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金屬如黑洞,展現新物態

2020-08-02 環球解密之未解之謎

科學家知道有一種「奇異金屬」,它的特性和黑洞相似。近期一份研究對其建模發現,這種金屬構成了一種新的物質形態。

奇異金屬如黑洞,展現新物態

普通金屬的電阻與溫度直接相關。從量子學角度看,物理學家認為電阻是電子撞上金屬內的雜質,或是和其它電子相撞導致的副作用。這些撞擊事件之間間隔的時間越長,金屬材料的電阻越低。普通金屬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物理學家總結了一個複雜的公式對其描述。

但是奇異金屬不是這樣,它的導電性還與普朗克常數和玻爾茲曼常數相關。普朗克常數定義單個光子的能量;玻爾茲曼常數描述氣體溫度及能量之間的關係。

這份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第一次對這種金屬建立了模型,一直到絕對零度的低溫範圍。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奇異金屬其實是一種介於自旋玻璃態和費米液體之間的一種物質形態。

「這種量子自旋液態不是固定的,但又不是完全自由的。」研究作者之一金恩艾(Eun-Ah Kim)說:「它是一種惰性、糊狀、泥濘的狀態。它是金屬,又有點不像金屬,其無序性推向了量子學的極限。」

其實這種金屬最奇異的地方在於,它與黑洞特性的相似之處。黑洞也展現出與溫度、普朗克常數和玻爾茲曼常數相關的特性,比如在和另一個黑洞合併後振動持續的時間。

以前,因為涉及的粒子數量眾多,而且電子容易形成量子糾纏,無法分開進行獨立處理等困難,物理學家無法實現對奇異金屬內電子的準確計算。

這份研究先用量子學方法僅對幾個原子展開複雜的計算,之後推廣到整個系統;再使用隨機算法,重複對隨機樣本進行計算,解決了這些障礙完成建模。

研究者稱,這項研究有助於了解相對高一些溫度下的超導,以及關聯黑洞等天體的研究。「從普朗克金屬到黑洞,都有相似的特性,這太令人驚嘆了。」合作研究員帕爾科萊特(Olivier Parcollet)說。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發現水分子的新物態
    研究者發現綠柱石中的水分子有著奇異的特性。
  • 新研究發現雷射製冷或可產生奇異物態
    但是,德國最新一項研究轉變了我們對常規物理學的認識,以全新的視角展現了雷射特性。  在最新研究中,德國波恩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馬丁·威茨(Martin Weitz)和烏爾裡希·沃格爾(Ulrich Vogl)利用雷射,使得稠密的銣氣體溫度遠遠低於令氣體轉化為固體的正常溫度。在之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只能利用雷射急速「過度冷卻」那些經過稀釋的氣體。
  • 國科大等提出新的拓撲量子物態——二維外爾半準金屬態
    拓撲物態和二維磁性是當前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中令人著迷的兩大主題,兩者結合是否會產生新的量子物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蘇剛團隊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教授楊聲遠團隊合作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們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的拓撲量子物態——「二維外爾半準金屬態(2D Weyl half-semimetal, WHS)」,這既是一種具有拓撲性質的二維外爾半金屬(Weyl semimetal),同時也是一種完全極化的鐵磁性半金屬(half-metal),其低能電子是自旋完全極化的外爾費米子(Weyl fermion)
  • 進展 | 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當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ivelson研究組發現,如果在一種分子液體——亞磷酸三苯酯(TPP)——的過冷液體區間內的特定溫度下進行保溫,TPP會轉變成一種能量介於非晶態和晶態之間的新物態,即冰川玻璃態。這種轉變被稱為冰川化過程,它屬於同成分下一種液體向另一種液體的結構轉變(液液相變),其相變產物是冰川玻璃態。
  • 進展|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當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ivelson研究組發現,如果在一種分子液體——亞磷酸三苯酯(TPP)——的過冷液體區間內的特定溫度下進行保溫,TPP會轉變成一種能量介於非晶態和晶態之間的新物態,即冰川玻璃態。這種轉變被稱為冰川化過程,它屬於同成分下一種液體向另一種液體的結構轉變(液液相變),其相變產物是冰川玻璃態。
  • 科研人員發現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
    當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ivelson研究組發現,如果在一種分子液體——亞磷酸三苯酯(TPP)——的過冷液體區間內的特定溫度下進行保溫,TPP會轉變成一種能量介於非晶態和晶態之間的新物態,即冰川玻璃態。這種轉變被稱為冰川化過程,它屬於同成分下一種液體向另一種液體的結構轉變(液液相變),其相變產物是冰川玻璃態。
  • 我科學家發現新一類半金屬
