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北極居然有我們的一片領地,中國人可自由的岀入。

2020-12-06 天涯之聲

說起來大家可能感到驚訝,以為北極是域外之地,早是歐美列強的勢力範圍,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指染那個陌生而遙遠的地域,但事實是中國在那裡建立了「黃河」科考站,並且只要你帶著是中國人的有效證明無須籤證,就可以到那裡去自由的渡假,休閒,旅遊,經商,但必須尊守當地的法律,那裡就是位於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也許有人不信,但這是真的。

斯瓦爾巴群島地圖

這還得從頭說起,由於「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非常寒冷所以人煙稀少

,它離挪威比較近,所以挪威人最早於12世紀發現它的存在。由於群島上有大量的鯨魚,挪威人就在上面捕獲鯨魚。

17世紀各國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捕鯨站

可是後來,荷蘭,英國也發現這裡有鯨魚,也相繼來捕殺,再後來法國、丹麥也開來船捕殺鯨魚,最後俄國人也來了,由於歐洲眾列強爭相捕殺鯨魚,鯨魚數量大大減少,到1800年就沒有鯨魚可捕了,於是歐洲眾列強就開始在島上採礦,由於島上沒有哪個國家擁有主權,所以眾列強為採礦爭吵的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

原來這些歐洲國家像小孩子吵架一樣,「你不好算我,我也不好算你」由法國牽頭,把一些運隔萬裡的域外國家也牽扯進去,於1925年的時候在法國巴黎籤暑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的籤約國一共有42個,中國就有算一個,條約規定:島的主權屬於挪威,各籤約國共同擁有該島財富。各籤約國不得在該島上部署軍事裝備和軍事活動,各籤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出入該島,但必須尊守挪威法律,由於該島位於寒帶,島上的動植物生長緩慢,所以島上管理非常嚴格,各國公民不得在島上亂扔垃圾,不得破壞島上的一草一木

,也不得捕獵島上的動物。

斯瓦爾巴群島上的居民

說起籤署《斯瓦爾巴條約》就讓人感到驚愕,籤約的當年是1925年,當年是國內軍代混戰,國外的各種勢力在中國橫行,民不聊生。當時北洋政府代表是段祺瑞,當法國人找段祺瑞籤約時段祺瑞猶豫了,必定法國人給中國人的印象不好,法國人說籤約對中國沒有壞處,段祺瑞本身無心答理那些事,但法國人的面子段祺瑞不能不給,所以就隨便派了個人去籤約,過後就把這事就忘了,段祺瑞不久就下臺了。

段祺瑞

直到1991有人想到此事,在中國科學院的籌備下組成北極科考團隊於1991一1994年與挪威方面合作在斯瓦爾巴群島上進行了大氣科學、地學和生物學的國際合作考察研究,還取得了科學成果。在隨後的時間裡,在國內的眾多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下於2004年位於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了中國北極的黃河站,

