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國產期刊誰最牛,那非Cell Research莫屬,其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以全英文刊登國內外細胞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快報和述評的國際性期刊,2001年首次獲得影響因子,創造了中國人創辦與出版的科技期刊首次突破2分的歷史記錄。
圖片來自科研者之家
在科研者之家IF預測工具上可知,Cell Research在去年17.8分的基礎上,在今年6月份的影響因子將大概率超過21分,毫無疑問成為第一本超過20分的國刊。
但如果你看過CR過去的影響因子趨勢,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走勢是如此的穩健:
圖片來自科研者之家
所以,按照以上走勢,CR超30是時間問題,而讓CR有望加速衝擊的是最近發表的一篇重磅雄文!
4月30日,中國代謝解析計劃ChinaMAP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Cell Research雜誌發表了長文「The ChinaMAP analytics of deep whole genome sequences in 10,588 individuals」,首次報導了ChinaMAP一期研究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40X)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對於這篇文章的重磅程度,從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僅僅5天時間,就達到了2345次查看,同時,由於這是目前最大規模,最權威的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數據,又配有搜索網站,顯然這篇雄文會為CR帶來可觀的他引數。雖然影響因子計算會有滯後,但小編仍自信地預測:CR將在3年內超過30!
Cell Research有如今氣候和一個人密不可分。2006年,裴鋼院士擔任CR主編後,隨即將當時尚在Cell做副主編的李黨生招入麾下,擔任CR執行副主編,那時候,CR的影響因子大約在2.0左右。李黨生隨機大刀闊斧,同年CR即開始和世界著名出版商英國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合作,自此CR逐漸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CR影響因子2010年至2012年連續三年超過8,2013年達到了10.526,實現了我國科技期刊首次超過10的歷史性突破,影響因子更是超過了EMBO J和PNAS。目前學術水平已與Nature子刊Nat Cell Biol、Nat Struct Mol Biol以及Cell子刊Mol Cell接近或相當,位居世界一流學術期刊行列,實現了中國學術期刊界及廣大科學家們多年的夢想。
李黨生——「CR之父」
李黨生是畢業於科大少年班的神童,早在他成名之前,已經展露鋒芒。199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4年在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做博士後,2004年至2006年任Cell雜誌的Associate Editor副主編,在他任職Cell雜誌編輯的兩年裡,多項年度十大進展都出自他的稿源,而且有些稿源是在他力排眾議、「無視」所有評審人意見之後接收的。」難怪Cell主編對他的回國極力挽留:「黨生,只要你哪天想回來,我Cell的大門始終為你打開。」雖然老外喜歡說客套話,但這種要負責任的話,不是隨隨便便可以聽到的。
關係戶免審,是許多國產雜誌的詬病,包括十年前的Cell Research。在李老師上任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後不久,收到一篇來自生科院資深院士的綜述,李老師覺得質量不過關,習慣性地把稿件拒了。卻沒想到該院士怒氣衝衝地找他當面理論,李老師鎮定地說(我想他內心應該是很緊張的):「文章可以發,但是我得幫您改一下」。李老師熬了幾個晚上將稿件進行了修改,最後發給該院士的修改稿,除了作者和少數幾個專有名詞,通篇全紅(Word修訂模式)。事後,該院士對李老師心悅誠服,也再沒有投過灌水的文章。
生化細胞所——雜誌的學術土壤
Cell Research的依託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這個老牌的中國生命科學重鎮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歷程。由於其公平的學術平臺,一流的公共設施服務以及科學的研究生培養系統,這裡是許多人心目中最適合最研究的國內單位。儘管她對新PI提供的薪酬待遇被眾多高校甩開八條街,無數海歸學子仍對她情有獨鍾。
生化細胞所和Cell Research雜誌一直是以一種雙贏的方式合作。所裡許多優秀的老師是Cell Research的編委。而李黨生老師對於所裡科學家手頭上的好文章也是如數家珍,他憑藉其自身的專業和編輯經驗,對所裡老師的科研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他們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文章;同時吸引科學家將好的研究論文投給雜誌。
2007年初,Cell Research在線出版了生化所陳正軍老師關於DNA修復的一篇原創性論文。這是一篇相當於Mol Cell水平的文章,但因審稿中受到不公正對待,所以未能得以發表。因此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就主動和陳老師聯繫,將這篇非常優秀的研究論文爭取到Cell Research上發表,當時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只有2。做為回報,李老師承諾將這篇文章推薦到國際知名期刊上進行點評。果然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即得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和Nat Cell Biol的同時點評,這樣一來,作者和雜誌實現了雙贏。
Cell Research的成功,靠的是一流的人才、健康的政治領導和優異的學術土壤。如果幾年前大家還在討論是投JBC還是Cell Research,那麼抱歉,現在這個話題已經out了,因為雜誌的下一個目標是Nature Cell Biology!
而Cell Research的姊妹刊Cell Discovery,自2015年誕生後,也是和CR一樣的穩步上升,今年最新的影響因子預測已經達到了6.38。
本文部分來自科學網周波老師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