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教給人們什麼樣的思維?

2020-11-24 高考網

  摘要:計算機科學本質上源自數學思維和工程思維。然而,計算思維遠遠不只是為計算機編程,它是抽象的多個層次上的思維,與「讀寫能力」一樣,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

  ●我國有不少高分低能學生,缺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會導致我國創新力不強

  ●中國計算機學會一直呼籲:取消信息學奧賽省級聯賽一等獎保送進高校政策,現已引起政府高層部門重視

  ●奧數已成利益趨動的一個「怪胎」,它對社會的危害比黃、賭、毒還要大,今後應嚴禁中學招生與奧數掛鈎

  「計算機科學技術究竟是一門什麼學問?計算機科學教給人們什麼樣的思維?中學生參加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究竟能增長什麼能力?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李國傑,7月26日在第26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開幕式上發表見解。

  李國傑介紹說,美國科學基金會計算機與信息科學與工程部主任周以真教授,最近同其他計算機科學家一起,在許多場合倡導計算思維。

  什麼是計算思維?李國傑認為,計算思維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求解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行為,它選擇合適的方式陳述一個問題、對一個問題的相關方面建模,並用最有效的辦法實現問題求解。

  李國傑認為,計算機科學本質上源自數學思維和工程思維。然而,計算思維遠遠不只是為計算機編程,它是抽象的多個層次上的思維,與「讀寫能力」一樣,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他強調,計算思維是每個人的基本技能,不僅僅屬於計算機科學家。他建議,培養孩子們解析能力時,不僅要求其學會閱讀、寫作和算術,還要學會計算思維。

  李國傑提出,有了計算機,人類就能用自身智慧解決那些計算時代之前不敢嘗試的問題。然而,長期以來,信息科技被社會看成是一種高科技工具,計算機科學技術這門學科亦被構造成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具學科、一種輔助性學科,這種狹隘的認知對發展和普及信息科技極為不利。他說,最近10年來,國際信息科技界高度重視克服「狹義工具論」認知障礙,努力將信息科技作為21世紀經濟社會必需的普適資源和增值資產。

  李國傑指出,25年前,鄧小平同志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為推動計算機在我國中學生中普及,中國計算機學會於同年即1984年創建了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早於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5年。然而他強調,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是我國一個重要課題。我國有不少高分低能學生,缺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會導致我國創新力不強。他說,一個國家的創新,首先要從教育入手,從學生抓起,而目前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很難解決這個問題。由此,課外科學活動如何彌補課堂教學不足,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李國傑特別指出,從2001年開始,國家教育部規定:獲信息學競賽省級聯賽一等獎的選手,可以免試保送上大學。這種政策對信息學奧賽活動的開展有正面促進作用,然而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得有些地方在組織奧賽時偏離競賽宗旨,有的學生參賽不是出於興趣和學有餘力,而是為了保送上大學進而弄虛作假,對競賽公正性造成傷害。李國傑指出,作為信息學奧賽主辦單位,中國計算機學會和主辦其他學科競賽的全國學會,一直呼籲取消省級聯賽一等獎保送政策,現已引起我國政府高層部門重視。

  李國傑還指出,目前社會廣泛開展的奧林匹克數學補習班,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嚴厲批評和幾乎所有學生家長的譴責。大家普遍認為,讓小學生參加奧數,對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極為不利,然而為了升入好中學,小孩子被迫學習奧數。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會抑制學生的創造力,而且會滋長社會不良風氣。他說,奧數已經成為利益趨動的一個「怪胎」,有人認為它對社會的危害,比黃、賭、毒還要大,必須堅決廢止,今後應嚴禁任何中學招生與奧數掛鈎。

  新聞連結——

  程東紅提議:為中國計算機學會鼓掌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程東紅,7月26日在第26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開幕式致詞中提議:為中國計算機學會鼓掌。她說,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信息學奧賽,規則為先,「依法治賽」。由於獲信息學競賽省級聯賽一等獎選手可免試保送升大學,則難免有作假者。然而一經發現,中國計算機學會即嚴格按規則處理,遇說情者亦從未「放水」,保證競賽的公正性。李國傑院士在該賽開幕式上還公諸這樣一個「秘密」:在培訓信息學奧賽選手時,中國計算機學會除讓選手準備競賽外,還注重其創造性思維、人文素養、情商及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的培養。入選國家隊的20名選手,需撰寫論文和答辯;得分最高的前6名作為參加國際奧賽的候選選手,賽事科學委員會先將其成績清零,爾後考察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與表現,再從中選出4名選手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奧賽。

 

