮舞起三個大「翅膀」,在藍天下轉得歡快。隨後記者沿著山路向西行駛,半個小時後終於繞到一處大風車前,疾風勁吹,距離風車尚有100米遠,記者便聽到了「呼——呼——」的聲音,這是風車「翅膀」轉動引起的。
記者發現,該風車大致每兩秒就能轉一圈,放眼望去,15個小山頭上的風車有14臺在轉動,其中一臺仍舊保持靜默,這是為何?難道該風車所處位置的風力不夠?對此,青島華威風力發電公司的技術員紀冉冉介紹說,前兩天該風車有個機件損毀,不過並不嚴重,只是剎車失靈,他們本打算前去維修的,但近兩天風力又有所增加,以致不具備修復環境,待風小了,他們將儘快前往維修,讓這口「白煤井」儘快運轉起來,不浪費寒風所帶來的發電機會。
位於60公裡「疾風帶」上
記者了解到,位於溫泉街道辦事處轄區的發電風車共有15臺,其中12臺是大型風車,另外3臺為小型風車。大型風車的葉片單片長為31米,小型風車的葉片單片長為15米,葉片越大,功率也就越大,每小時發電量也就越高。據了解,這些看似布局比較散亂的風車,其選址其實是經過一番仔細測量的,它們的落腳地位於嶗山餘脈和海島構成的長約60公裡的「疾風帶」上。
紀冉冉告訴記者,自前天凌晨零時開始,截至昨天下午3時,他們公司旗下的風車共發電20.7萬度,前天風力較大,發電量也創了冬季以來的紀錄,雖然其中一颱風車停擺,但14颱風車日發電量仍達16.7萬度,昨天風力減弱,風力發電量也少了,昨天凌晨零時至下午3時僅發電4萬度。記者從位於即墨田橫鎮的華能等其他風力發電公司了解到,前昨兩天,我市沿海的大風車給我市電網輸送了200多萬度的環保電。
三級風即可讓大風車發電
昨天風車所處「疾風帶」上的風力最高達7級。記者了解到,其實只需3級風力大風車便可轉動,大風車只要轉動,就能發出電來,不過在5級風以下,相當於7米/秒以下的風速環境中,大風車只能低速運行,小時發電量會比較低,風力越大,風車的擋位越高,其小時發電量就越高。若全天都掛高擋位,一颱風車一天就可發1300多度的電。
「風車可以自動調整擋位,分為低擋、中擋、高擋,和我們開車掛擋的道理一樣,擋位高,轉速就快,此外,風車不僅能夠自動調整擋位以適應不同的風速,它們還能自動轉頭,以確保能夠迎接最佳的風向。 」紀冉冉說。
電腦晝夜全面監控風車
記者了解到,雖然風車分布面積較廣,自立山頭,但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控制中樞」。在溫泉街道後海東村北側的山頂上有一座二層小樓,這就是華威風車的「指揮部」。在這裡,技術人員每天都會在電腦前監視各風車的運行數據。 「若是某颱風車出現了故障,這個控制系統就會自動報警,我們便會安排技術人員前去查看。」紀冉冉說,風力、轉速、發電量等信息在電腦上都能一目了然,並實時更新。
記者了解到,我市風車發電的旺季一般是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5月,覆蓋秋冬春三季,尤以春冬兩季最佳,因為這兩個季節的風力較強較穩定。(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
島城年風力發電7.65億度
據介紹,自2002年開始,青島華威風力發電項目、華電國際即墨王村風力發電項目、西班牙風力發電項目等一系列大型風電項目相繼落戶即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即墨風電產業集群日益壯大,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日益凸顯。
記者從電業部門了解到,我市已完成大唐平度風電場、華潤電力風能青島隆鑫風電場和華能即墨豐城風電場等10個風電項目,發電總容量為46萬千瓦,年發電量達7.65億度,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