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原蛋白的千年食用史裡,不變的是人類的需求,變的是我們對它的認知。未來,技術的力量將繼續推動膠原蛋白肽的進擊路。
」
文:Foodaily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想從食品飲料中獲得健康裨益,「功能化」概念可謂風生水起,這一點大家或許都已有所感受。雖然在食品飲料的萬億級大市場中,功能性食品目前在中國還只是一個小池塘,但在「功能+」的大趨勢下,幾乎所有品類都值得重做一遍。
其中,在眾多細分功能訴求下,以滿足女性為主的口服美容類產品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曾潛藏在微商渠道的熱門品類逐漸浮出水面,也引得眾多中國市場的食品巨頭紛紛入局。同成熟的歐、美、日市場一樣,很多功能性品牌巨頭的崛起都是背靠「愛美的女性」。
而在美麗需求旺盛的市場中,其中膠原蛋白肽拔得頭籌成為頂級流量。膠原蛋白肽究竟有多火?它有怎樣的「天生優勢」,又經過怎樣的「後天努力」?屢受智商稅質疑,技術的推動未來又將如何加速其商業價值的釋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膠原蛋白是如何一步步在人類心智中站穩腳跟的。
膠原蛋白肽,現代功能性食品原料中的寵兒
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表明,2019年全球膠原蛋白市場規模約達百億美元,預計2020年-2027年,膠原蛋白的年複合增長率達5.9%。
十多年來,圍繞膠原蛋白肽的功能性食品飲料在全球範圍內全面開花。目前從膠原蛋白應用市場來看,醫療保健仍然是最大應用領域,但未來功能性食品飲料的需求勢必是推動膠原蛋白高增長的中堅力量。
回到中國市場,近幾年,膠原蛋白更是搭上了妝食同源快車道。CBNData《2019口服美容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膠原蛋白2019年在中國口服美容市場的消費規模最大,成為最受歡迎的明星配料。
其實,早在工業時代開啟之前,古人們便通過食用豬皮、雞皮、魚翅等膠原含量豐富的食物來補充膠原蛋白,距今大概已有4000多年的食用史,目前坊間仍然還會流傳這樣的做法。
20世紀40年代以後,膠原蛋白的應用從醫藥領域拓展到食品工業配料的應用。隨後,膠原蛋白的功能性被發掘後使其找到了新方向,特別地,在「她經濟」下的變美大作戰中,膠原蛋白肽的商業價值再次被放大,但同時也為其帶來智商稅風波。
膠原蛋白究竟是科技產物、還是噱頭概念?不知道大家現在怎樣看待膠原蛋白?總之,延續千年的食用史中,不變的是人類的需求,變的是我們對它的認知。
伴隨著科技背書的質疑與技術的推動,21世紀初,我們口中的膠原蛋白早已搖身一變成為了膠原蛋白肽,並在矛盾中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也提醒著我們,對於功能性食品飲料而言,除了切中消費痛點,所使用原料的功能性背書至關重要。
膠原蛋白在變「小」
商業價值在放大
技術的推動、認知的提升,膠原蛋白肽推廣開來
最初,我們可能還不知道膠原蛋白是如何產生作用的,只是發現了食用膠原蛋白對骨骼、皮膚健康等起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功效。隨著生物研究的進步、整體認知的提升,消費者埠開始對膠原蛋白的吸收率產生質疑。
此時,對蛋白質及其肽結構研究的深入,也讓科學家發現小分子量的膠原蛋白更容易吸收,更小的分子結構有更強的功能體現,於是,圍繞分子量定義的膠原蛋白肽面世了。
為了挖掘膠原蛋白的價值,相關的原輔料企業也先行地意識到需要在功能性研究方面下功夫。例如,在中國膠原蛋白供應市場非常活躍的嘉利達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膠原蛋白肽的功能性以及臨床研究。
從強調「小分子」到強調「特異性」,膠原蛋白肽在質疑中不斷進化
慢慢地,我們發現分子量評判功效已經不具備說服力。在質疑中不斷進化,對膠原蛋白肽功能性的探討沒有停下腳步。隨著消費者對「科技感」的追求,膠原蛋白肽對機體產生的效果僅僅停留在「小分子、易吸收」就夠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膠原蛋白肽功能性的體現可不只是提供胺基酸,以滿足日常的蛋白質營養需求。曾經,我們大都以為飲食中的蛋白質在被吸收之前已被完全消化成胺基酸,而今天廣為人知的是二肽和三肽也被腸道很好地吸收。另外,目前已有證據表明,高分子量多肽甚至小蛋白質都可以由腸道被完整吸收,並在體內產生特定的生物學功能,這也稱之為膠原蛋白肽的「生物活性」。
何為生物活性膠原蛋白肽?這代表著膠原蛋白肽的功能性研究走到了哪一步?
Foodaily從嘉利達方面了解到,生物活性膠原蛋白肽是指特異性多肽,可以部分消化存活並可以完整形式通過腸道屏障,最終在靶組織發揮其生物活性,對細胞代謝產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從而產生特定的健康益處。
圖片來源:嘉利達
膠原蛋白肽好不好,生物活性最重要
雖然表面上看來膠原蛋白是相似的,但水解後的肽段對不同功能性的呈現有重要的影響。
嘉利達表示,分子量的區別不能完全說明膠原蛋白肽的功效性,判斷膠原蛋白肽好不好的標準是要判斷它的生物活性夠不夠、改善細胞合成膠原蛋白的能力強不強。
大分子的膠原蛋白不能與細胞結合,但如果肽的大小剛好合適,就能與相對應的細胞受體較好的結合,向身體傳遞出需要合成膠原蛋白的信息。
據了解,嘉利達為此針對不同的靶向細胞,開發了不同功能性的膠原蛋白肽產品,對骨骼、關節、肌肉等不同組織均有作用,並對其生理功效進行了深入研究及臨床實驗。具備生物代謝層面的技術背書,膠原蛋白肽為其未來商業價值的釋放做好了準備。
膠原蛋白肽擁有多副面孔
科技與商業結合將繼續推動它的進擊路
如上所述,膠原蛋白肽的功能應用絕不只是口服美容。佔據了人體30%以上的蛋白質含量,它對骨骼、關節、肌肉、毛髮等均有作用。如何通過水解得到針對不同組織起到最大效用的膠原蛋白肽產品則是一門大學問,更是未來膠原蛋白肽向細分場景和訴求進擊的關鍵。
吃啥補啥,膠原蛋白肽也講究不同細分訴求下的對症下藥
膠原蛋白肽產品是否真正發揮功效與其作用的細胞也是緊密相連的,而這就會對特定肽譜、肽的結構以及臨床有效量均提出要求。
Foodaily從嘉利達官網了解到,其膠原蛋白肽產品共包含5個細分系列,分別作用於不同細胞,進行產品開發時適用於不同細分訴求點及應用場景。
而這也啟發我們,開發不同功能訴求的產品,需要採用對應的膠原蛋白肽,才能發揮相應的功能性表現。如此一來,在功能性食品飲料領域,膠原蛋白肽對皮膚、關節、骨骼、肌肉等不同訴求下的應用仍有待挖掘。
從籠統的食材到工業配料,再到醫藥食品領域的功能性配料,歷經3個階段的發展,膠原蛋白在功能性食品飲料的商業價值釋放才剛剛開始,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從技術層面看來,膠原蛋白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從相關產品的開發、品類的拓展、不同細分訴求和場景下的運用、消費者教育等方面來看,膠原蛋白市場仍然非常值得品牌們入局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