相關焦點

  • 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
    這一時的閃念迫使我回頭細究Wing的文章,開始感到「計算思維」關係到我們對計算機科學轉型與發展的基本認識,意義重大。到了3月,CMU已與微軟聯合成立「計算思維中心」,而Wing也被聘為美國基金會計算機和信息科學與工程部主任。 計算機作為一種計算工具出現到今天,已逾半個世紀,如何進一步發展,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 科學三大領域——思維科學
    定義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是研究人的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綜合性科學。思維是 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們從某些特定角度對思維及其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已有很久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後,各學科的多層次和橫向滲透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科學的誕生,為全面、系統地研究思維現象開闢了新途徑。
  • 什麼叫計算思維?它到底是計算機還人的思維方式?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按照資訊理論的觀點,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思維是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計算思維是美國卡內基大學(CMU)的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於2006年3月首次提出的一種理論。
  • 科學的思維方式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科學的知識主要來源於書本。但這便帶來一個問題? 書本的知識高度抽象化的成果,如果這些成果不能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人們對他的認識 就很容易流入表面。他們對於科學的認知,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並局限在一個框架之內。但這樣的所謂科學認知, 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那麼什麼樣的科學認知才有意義呢?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一個問題,所謂的科學理念與理論。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Wing)教授,發表了題為 《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文章,提出了一種建立在計算機處理能力及其局限性基礎之上的思維方式——計算思維。她認為,計算思維就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
  • 計算思維
    他的工作和對於計算方法的大力推薦,激發了人們對於計算科學的認識和重視。2006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機器智能的不解之謎,發表了題為 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文章,提出了一種建立在計算機處理能力及其局限性基礎之上的思維方式——計算思維。
  • 視點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
  • MOOC+課堂: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案例1  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將《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這門慕課課程以MOOC+SPOC+翻轉課堂方式在課堂應用時,參照如圖1的模式組織。  2014~2016年連續三個學期,《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課程團隊聯合國內總計40餘所大學開展了面向在校生的大規模基於「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2016年秋同期課程有8萬多在校學生網上同步學習,60萬餘人次互動討論,萬餘條好評,在計算機教育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朱光亞:科學思維融入家庭教育
    朱明遠說:「父親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如何使用說明書,而是如何科學地、符合自然規律地做事。」朱光亞也很重視培養子女的動手能力,他自己就有一雙靈巧的手。家中有物品壞了,他會利用平時積攢的舊五金件修補。閒暇時,朱光亞還會帶著兩個男孩做木工。他曾與明遠、明駿一道,用兩塊木板、一段窗簾杆、一些粗鐵絲和硬紙殼做過一個立式閱讀燈。他還教明遠自己動手裝配半導體收音機。
  • 【果殼網專訪】計算機科學家周以真:既要煮好飯,也別讓菜放涼了
    計算機科學家是什麼樣子的?在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計算機科學家大概是一群神情嚴肅、言辭深奧的人——他們更多是男性,性格內斂,邏輯清晰,學著偏技術性的知識,講著不明覺厲的話。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博士完全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作為一位聞名學界的女科學家,周以真優雅而幹練,端莊而熱情,友善而堅韌。
  • 給計算機「大腦」全新的「思維」
    人腦比電腦具優勢  儘管人腦有著潛在缺陷,計算中會犯各種錯誤,但卻保持著一種強大而有效的計算模式,它能在不到1秒鐘完成某些特殊的任務,而一臺計算機要完成這些任務需要更多時間,消耗更多能量。  這些功能是什麼?
  • 科學分析如果機器人具有人類的思維能力,會成為新的生命形式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瑤瑤談科學,如果機器人具有人類的思維能力,會成為新的生命形式嗎?最近,我剛剛讀了一篇很有意思的長篇文章,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國科學作家。聽兩本書的標題。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作者說,在語言的發明之後,我們的物種本質上不同於其他物種。
  • 【GET2017】CodeMonkey Yishai :讓更多孩子學習計算機科學
    Yishai表示,在美國它71%的工作都屬於計算機編程類的。而學科的畢業生當中只有8%學習計算機科學。所以,產業人才需求和供給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僅僅是美國,整個世界都如此。另外,Yishai講到想要改變孩子學習的過程,以及方法的話,需要對教育系統進行大膽的改革。現在的教育系統是非常冗成的,需要在不同的等級去進行解決。
  • 在科學上,時間停止是什麼樣子的
    在影視或者是文學作品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個畫面,在情況非常緊急的時候,主角或者是某某大佬淡定的走了出來,或者大手一揮,或者念一段咒語,時間停止了,反派一動不動,而正義的人們開始為所欲為,最終挽狂瀾於即倒。
  • 西方人文精神傳統與近代科學思維
    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和諧統一,是人類自救的必由之路。 「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近些年來人們經常提到的一對名詞,但目前學術界對它們的含義還沒有嚴格而統一的界定。對於「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關係,人們多用「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來加以形容,認為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種提法對於矯正忽視「人文精神」的做法,提高人文學科的地位,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它也給人們造成了「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雙峰並立的印象。從歷史過程看,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在近代以前,「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本為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的同胞體。
  • 一個解決教綜學科知識繁雜的有效手段——思維導圖
    一個解決教綜學科知識繁雜的有效手段——思維導圖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2-27 13:2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入門篇】走近思維導圖
    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等組織成員,國際腦研究組織成員。他通過割裂腦試驗,證實大腦不對稱的「左右腦分工理論,揭開大腦兩半球秘密和功能分工,為人們了解人腦更高級功能提供了新觀念。問題:思維導圖的形態是什麼樣的?思維導圖的要素有哪些?思維導圖的核心概念是哪些?----關聯我,請掃碼備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面面觀
    緊缺造就高薪,實力成就機遇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面面觀日前有媒體報導,中關村將在未來幾年內徹底告別電子賣場,集中有限空間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體、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新模式。中關村電子賣場幾十年興衰,見證的正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產業與人才結構的更新換代。
  • 美國K-12CS《幼兒階段的計算機科學教育》指南解讀
    在計算機科學中,模式允許人們通過概括和應用多種情況的解決方案來降低複雜性。在早期學習中可以創造和運用抽象能力(例如,定義和調用過程),更有效地解決計算問題(例如,使用循環而不是重複命令)以及進行推理(例如,使用模型和模擬得出結論)。創造和運用抽象的一個方面是對項目/對象/代碼進行分類,並基於這些分類來識別一般屬性(或「抽象」出更一般的模式來描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