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冥想給大家推薦是一部香港經典殭屍片~
關於香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而在小冥記憶深處塵封已久的回憶,無疑是小時候追過的香港電影了。而說到香港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香港武俠片、動作片,而在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香港殭屍電影(由林正英主演的)。於是乎,今日便給大家分享一下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李賽鳳、許冠英主演的《殭屍先生》這部香港恐怖喜劇電影。
在上世紀80年代,香港的驚悚鬼怪靈幻片發展十分緩慢,影片數量、質量遠遠不及此時的武俠、喜劇、功夫等類型片,而殭屍片更是屬於被遺忘的題材,而在湘西,確確實實存在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職業——趕屍!如此神秘的東西,反而會讓人覺得十分有意思,而此時,善於創新的香港電影人敏銳地察覺到了,於是,他們將本土的民俗趣味文化融入喜劇、動作、靈幻等元素,終於在1985年上映了香港殭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殭屍先生》。
這部由劉觀偉執導、洪金寶監製、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開啟了香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殭屍片,劉觀偉也被冠以殭屍片"開山鼻祖"的稱號,該片獲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提名,並獲得最佳音樂獎。而在此後,香港便掀起了一股殭屍片的熱潮,劉觀偉也陸續執導了《殭屍家族》《殭屍叔叔》《新殭屍先生》等一系列作品。
記憶中的經典
《殭屍先生》這部影片將70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殭屍"與本土的民俗色彩結合,雖有借鑑西方"吸血殭屍"的橋段,但是影片中卻洋溢著大量的民俗色彩,清朝的官服、黃符、桃木劍、太極盤、墨斗、雞血、糯米……儘管只是迷信,但也是一種文化——中國古老而神秘的民間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易學"和"道學"文化;儘管是純屬虛構的故事,讓人看來卻信以為真、很具有說服力。因為這些傳統的民俗元素,加上說服力十足的故事情節,我一直對香港殭屍片上的有著極大的興趣,即使在小時候看著"害怕"卻還很想看;到如今也沒有喪失對殭屍片的偏愛。
香港影評人吳昊先生說:"香港的殭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此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香港殭屍片的本質。在香港殭屍電影中從來不缺精彩的打鬥,單拿《殭屍先生》來說,當年功夫片中最常見的民初背景、師徒關係、鬥趣情節都被直接套用到影片中;而師徒與殭屍、女鬼之間的惡鬥,以及影片中發生的一系列黑色幽默的搞笑成分,都是當年盛行香江的功夫片的慣用技法。
《殭屍先生》在敘事結構上趨向一般的懸疑恐怖類型片,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民國初年,富貴鄉紳任發的先父當年威逼利誘求得一塊風水寶地,經風水先生指點,下葬二十年後必須起墳遷葬,才能澤被子孫。任發請來林正英飾演的道士九叔和他的兩個徒弟遷葬,未料屍體已化作殭屍,由此展開一場惡鬥。而在影片中又加入了許多喜劇、動作的元素,使整個影片的風格又趨於喜劇動作片。影片的一開始便展現出在義莊裡的情境,棺材、殭屍、夜晚、月光再加上陰森的配樂使整個影片充斥著一種陰森恐怖的基調,也由此引出了英叔的兩個徒弟,秋生扮殭屍嚇唬文才的情節,本來恐怖的情節卻因秋生暴露及二人的玩鬧導致殭屍額頭的黃符脫落引發小小的動亂又使影片呈現出動作喜劇片的效果,再加上此時的配樂,又稍微帶點詼諧幽默的色彩,同時由殭屍的服裝造型及英叔出場收服殭屍的武打場面,又帶著本土的民俗趣味色彩。這樣一場充滿噱頭的開場,將整個影片的基調,敘事風格呈現在觀眾眼前,又使觀眾充滿好奇,期待著劇情接下來的走向。
