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復得的四不像,現在天鵝洲有一千多隻

2021-01-18 謙濟堂

很多人在神話故事中聽說過「四不像」,尤其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座駕四不像神獸。

這種神獸,不見得就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比如,龍和鳳凰,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見過的。

還有一種神獸,就是麒麟,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

據說,孔子是見過麒麟的。 據記載,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徵。

我們今天就來說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四不像:麋鹿,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據說姜子牙的坐騎實際上就是這個麋鹿。

關於麋鹿,它可是珍稀動物,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遊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

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

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之後有更多的麋鹿回歸家鄉,並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11年8月,江蘇鹽城大豐溼地麋鹿總數達1789頭;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鵝洲麋鹿保護區麋鹿總數達1016頭。

現在大家要看成群的四不像,得到湖北天鵝洲去,想像如姜子牙一般策鹿奔騰的樣子吧!

歡迎關注謙濟堂創作的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2018-08-24物種筆記  33年前的今天,1985年8月24日,來自英國烏邦寺的22隻麋鹿回到北京南郊的南海子公園,回到它們被傳教士發現、本土滅絕又會重新孕育壯大的這塊溼地
  • 萬物有靈 生生不息
    圖為: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一群麋鹿整齊站在長江故道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勇攝)圖為:近萬隻紅嘴鷗在洪湖越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勇攝)在湖北的大山、大江、大湖之間,魚躍鳶飛,群山唱和,給大自然添上了一筆筆斑斕的色彩,每一筆都有著蓬勃的力量。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新華社南京11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5隻眼睛,像古代神話中的麒麟
    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5隻眼睛,像古代神話中的麒麟  olivia chan • 2020-11-07 10: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科學家稱竹節蟲翅膀失而復得證明進化論有誤?[圖]
    研究者曾經認為,進化過程是不可以逆轉的,因此像翅膀一類複雜特徵不可能失而復得。但是根據最新出版的一份研究報告,一種類似小樹枝的竹節蟲(walking sticks)可能證明事實正好相反。美國猶他州布萊韓.揚(Brigham Young)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麥可.懷汀(Michael Wh iting)和他的同事在分析35種竹節蟲的DNA後發現,在數百萬年的進化歷史中,某些竹節蟲的翅膀多次失而復得,這種反覆的進化現象至少出現了4次。
  • 「四不像」蜂鳥鷹蛾現廣東鼎湖山[圖]
    原標題: 「四不像」蜂鳥鷹蛾現廣東鼎湖山(圖)肇慶市旅遊局提供。  東方網8月20日消息: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驚現廣東鼎湖山,肇慶市旅遊局發言人20日表示,該「四不像」蜂鳥鷹蛾是當地兩位攝影師日前在鼎湖山採風時拍攝到的。  據攝影者之一的小歐介紹,當時他們路過鼎湖山一叢林時,發現有很多蜜蜂、蛾類和蝴蝶在花叢裡採蜜。其中有4隻蛾疑似蜂鳥鷹蛾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 中國神獸「四不像」竟遭八國聯軍滅種!
    據考證,「四不像」就是生活在我國遼寧、華北、長江三角洲平原的麋鹿。《清文匯書》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則稱角鹿不為無本。土人飼以石花,即苔也。麋鹿在我國古代北方平原有大量的活動蹤跡。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也逐漸減少,到了明末已經瀕臨絕跡。後來,被清政府保護養殖在北京城南6裡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獵苑中,據說當時的麋鹿數量僅存120隻左右。在清朝統治時期,這種神奇的物種發生了命運的轉折。
  • 尖扎縣驚現天馬神獸「四不像」
    人們一直覺得「四不像」就是神話中的存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是沒有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竟然真的存在一種動物名叫「四不像」。體高腿長,毛色深,具有向後彎的短角,頸背部有長而蓬鬆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有顯著的眶前腺,尾短被毛,身體毛色黑灰或紅灰色,特別在長鬃和腿部,毛粗,毛層較薄。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因此又被稱為「四不像」。主要活動於海拔1000~4400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它們通常冬天在森林帶,夏天轉移到髙海拔的峭壁區。
