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南京大牌檔跑堂大爺的吆喝穿透茶碗、香天下火鍋的誘人香辣味道、Kuma Cafe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的萌感......人氣門店的用戶們幾乎都能準確說出其與眾不同的「加分」項。然而,店裡一旦播放不合時宜的背景音樂——尤其 TA 還在循環播放——卻很有可能毀了這一切。
網易雲音樂突發奇想,品牌門店特有的氣質應該可以通過通過耳(ting)朵(jue)感受到。
細心的消費者可能已經發現了,網易雲音樂和口碑推出的「點歌臺」已經在 Kuma Cafe(南京艾尚天地店)、四川香天下火鍋(蘇州觀前店)、南京大牌檔(北京悠唐廣場店)、豬爸餐廳(杭州嘉裡中心店)四家門店開放了體驗版。
這背後其實是網易雲音樂聯合口碑推出的「萬有引力計劃」。
這一計劃想要以趣味音樂內容為「引力」,把網易雲音樂、口碑、商戶、用戶四方串聯在一起,通過網易雲音樂與口碑線上產品的打通、同時對線下 10000 家口碑人氣商戶的滲透,將音樂覆蓋到各個生活場景中去,讓你在日常生活的每個場景中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陪伴。
不用再忍受神曲的折磨,點歌功能給你門店背景音樂的決定權;不用再聽千篇一律的BGM,每家門店都能聽到不同的心情。從此不必再為了BGM不合心而默默戴上耳機了,未來,10000 家門店的BGM都將交由你決定,酷不酷?
10000 家門店的BGM由你決定
為了拯救被神曲雷的落荒而逃的你,網易雲音樂首先就拿無限循環的BGM列表開刀,推出「點歌臺」功能,讓你不僅可以在門店決定吃什麼,還能決定聽什麼。
上述已開通「點歌臺」的Kuma Cafe、南京大牌檔等口碑門店,當你進入任何一家,只需掃描門店內的口碑碼,就可以進入口碑商戶頁,看到點歌臺板塊,你可以在網易雲音樂提供的歌曲列表中自行選擇想聽的歌曲。
每一位消費者的每一次選擇,將被視為一輪投票,被點播次數最多的歌曲將在下一首播放。如果無人點歌,則列表循環該店點歌臺所有歌曲,有點類似KTV裡的置頂功能的方式。
位於南京的Kuma Cafe音樂主題店
每家門店都能聽到不同的心情,每家門店還有不一樣的氣質。在南京大牌檔、四川香天下火鍋、CoCo都可等三家口碑top商戶中,你會聽到門店的專屬主題曲,每家門店的氣質都在BGM裡了,比如走進南京大牌檔,畫風是這樣的:
「我們要好好做鴨將鴨子舒展,全身按摩,可使肉質軟嫩,再取胡椒、蔥、蒜、鹽少許,備用去腥,起大火,加入涼水,下入花椒、大料、與鴨肉,水開後,轉文火慢燉。」
而這樣光怪陸離、豐富多彩的音樂內容不僅只存在於餐廳,無論是匆匆路過的便利店,揮灑汗水的健身房,還是打發周末時光的KTV、電影院,每一個場景都有專屬於它的那一掛的主題歌單。每一家門店播放的歌單,都是網易雲音樂按照門店調性為其量身打造,並且會根據門店需求進行不定期更換。
在近日接受鈦媒體採訪時,網易雲音樂副總裁李茵透露,目前開通點歌臺功能的門店數還在不斷增加,「未來將開放到10000家口碑商戶。」
「萬有引力」能為網易雲音樂帶來什麼?