    記者從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田明亮研究員課題組通過對層狀結構的PtBi2在40特斯拉高磁場下的量子輸運特性測量及第一性原理能帶計算研究,發現層狀結構的PtBi2是新一類三重簡併拓撲半金屬,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進展|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當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ivelson研究組發現,如果在一種分子液體——亞磷酸三苯酯(TPP)——的過冷液體區間內的特定溫度下進行保溫,TPP會轉變成一種能量介於非晶態和晶態之間的新物態,即冰川玻璃態。這種轉變被稱為冰川化過程,它屬於同成分下一種液體向另一種液體的結構轉變(液液相變),其相變產物是冰川玻璃態。
  • 合肥研究院發現新的三重簡併拓撲半金屬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拓撲半金屬材料具備奇異的磁輸運性質(如手性負磁阻、巨磁電阻)以及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等特點,在未來低能耗電子學器件應用上具有重要價值,因而成為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熱點研究方向之一。
  • 神秘物態在月球表面無規律地遊走
    月球暗影2020年7月6日,一名來自美國的 UFO 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自己的一項最新發現,在一段只有幾分鐘的視頻裡,這名研究者展示了一種奇異的陰影物態在月球表面上出現並且行進的畫面,他聲稱,這種不明物態在月球表面出現的目擊記錄可以追溯到幾年前。
  • 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繞著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發出奇異的引力波
    蟲洞是穿越時空的隧道,連接著宇宙的不同部分(概念圖)圍繞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釋放出一種新引力波模式  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幹涉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宇宙中可能會出現時空隧道的假設。
  • 你認識這10個神奇的低調物態嗎 你可不要認為非晶態近年來很高調哦
    還有其他一些可能存在的外星簡併態物質,如存在於稀有星體夸克星(quark star)的奇異物質(譯註:strange matter也被稱為夸克物質,是一種未在地球上發現的理論物質,具有極大引力負壓的物質形態)。
  • NASA模擬展現最清晰的黑洞外貌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天文學· NASA模擬展現最清晰的黑洞外貌
  • 「外星•生命」神秘物態在月球表面無規則地遊走
    月球暗影2020年7月6日,一名來自美國的 UFO 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自己的一項最新發現,在一段只有幾分鐘的視頻裡,這名研究者展示了一種奇異的陰影物態在月球表面上出現並且行進的畫面,他聲稱,這種不明物態在月球表面出現的目擊記錄可以追溯到幾年前。
  • 繞著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發出奇異的引力波
    北京時間7月31日消息,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幹涉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宇宙中可能會出現時空隧道的假設
  • 南科大俞大鵬團隊發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電性調控研究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團隊與北京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等合作,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體異質結量子調控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通過增大狄拉克半金屬約瑟夫森結的幾何尺寸將電子輸運維數降到拓撲鉸鏈態》(「Reducing Electronic Transport Dimension to Topological Hinge States by Increasing
  • 超導、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因一個問題被聯繫了起來!
    然而,對於奇異金屬,有數百萬個電子糾纏,進而導致整個的物質狀態,這真的是探索量子糾纏的前沿。 理論物理學家Sean Hartnoll說:「這個實驗指向材料間一種驚人的普遍性,這將牽涉到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中一個深刻的想法。」發現這個深刻想法的努力已經揭示出與黑洞、引力和量子資訊理論之間驚人的聯繫。
  • 奇異的時空,崩壞的物理學定律,這就是神奇的黑洞
    黑洞有著非常神奇的性質,就是物理學在黑洞裡會崩壞掉,要理解這個概念。首先什麼是黑洞。他一直嘗試解開黑洞的奧秘,但是就是缺乏黑洞的信息,所以他一直解不開。這個物理學指的是正常時空範圍內,在正常通過實驗以及對實驗的分析推理創造出各種理論,這一套理論在黑洞裡面不適用,所以它壞掉了,這個就是奇點的概念。但是黑洞的積點,不應該被單純地理解為是一個幾何點,應該被理解為是一塊區域,這塊區域它的性質都是奇異的。那黑洞的範圍應該怎麼定義?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