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編輯揭秘:空調最低設定溫度為啥是16℃?
●空調設定溫度為啥最低16℃?
最近高溫加上高溼,連續多日的「桑拿天」著實讓大家都火了一把!作為現代家居生活最不可或缺的電器——空調的重要性簡直不言而喻,再次救廣大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要不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呢!它的出現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舒適,縱然室外驕陽似火、高溫難耐,開著空調的室內依然可以冰天雪地、寒風凜冽……是不是想想就感覺很爽!
進入三伏天驕陽似火高溫難耐
炎炎夏日,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經歷:剛從外面回到家裡,熱的滿頭大汗,恨不得把空調設定成零下才夠過癮,可是拿過遙控器按了半天才發現,What?它最低竟然只有16℃!沒錯,普通家用空調最低設定溫度只有16℃,這一點想必不少朋友早就發現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空調最低溫度為啥是16℃呢?溫度再低一點不是更涼爽嗎?
夏天回到家就想把冷氣開足
其實,這樣的設定有原因的!在此之前,筆者先簡單介紹一下空調製冷原理,空調的製冷循環過程中,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通過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從而達到降低全屋溫度的效果,具體過程可以參見下圖:
空調製冷循環過程製冷原理圖
空調不論是製冷還是制熱,它可設定的溫度最高為30℃、最低是16℃,這個溫度極限值只適用於氟冷媒系統空調機;如果是其它冷媒系統,溫度範圍可以向兩邊延伸,比如最低可達5℃、最高可達60℃。國內現行家用空調溫度通行的最低溫度都是16℃,主要還是從節能和人體舒適度角度綜合來進行考慮的。
先來看節能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倘若空調最低可設為5℃(這一般是冰箱冷藏室的溫度設定),那麼想要整個室內達到如此之低的溫度,壓縮機要持續滿負荷進行工作,勢必會消耗大量的電能,並且如果蒸發溫度再低的話,外壓比過大,壓縮機會出現故障或直接停機,導致損毀。
再來看舒適性:還是剛才的例子,倘若空調最低可設為5℃,那人在室內估計得穿棉衣棉褲棉拖才能維持正常體溫了(類似於冬天沒有暖氣的日子),這樣的溫度對人體來說可不算舒適!經科學研究實驗表明,夏季室內24℃左右是對人體較為適宜的溫度。
空調設定溫度太低並不利於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出於對氟冷媒系統空調機的製冷能力的考慮,以及綜合節能性和舒適性兩個角度的考量,空調製冷模式可調節設定的最低溫度定為16℃。其實,想必大家也都有所體會,別說是設定在16℃,單是設為20℃就感覺凍得不行,晚上睡覺得蓋厚被子了,所以,設定太低的溫度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