隨著人口紅利見頂、聽歌需求趨於穩定,每一家在線音樂平臺都在播放器功能之外,探索原創音樂人扶持、線下演出、粉絲周邊、票務等多種商業模式,這也是網易雲音樂不斷拓展線下的一大原因。
QuestMobile發布的《2017年在線音樂應用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7年以來,在線音樂APP行業用戶使用次數和使用時長略有降低,其他月份均保持相對穩定,每個用戶每月平均使用60多次、每月使用220分鐘,近4個小時。可見,人們在線上聽歌的需求已經基本穩定,提升的空間已經不是很大。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我國的音樂消費潛力仍然有待挖掘。
中國傳媒大學發布的《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人均音樂消費僅0.15美金,是挪威和日本人均音樂消費的0.7%,是美國人均的0.91。而且,多數網絡音樂平臺賴以生存的仍然是流量變現的方式,國內多數平臺的廣告收益佔到總營收的50%-90%。
由於版權起步晚、並常年提供免費的流媒體服務,國內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比例遠低於歐美水平,雖然幾大平臺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廣會員、數字專輯的等付費訂閱模式,也在這兩年見到了一些成績,不過,用戶習慣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有限的付費收入目前仍然很難撐起龐大的版權支出。
在漫長的用戶教育期裡,網易雲音樂也一直在思考商業變現的更多可能性,讓對的音樂找到對的場景,就成為網易雲音樂看到的一大方向。
如今的網易雲音樂,用戶數已突破4億,樂評數和歌單數也都超過4億。用戶規模的快速成長,也為平臺沉澱下了豐富的趣味音樂內容,而這其中有大量內容都是緊密貼合生活場景的。
對於吃貨來說,有類似《食譜物語,不可辜負的美食與歌》的下飯歌單,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有諸如《Sports can make us strong》的超燃歌單。
李茵告訴鈦媒體,網易雲音樂從中看到的機會是,一方面可以通過拓展更多的生活消費場景,將音樂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為 「石頭計劃」中的原創作品提供更加豐富和精準的推廣渠道。
「石頭計劃」是網易雲音樂於2016年11月發起的一項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這項投入了2億資金的計劃,主要從創作、傳播、創收三方面對原創音樂人的發展進行扶持。
據李茵介紹,經由網易雲音樂扶持錄製的49組原創音樂作品目前已經陸續上線。在創收上,網易雲音樂提供了數字專輯售賣、讚賞、會員分成、音樂人周邊合作、演出及票務服務等多種模式;在傳播上,網易雲音樂正在嘗試個性化推薦的方式,通過視頻流、電臺、動態、歌單、線下營銷等多元化的渠道,來實現從人找音樂到音樂找人的轉變。
而「萬有引力計劃」將幫助這些原創音樂觸達到更多場景下的更廣泛的受眾,而網易雲音樂也將把自己最擅長的社群運營從線上拓展至線下,通過個性分發的方式,讓一些小眾的原創音樂人也能找到他們的受眾。
「你會發現一些很火的歌曲都是從線下街頭巷尾的播放起來的,所以我們認為除了線上的資源之外,線下的資源對於歌曲和藝人推廣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李茵說道。
掃描門店內的口碑碼即可進入點歌臺板塊
BGM背後的「音樂生活王國」
無處不在的音樂,伴隨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場景,當音樂與不同的場景相結合,就會產生不同的味道,體現出不同的價值。而讓音樂無縫貼合進生活場景的每個角落,正是網易雲音樂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從擊碎萬顆小心臟的「樂評專列」地下鐵,到載著18個人氣UGC歌單和滿滿的音樂元素的「音樂專機」,再到新年工作日第一天就刷爆朋友圈的「你的2017年度聽歌報告」,「網易雲音樂式」的營銷傳播,總是能戳中很多人的敏感神經,然後引起一波自帶口糧的轉發。
在李茵看來,即便不通過幾輪營銷動作,音樂與生活聯繫都是客觀存在的。「網易雲音樂只是以做產品的思路來做營銷,抓住用戶的情感痛點,從而將這種聯繫放大了。」李茵對鈦媒體說。
如果說「樂評專列」、 「音樂專機」還停留在短期的營銷層面上,「萬有引力計劃」則是一項長期,同時存在商業前景的的項目。
李茵認為,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都可以跟音樂產生密切的聯繫,而一旦二者的聯繫被建立起來,就將產生消費的可能性,而這些消費的可能性就是有待挖掘的商業價值,尤其是在服務場景被延伸之後,商業化的想像空間會更加豐富。
從產品層面來說,網易雲音樂可以從數字專輯售賣、會員包分成、讚賞功能等等一些常規的一些商業化的方式,逐漸拓展至線下,更加的多元化。比如網易雲音樂目前在推進的線下演出票務,就在通過結合用戶的位置信息來嘗試精準化的票務推薦。
從營銷層面來說,通過與場景的結合,將激發出音樂消費中的一些潛在可能性,「首先會吸引很多的合作方,從門店BGM這個入口切入,未來完全可以引入很多豐富的玩法,不管是社交機制還是付費機制等等,這些都會變成新的商業化的點,當然我們也是在不斷地探索當中的。」李茵說道。
不久前,網易雲音樂與愛奇藝達成戰略合作,推出「愛雲計劃」,主要是在產品內打通彼此內容入口,來為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提供音樂之外的更多豐富內容。
另外,網易與聯通聯合推出的手機號碼品牌「白金卡」,主要是通過為用戶提供包括網易雲音樂在內的多款網易系產品免流體驗,來降低用戶獲取音樂的門檻,讓音樂能夠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李茵說,網易雲音樂想要搭建的是一個「音樂生活王國」,從「萬有引力計劃」到「愛雲計劃」,「白金卡」,都是在為「音樂生活王國」的實現打基礎。所謂「音樂生活王國」,即通過網易雲音樂上面的音樂內容,去串聯起生活當中的各個場景,讓音樂跟生活結合的更加緊密。
「我們希望能夠在未來聯合更多的合作方,來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去真正構建一個音樂+生活的場景。我們最終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不管你身處在生活當中任何場景,包括工作、學習、開車、跑步、聚餐,只要你需要音樂,需要一種聲音解決方案的時候,網易雲音樂是能夠給你恰到好處的一個支持。」 李茵這樣總結道。(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謝康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