  •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馬來貘家族遊客因此可在近距離探訪這種有著「四不像」綽號的馬來西亞國寶。 劉衛勇 攝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馬來貘家族29日喬遷新居,入住全新「別墅」。遊客因此可在近距離探訪這種有著「四不像」綽號的馬來西亞國寶。
  • 像蜂像鳥又像蛾 昆蟲界「四不像」驚現莫幹山
    「我們這裡發現一種四不像的鳥,像蜂像鳥又像蛾!」10月4日下午,湖州德清縣莫幹山後塢村經營民宿的老闆娘董亞撥通記者電話興奮地說,這兩天客人特別多,其中一位愛好攝影的客人,在民宿附近的小溪邊拍到了這種疑似「蜂鳥」的小動物。
  • 救了一千多隻貓是什麼體驗?
    「白嫖」讓和貓住堅持到現在在討論值不值得之前,我們先看看「和貓住」光攢貓糧又沒收入是咋撐到今天的。就跟他回答院辦為啥就你能遇上這麼多流浪貓而別人遇不到的問題那樣:「你在這個圈子裡,關注到貓咪救助的信息自然比普通人多。我從16年到現在,加了不少群,關注各種平臺的流浪貓求救,加上一些不知道哪來,三更半夜喊去救貓的「午夜兇鈴」、奪命追魂call,別說遇上的多,簡直是救不過來。」
  • 神獸踩空掉千島湖 長相奇特被叫"四不像"(圖)
    這兩天千島湖發現「四不像」鬣(Li 音同獵)羚1隻。有意思的是,這動物並非在深山老林被發現,而是在千島湖的水中。  這是怎麼回事呢?還是來聽聽千島湖「神獸」的自述吧。因為我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所以人們把我跟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封神演義》裡的姜子牙當年騎的神獸也是四不像哦。因為同類很少,有些百姓在森林裡見到我的夥伴,也以為是神獸呢?  再來說說我前兩天的遭遇。  我平時生活在千島湖邊的深山裡。24日下午,天氣有點冷,山頂上可吃的東西不多,或許是心情不錯,我想到下山去覓食。
  • 撿回一隻「四不像」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家住南岸區麻柳灣的王女士說,朋友送給她一隻野山羊,可她通過網上查詢,發現這好像並不是野山羊,但具體是什麼東西她也不確定,感覺是只「四不像」,那這「四不像」究竟是什麼動物呢?記者注意到,這隻「四不像」體型嬌小,性情溫順,它有著山羊一樣的蹄子,梅花鹿的斑點,大大的眼睛,後腿明顯比前腿長不少,但是卻沒有羊的犄角,一般的人很難快速辨認出它究竟是什麼動物。王女士介紹,8月2號上午,她的朋友在南川區白沙鎮附近的山林裡挖竹筍,突然碰見了這隻癱倒在竹林裡的小動物,由於看起來很像剛出生不久的小山羊,朋友便將它帶回來,送給愛好小動物的王女士。
  • 語錄偵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類似表達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英倫味甚濃的句子,幾乎是中國觀眾(讀者)介入莎士比亞作品的基準口訣。人們對之熟悉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對哈姆雷特的了解。
  • 人類進化時淘汰掉的器官,如今失而復得,究竟是退化還是進化?
    人類進化時淘汰掉的器官,如今失而復得,究竟是退化還是進化?人類的進化路程遲緩又漫長,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人類形成屬於自己的文明。在這漫長的演變歷程中,逐漸褪去身上厚重的毛髮,保留一些關鍵的毛髮,例如頭髮、鼻毛、腋毛等等,這些對人的身體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有很多用不到的器官漸漸消失。它們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只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痛苦。
  • 「四不像」蜂鳥鷹蛾 現身南京一廣場花園(圖)
    「四不像」蜂鳥鷹蛾 現身南京一廣場花園花朵上的蜂鳥鷹蛾。揚子晚報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10月8日下午,有南京市民在新街口一廣場花園內看到,正在盛開的繁星花上許多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
  • 江蘇有個中華麋鹿園,生活著幾千頭珍稀麋鹿,還是世界自然遺產
    簡介:江蘇有一處中華麋鹿園,住著一千多隻麋鹿,還是世界自然遺產我國幅員遼闊,領土遼闊,又算不上大,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不僅生活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而且還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動物,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靈,非常值得珍愛,特別是那些珍愛野生動物
  • iPhoneX首批黃牛報價出爐:加價普遍一千多
    今年的iPhone X在上市之初就有黃牛爆出20000元拿貨的消息,不過現在看來,蘋果應該是備貨充足,因為加價基本都在一千多。       另外,本周六蘋果將正式開啟iPhone X的現貨預購,不過不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只包含了澳大利亞、比利時、英國、中國香港等,用戶可以在網上填寫一個表格,然後周六早上進行現貨預購。        國內用戶也不要灰心,因為蘋果會在11月4日開始新一輪的預售。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時間:2020-11-09 13:11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 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