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課堂: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2020-11-24 中國教育

  案例1  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將《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這門慕課課程以MOOC+SPOC+翻轉課堂方式在課堂應用時,參照如圖1的模式組織。

  教師在SPOC課程中可規定,為獲得本校學分,本課程為學生必修的內容,而學生可在同一界面按照SPOC的要求選擇MOOC內容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SPOC課程中針對本校學生基礎組織測試,既可共享MOOC測試資源,又可專享SPOC測試資源,而學生可參與MOOC測試與考核,亦可參與SPOC測試與考核,進而實現不同的SPOC解決不同基礎學生的差異化考核問題。

  2014~2016年連續三個學期,《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課程團隊聯合國內總計40餘所大學開展了面向在校生的大規模基於「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2016年秋同期課程有8萬多在校學生網上同步學習,60萬餘人次互動討論,萬餘條好評,在計算機教育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燕山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高校均基於該課程該模式進行了全校範圍(指學生覆蓋面)的全面內容改革(指課程內容覆蓋程度);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均基於該課程該模式進行了全校範圍過渡性內容改革。30多所大學基於該課程該模式進行了部分專業過渡性內容改革。

  (供稿:戰德臣 張麗傑 聶蘭順 宋巧紅)

  教師要實現三個「再造」

  

戰德臣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思維導論》等系列課程主講人

  《中國教育網絡》:慕課進課堂,您從實踐中覺得要解決哪些關鍵的問題?

  戰德臣:慕課需對傳統的課程進行再造。第一,內容體系的再造。第二,教學方法的再造。第三,考核方法的再造。從知識型考核轉為能力型考核、轉為過程化、個性化的考核。隨著學習的進展,在學習成果形成的過程中進行考核,針對不同的學生出不同的試卷。

  同時,慕課對於自制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堅持很難,互動相對較弱,需課堂教學的補充。另外,想更好地發展,需解決優質慕課學校化、本地化的問題。例如985、211院校的慕課課程,提供給地方院校的學生,可能他們學起來費力。這時候,需MOOC+SPOC的模式加以本地化轉化,學校可在SPOC下提升或降低難度,做出特色化、差異化的處理,漸進式地提升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另外,需解決慕課教師、學校與慕課平臺的利益分配,建議國家有針對性地投入一部分經費支持。

  《中國教育網絡》:慕課與課堂如何更好地結合?

戰德臣:慕課不是取代教學,慕課應該與課堂教學互補,

  優質的慕課,需要在教師督導下,保證學習的效果。教師需轉變,從知識型傳授轉變為引導、指導督導,檢驗學習的效果。慕課學習,課堂一定要翻轉,老師需要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學生練習效果,去講授,然後學生再學習。

  MOOC+SPOC+翻轉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若干年後在學校應該會普及,因為碎片化、系統化,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第二課堂,與展示評價型、深度研討型、導演串演型等多種翻轉形式的實體第一課堂,以及跨校跨專業大討論區組織的互動第三課堂的有機結合,共同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能有利於實現「一師帶多校」「多校帶多群」「校校互動」「群群互動」,有效地建立學生「自學-互學-群學」、教師「引導-指導-督導」的新型教學環境。

