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保定電(記者王永奇)連日來,保定動物園成為廣大市民投訴熱點,因為該園門票短短幾個月從5元漲到了15元,幾乎擋住了一半遊客的腳步。
物價局直接批准
保定動物園是在沒有舉行聽證會的情況下,從去年11月份悄然漲價的。具體漲價標準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淡季,票價為每人10元,4月1日至10月31日為旺季,票價為每人15元。同時園內曾單獨收費的小猴館、兩棲館不再收費。
由於漲價後適逢淡季,遊客較少,故一直沒有引起市民廣泛關注。今年「黃金周」期間,許多市民像往年一樣攜親友前往動物園一遊,遭遇旺季票價,這才發覺票價大漲,一時譁然。
對此,保定市物價局稱,動物園門票漲價幅度雖然很大,但公園票價不屬於聽證目錄範圍,因此他們直接批准了漲價的請示。
遊客減少一半
相對於全國各大旅遊景點來說,保定動物園漲價的金額也許不算什麼,但與旅遊景點不同的是,此次漲價的直接受害者卻是當地廣大市民。
記者在動物園門口了解到,幾乎所有買票入園的遊客都是保定人,大部分是帶著孩子來看動物的。幾位女士告訴記者,來之前不知道動物園門票漲了這麼多,普通家庭都挺難接受的,以後不可能常來了。
動物園方面也承認,漲價影響的基本上是1100萬保定人的錢包,雖然今年「黃金周」票價是去年的3倍,但動物園收入只增長了三分之一,遊客至少減少了一半。
漲價緣於財政拔款減少
對於漲價一事,記者了解到,不僅遊客反對,動物園許多領導和職工也不太贊成。
動物園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由於近幾年財政投入逐年減少,動物園經費日益緊張。作為解決資金困難的一條主要渠道,門票漲價是不得以為之。
難道動物園增加收入只有漲價這條路可走嗎?漲價是否能給市民帶來更好的服務?記者在動物園內看到,管理依然如舊,園內設施大都鏽跡斑斑,兒童活動樂園破損嚴重。漲價使遊客大幅減少,增收的願望無法實現,從而使動物園經營陷入惡性循環。
據悉,動物園負責人也清楚地知道這種情況,但因為園內經營好壞與他們並沒有直接關係,他們端著鐵飯碗,花些心思好好經營似乎缺乏動力。
動物園公益性首當其衝
保定動物園始建於1921年,佔地13公頃。近年來每年接待遊客百萬人左右。1995年更名為動物園後,市政府連續3年累計撥款800餘萬元對動物園進行了大面積改造,並且每年投入200多萬元用作該園經費。
據介紹,保定動物園的動物數量和種類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品種已超過140種,數量過千,位居全國城市動物園前20名。
眾所周知,讓更多的市民參觀,了解動物,是動物園最主要的職能。但如果大幅上漲的門票阻隔了市民的腳步,動物園的公益性特質似乎無從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