而正如上文影評人所說,除開充滿噱頭的殭屍,《殭屍先生》仍是一部傳統的功夫喜劇。民初功夫片曾經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風行一時,影片照搬了其民國背景,因為民國時期時代動蕩、兵荒馬亂、武術蓬勃、名家輩出,有足夠的空間讓導演講述人事變遷,抒發家國情懷。同時《殭屍先生》中的九叔為人嚴肅、愛面子,還有些冷幽默;許冠英飾演的徒弟膽小好色,但骨子裡仍不失善良和正義,是典型的小人物性格;錢小豪飾演的另一個徒弟身手敏捷、愛耍小聰明,兩個徒弟打打鬧鬧一路闖禍,都是功夫喜劇常出現的人物關係和情節設定。只是影片把民初功夫片中的武館、茶樓、當鋪、武術大師,換成了義莊、西餐廳、茅山道士。所以說,"香港的殭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說得也不是不無道理。
性格鮮明的人物塑造
影片主線單一,層次卻豐富鮮明。九叔的大徒弟錢小豪飾演的秋生身手敏捷,是師父的得力助手,卻意外受鬼新娘的誘惑,留戀荒宅,這一段插曲,聊齋之味甚濃,而影片中鬼新娘出場與秋生相遇的這一段也使我印象十分深刻。這一段場景沒有一句人物對白,首先是一段空境,夜晚幽靜樹林,烏鴉的叫聲,渲染了整個情景陰森恐怖的基調,人物由逆光處伴隨著背景音樂《鬼新娘》出場,利用升格拍攝的拍攝技巧,四個抬轎小廝的誇張的服裝造型,來增加觀眾心裡的恐懼感。在二人相遇之前,鏡頭設計也十分有意思,秋生的走向是朝鏡頭左方,鬼新娘的走向是朝鏡頭右方,以此來暗示二人接下來必會相遇,同時又在隱喻著兩個世界的(陰間和陽間)相撞,而陰間和陽間是必不會相撞的,由此也暗示了二人最後是不會在一起的。在這個情節中,人物雖沒有一句臺詞對白,但是背景音樂卻道出了鬼新娘的心事,配樂和內容緊密結合,依靠音樂的表現力以達到敘事效果,由此可知音樂也是本片中的一個重要元素。而在這一段中,整個影片的色調是偏冷色調的,而鬼新娘恰恰是著一身紅裝出現在畫面之中,在整個畫面中十分亮眼,也以此表達人物的內心心境。在這一段中鬼新娘出場部分的光源使用的是人工打光,不同於現在恐怖片營造恐怖效果會打人物頂光,在這一段中鬼新娘部分的打的是環境底光,而且光源較多,像是營造出一種地府或者陰間的效果以增加恐怖的元素,在在秋生這一部分卻又沒用使用這樣的打光方式,而是營造出自然月光的效果,又以此來區分兩人陰間與陽間的區別。
而二徒弟許冠英飾演的文才膽小而又有點小小的好色,骨子裡仍不失正義和勇敢之心。而主人公林正英飾演的九叔就更不用說了,正義勇敢,樂於助人……總而言之,全片除了殭屍是"壞人",所有的人物性格設定都十分簡單,也許導演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當下社會的希冀,希望大家都不要太過複雜吧!
在《殭屍先生》這部影片中,大多使用水平機位,以人的正常視角拍攝,運用短鏡頭的組合場面效果,以此來表現動作性強的打鬥場合(人與殭屍打鬥的場面)。影片構圖較為簡單,景別大多相同,以中近景來展現人物的情緒,在任老爺變殭屍大鬧監獄那一段,多以人物的動作的來組接鏡頭,以人物之間的交流再加上配樂來營造恐怖及喜劇效果。而片中多以人物的肢體動作來營造出喜劇效果,不用聽,只看畫面就覺得十分搞笑!而這部影片,由於是殭屍片,夜景鏡頭居多,影片夜景的光源十分具有真實感,且適當的強調明暗對比以表現人物的內心情緒的變化營造出緊張的效果,而在殭屍的鏡頭中又會給人物打上冷色調的底光,以此營造出陰森的效果。
在這部影片中,最出彩的無疑是音樂了,音樂作為一種創作元素,不僅用來描寫環境,烘託氣氛,推動敘事,而且在人物心理刻畫上起到了顯著作用,而在本片中,搞怪的、陰森的、恐怖的、抒情的都起到了很好的渲染環境的作用,還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以表現人物的心理情緒同時以帶動觀眾的情緒融入其中。所以,《殭屍先生》獲得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也是實至名歸的。
《殭屍先生》不僅開啟了殭屍片這一類型片,更是當時十大賣座電影中的第五,使當時香港掀起了一股拍攝殭屍片的熱潮,同時也使主演此部影片的林正英先生大火起來,而他在此後又出演了數部殭屍電影,林正英仿佛依然成為殭屍片的代言人,而在我心中,林正英確實也是代表了殭屍電影!而林正英又是洪金寶公司的,殭屍片也便是洪金寶公司的獨有品牌了,只是可惜,一段潮流過去,之後不久,殭屍片便被英雄片、賭片所代替。只剩林正英在苦苦撐著殭屍片,而也許是因為時勢所迫,加上後來《殭屍先生》的編劇黃鷹和黃炳耀早逝,林正英先生也因病早逝,殭屍片隨著他們的早逝仿佛也就沒落了,此後再無沒有這樣精彩的殭屍電影呈現在大眾面前,而當時林正英主演的殭屍電影也便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經典!也是我小時候滿滿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