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畫家愛德華·蒙克,人們一定會首先想到《吶喊》這幅畫。
畫面中的天空為什麼交織著紅色、橙色和藍色的橫條紋?當然,這可能只是畫家內心情緒的表達,但它也很可能是源於一種真實存在的現象。
(照片拍攝於南極麥克默多站附近,圖片來源:Alan Light,Wikimedia Commons)
這種現象比較罕見,而且只出現在足夠寒冷的高緯度地區(比如蒙克的故鄉挪威)。但如果遇到,它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圖中的現象有時會被叫做珠母雲(mother-of-pearl clouds)或者珍珠雲(nacreous clouds)。確切地說,它屬於一種極地平流層雲。
一般常見的雲位於對流層,平流層相當乾燥,比較難形成雲。不過,當溫度足夠低時(-78°C)雲還是能夠產生的,這樣的低溫一般只有冬季高緯度地區上空的平流層才能達到。在太陽即將升起或者剛剛落下地平線時,位於高空的珠母雲依然會被陽光照亮,並且在雲中小冰晶的作用下會產生十分絢麗的虹彩。
(一組珠母雲隨時間變化的照片,在挪威南部Leirsund拍攝。拍攝時間:2008年1月20日日落後的傍晚,拍攝者:F. Prata)
在今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有研究者將蒙克的幾版《吶喊》畫作與真實的珠母雲照片進行了色彩對比分析,同時還列舉了畫作創作時間附近有關珠母雲的目擊記錄。論文作者認為,如果《吶喊》中的天空確實來自作者的親眼所見,那麼珠母雲應該是各方面特徵都最符合的原型了。
(論文中一張畫作與照片的局部對比圖,算是相當一致了)
其他一些珠母雲的照片:
(圖片來源:Cherie Ude,同樣是拍攝於南極。)
(圖片來源:Albert de Nijs)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一下「nacreous clouds」,圖片真的都非常漂亮!很想親眼看一看了(但是挪威好冷_(:з」∠)_)
順便說通過這篇論文還得到另外一個TIL:據蒙克的敘述,《吶喊》這幅畫中吶喊的並不是人,而是天空,人其實是在捂耳朵……
上面提到的論文:http://climate.envsci.rutgers.edu/pdf/PrataScream.pdf
一篇有關珠母雲的科普文章:https://theconversation.com/explainer-what-are-the-nacreous-clouds-lighting-up-the-winter-skies-5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