相關焦點

  • 計算機學院精心打造《計算思維導論》優質課程
    日前,《計算思維導論》課程(2020版)在線測試系統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創建與完善,極大地方便了同學們在線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吸收、強化及運用;同時,省級教研項目「新工科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計算思維導論》為例」的成功申報,促進了該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 ——葛四友《哲學思維導論》通識課
    葛四友 課程名稱:哲學思維導論 開課教師:葛四友 開課院系:華東師大哲學系開課時間:2020年秋季學期選課模塊:思維、推理與判斷第二個部分是學生在課外自學《批判性思維》一書,並且按時完成助教布置的作業;第三部分是學生在課堂的討論與論辯,大概每兩周進行一次,每次一個小時左右。
  • 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不是要讓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而是要培養有效使用計算解決複雜問題所必需的一組心智工具集。美國計算機協會( ACM) 2008 年在對CC2001( CS2001) 的中期審查報告《CS2001 Interrim Review》(草案)中明確將「計算思維」與「計算機導論」課程綁定在一起,並要求該課程講授計算思維的本質。
  • 北大面向社會開設慕課同步課堂
    為了讓公眾有機會共享北大優質課程,網絡授課當下,北大面向社會開設慕課同步課堂,分批將本學期直播課程的視頻,在華文慕課平臺上線,開啟「追劇」般的學習體驗。北大同步課堂,為你點亮求知的星光,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品課程。
  • 什麼叫計算思維?它到底是計算機還人的思維方式?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按照資訊理論的觀點,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思維是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計算思維是美國卡內基大學(CMU)的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於2006年3月首次提出的一種理論。
  • 龍江智能製造從高校提速 「馬良的筆」進哈工大課堂
    如今,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課程中,有一些複雜的工業零件,也能用「馬良之筆」繪製而成實物,達到真正的「躍然」於「紙上」。哈工大「機械設計」課程組。(圖片來自哈工大官微)學生製造的白色小巧減速器。(圖片來自哈工大官微)「馬良的筆」進哈工大的課堂在2017秋季「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課程組開始探索讓部分學生自己動手製造「減速器」。在傳統的課程設計中,學生只需畫出一個減速器的圖紙即可,而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則是讓學生直接採用三維設計的方式進行方案設計,並用3D印表機製造出零部件,並最終完成組裝。
  • 計算機科學教給人們什麼樣的思維?
    摘要:計算機科學本質上源自數學思維和工程思維。然而,計算思維遠遠不只是為計算機編程,它是抽象的多個層次上的思維,與「讀寫能力」一樣,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
  • 計算思維:編程教育的價值追求
    有個聲音不早不晚地出現:因為通過編程,可以讓孩子們擁有與讀、寫、算同等重要的認知能力——計算思維! 是的,計算思維是我們俯下身子和計算機對話的入口,也是編程學習漫漫歷程中對編程學科本質的一種洞見。 計算思維的提出,最早可回溯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西蒙·帕佩特(Seymour Papert)教授。
  • 《計算機考研擇校》哈工大深圳和北航哪個好考些?
    哈工大深圳更是大羅金仙鬥法 【5】 哈工大20年改考專業課【難度再次up】 如下 兩個學校19年計算機專業 詳細錄取情況 【1】19年錄取分數上哈工大深圳略高於北航
  • 兩電一郵與哈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咋選?深造選985,計算機選211
    兩電一郵與哈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咋選?深造選985,計算機選211「兩電一郵」是三所通信領域的頂尖大學合稱,這三校有兩所211,一所985。分別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工大是非常全面的理工科大學,各種各樣的工科專業都有,也就意味著學校不同專業之間就業差距是蠻大的,有的專業就業是不太樂觀的,也很難往網際網路方向靠。而電子科大北郵和西電以電子信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為主,就業方向不會有太大區分。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如何鍛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小編就這些問題展開分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01計算思維是什麼2006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發表了題為 《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文章,提出了一種建立在計算機處理能力及其局限性基礎之上的思維方式——計算思維。她認為,計算思維就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
  • 新疆農業大學自主研發慕課平臺 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2014年,新疆農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自主研發的慕課平臺上線運行。初期,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嘗試著將新疆農業大學的計算機公共課放到慕課平臺運行,除了保留32課時的計算機操作實驗課程外,剩餘32個課時的面對面課堂理論教學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慕課平臺上的視頻講課。 變課堂教學為慕課平臺教學,這一描述看似簡單,然而過程卻相當複雜,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太紅對此深有感觸。
  • 計算機學界聚焦網絡在線課程:並非一臺攝像機那麼簡單
    Coursera的首批合作院校包括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美國名校,項目成立不足一年,便吸引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萬名學生註冊124門課程。  通過網際網路運用計算機學習的在線教育正成為席捲全球的熱點,這對計算機學科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 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
    去年3月剛讀過卡內基梅隆大學(CMU)Wing教授的《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時,一絲共鳴在腦中閃過,但沒引起太多的思索。年初去西交大軟體學院商談教學工作時,認為應引入一門面向新生的計算與軟體的通識課。討論中我突然想起「計算思維」,故建議設計一門講座課,就叫《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
  • 北歐借編程教育培養計算思維
    英格蘭於2014年將編程正式納入學校課程之後,歐洲其他國家也陸續開始重視計算機科學、編程和計算思維教育。歐盟聯合研究中心2016年發布的公民數字能力框架,將編程作為21項數字能力之一。隨後,歐盟發布的《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18》,行動之一是將編程課堂帶到歐盟所有學校,編程被認作是與讀寫一樣重要的基本素養與能力。
  • 少兒編程火爆,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它與編程和計算機科學有什麼區別?尤其在教學方面,它們的區別在那裡?什麼是計算思維(CT)?簡而言之,計算思維是利用計算機科學解決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思維方式。具體闡述下計算思維的定義。當提出問題時,首先定義問題的內涵,然後利用計算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計算思維。具有計算思維的人,會通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來理解和思考問題。
  • 應從小培養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
    這樣一種加強也是順應國際基礎教育發展潮流的,例如美國去年由時任總統歐巴馬提出了「全民學習計算機」(Computer Science for all)的口號,英國的信息技術課程近年來也進一步強調了計算思維的觀念。當然,在隨後的課標落實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面對計算思維的教學和評價如果實現、教材的開發和教師的培訓如何能跟上、一線教師是否能接受和勝任,以及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如何能夠提高重視程度等問題。
  • 哲學導論-中國大學mooc
    D、米歇爾·福柯E、約翰·穆勒F、託馬斯·庫恩G、埃德蒙德·胡塞爾答案:A10、在「你真的能確定自己不是『精神病』嗎」這個討論視頻中,以下哪些理由被討論過:A、思維正常與否是否可以作為辨別標準B、思維是否連貫可否成為區分標準C、有資格證書的精神病醫生的標準是否合理D、投票或百分比問題是否可以成為區分標準E、吃飯、走路正常與否是否可以作為區分標準F、說話吐字是否準確清晰是否可以成為區分精神病與否的標準
  • 有聲慕課 | 中國大學MOOC《領讀經典》音頻課程在線收聽
    課程簡介12領讀經典-古代文學(1)《領讀經典-古代文學(1)》導論由山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呂玉華老師從「如何閱讀古代文學經典」入題,開啟對中國古代文學經典歷史長河的漫溯。數經典文本,談閱讀方法,引導讀者步入古代文學的經典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