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大家可能感到驚訝,以為北極是域外之地,早是歐美列強的勢力範圍,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指染那個陌生而遙遠的地域,但事實是中國在那裡建立了「黃河」科考站,並且只要你帶著是中國人的有效證明無須籤證,就可以到那裡去自由的渡假,休閒,旅遊,經商,但必須尊守當地的法律,那裡就是位於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也許有人不信,但這是真的。

這還得從頭說起,由於「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非常寒冷所以人煙稀少
,它離挪威比較近,所以挪威人最早於12世紀發現它的存在。由於群島上有大量的鯨魚,挪威人就在上面捕獲鯨魚。

可是後來,荷蘭,英國也發現這裡有鯨魚,也相繼來捕殺,再後來法國、丹麥也開來船捕殺鯨魚,最後俄國人也來了,由於歐洲眾列強爭相捕殺鯨魚,鯨魚數量大大減少,到1800年就沒有鯨魚可捕了,於是歐洲眾列強就開始在島上採礦,由於島上沒有哪個國家擁有主權,所以眾列強為採礦爭吵的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
原來這些歐洲國家像小孩子吵架一樣,「你不好算我,我也不好算你」由法國牽頭,把一些運隔萬裡的域外國家也牽扯進去,於1925年的時候在法國巴黎籤暑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的籤約國一共有42個,中國就有算一個,條約規定:島的主權屬於挪威,各籤約國共同擁有該島財富。各籤約國不得在該島上部署軍事裝備和軍事活動,各籤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出入該島,但必須尊守挪威法律,由於該島位於寒帶,島上的動植物生長緩慢,所以島上管理非常嚴格,各國公民不得在島上亂扔垃圾,不得破壞島上的一草一木
,也不得捕獵島上的動物。

說起籤署《斯瓦爾巴條約》就讓人感到驚愕,籤約的當年是1925年,當年是國內軍代混戰,國外的各種勢力在中國橫行,民不聊生。當時北洋政府代表是段祺瑞,當法國人找段祺瑞籤約時段祺瑞猶豫了,必定法國人給中國人的印象不好,法國人說籤約對中國沒有壞處,段祺瑞本身無心答理那些事,但法國人的面子段祺瑞不能不給,所以就隨便派了個人去籤約,過後就把這事就忘了,段祺瑞不久就下臺了。

直到1991有人想到此事,在中國科學院的籌備下組成北極科考團隊於1991一1994年與挪威方面合作在斯瓦爾巴群島上進行了大氣科學、地學和生物學的國際合作考察研究,還取得了科學成果。在隨後的時間裡,在國內的眾多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下於2004年位於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了中國北極的黃河站,

從此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北極上空飄揚。
對此是不是對北洋政府增添些許好感,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