北極科考黃河站落成典禮儀式

從此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北極上空飄揚。

對此是不是對北洋政府增添些許好感,你怎麼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接近北極的居住地:女人生孩子要離開,中國人能自由入內
    對於世界上非常驚險的地方一直都是全球冒險家所鍾愛的目標,比如說南極和北極,因為這些地方一般都是無人可以踏入的,這裡充滿了未知危險以及財富,所以很多冒險家對於這些地方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北極一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方,也是一片絕地禁區很少有人踏足。
  • 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
    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旅行隨筆:北極,曾是許多旅遊愛好者和探險愛好者所嚮往的地方,但是,因為過於寒冷,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不過,在北極圈卻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城市,這些城市,有的是旅遊城市,有的是工礦城市,其中,就有一座城市號稱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據說咱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為你講述這座傳奇般的城市,看看這座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風景和故事?
  • 有這麼一個群島永久對中國免籤,中國人還可隨便挖礦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它遠在中國千裡之外,卻在法理上和中國有個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人可以在這個島上建立科考站,可以挖礦,可以捕魚,可以建設學校,自由出入等。雖然一百年前中國人都可以免籤進入這個島嶼了,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我們沒有任何人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對中國是如此開放,並使中國在島嶼上能擁有這麼多權益。
  • 中國在北極還有一'領地'你知道嗎?煤礦資源豐富,北極熊比人還多
    我國國土面積很大,被稱為廣大的悠悠大國,我國的國土面積是全世界第三位,官方數據顯示,我國整體國土面積達到963.406萬平方公裡,這片廣大的土地不僅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城市,還有很多被這片土地所包圍的觀光資源。
  • 北極竟藏著一個中國人免籤的聖地,無限靠近北極點,網友:美醉了
    但對中國人確實是免籤的。這還得從《斯瓦爾巴條約》說起,1920年,英國,美國,挪威等18國在巴黎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1925年,中國,前蘇聯,德國等33個國家也參加了該條約,成為該條約的協約國。條約承認其是挪威的領地,但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而且各締約國的公民可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從事正當的商業活動。
  • 距離中國大陸最遙遠的領土,不是曾母暗沙,而且位於北極附近
    但是,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國家其實還有一塊飛地,而且距離北京有七千五百多公裡遠,更是在遙遠的北極地區,這裡就是我們修建的北極黃河科考站的所在地斯瓦爾巴。很多人都會很奇怪我們什麼時候會有一塊遠在北極的領土,清朝的時候領土好像也沒有誇張到那裡,雖然更早的元朝確實是將邊界推到了北極,但是,距離清朝已經快一千年的時間,不可能保留下來。
  • 北極,一個對我們來說親近又遙遠的地方
    北極,我們一直在探索,幾百年過去了,我們對於他的認識確沒有很大的增漲,這個神秘又遙遠的地區,也許是地球上僅存的幾個沒有大規模入駐的地區。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約翰雷博士,蘇格蘭醫生及探險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富蘭克林於1818年首次進入北極地區, 1819年至1822年間,他帶領20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區沿科珀曼河進行陸上探險,結果有11人中途喪生,當中大多數死於飢餓。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麥克林託克,愛爾蘭海軍軍官、探險家,他參加了約翰富蘭克林北極探險的搜尋工作。1884他從皇家海軍退役,軍銜為海軍上將。
  • 找到北極點之前,人類對北極有什麼幻想?
    千百年來,在人類缺乏足夠的設備能力到達北極點之前,對於北極有過諸多綺麗幻想。這些遐想看起來讓人發笑,但真真切切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認知水平。在人類到達北極之前,對北極景象有過哪些猜測?又有什麼傳說?中國人的故事裡,不曾到達過的北極,又會是什麼樣?
  • 北極冰崩,仙女木事件或重演:《後天》並不遙遠,我們何去何從?
    2020年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難以磨滅的記憶。東非蝗災,澳洲大火,南方洪水,以及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到今天為止,世界上已經有兩千萬人感染,七十萬人死亡。 在我們還在為國外疫情數據表上不斷攀升的數字擔憂嘆息的時候,8月12日,一個消息從加拿大北部傳來:埃爾斯米爾島的最後一個北極冰架轟然斷裂,在前所未有的夏季高溫中慢慢滑入北冰洋的海水,宣告了北極圈內完整冰架的徹底消失。
  • 每年500多位遊客到北極點 其中一半是中國人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片子,讓更多人了解北極,關心北極,」總導演餘敬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然後告訴大家,北極看似很遙遠,但其實很近。」  每年,有500多位遊客能到北極點旅遊,其中一半是中國人。這是一段110公裡的航程,從北緯89度跨越到90度。直升機停留45分鐘,滿足人們對地球最北端的所有好奇。
  • 康有為:最早到達北極的中國人
    康有為:最早到達北極的中國人 2002年7月26日07:39  信息時報   隨著中國科學家赴北極探險、科考、建站的壯舉經眾多新聞媒體廣為傳播後,一個個新鮮熱辣的北極浪潮便撲面而來。
  • 北極圈內居然有一個不凍港,人口還能有五十萬?
    想起北極大家都會想到的是冰天雪地,還有在上面奔跑的北極熊,大海在此處平靜。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記錄片看到北極,他們給我們展現的是厚厚的冰層和艱難前行的破冰船隻,那裡的大海已經凝結。°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
  • 對中國人免籤的北極小島,世界最冷的地方之一
    斯瓦爾巴群島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因為靠近北極所以冬季的溫度通常低於零下30攝氏度。斯瓦爾巴群島意為冷岸海岸,是挪威最北界國土範圍的屬地,於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之間,首府朗伊爾城是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
  • 北極探險回顧--中國人的北極探險之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公室以及從事極地探險的多位專家日前向記者追述了中國人探險北極的非凡歷程。  1951年,武漢測繪學院高時瀏到達地球北磁極,從事地磁測量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北極地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北極現紅色的雪,看上去就像一片紅色的海洋,它在預示著什麼?
    說起北極,給我們第一印象就是寒冷,還有那漂亮的冰雪美景,每一個去過北極的人,都被那雪白的冰雪美景所吸引。但如果有一天,北極的雪變成了紅色,你還會覺得美嗎?恐怕那時候帶給我們的就是驚嚇了。可能很多人說了,紅色的雪,這怎麼可能,但現在這種事就在北極發生了,目前的北極,就能夠看到出現的一塊塊的紅色的雪,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再聯想一下,好像是人的鮮血撒在了北極,估計有暈血症的朋友,看到這樣的紅色雪估計會暈過去。
  • 給你一片紫紅色的天空,是否能重燃對自由的嚮往
    是浪漫,是夢幻,還是自由?疫情在家憋久了,便會開始嚮往自由的天空。帶給你們一份純淨的澳大利亞,紫紅色離我們並不遙遠。這裡的紫紅色,仿佛是從南極刮來的如果我對澳大利亞有什麼遺憾,那一定就是尚未見過那紫紅色的極光吧。極光雖可遇不可求,但霍巴特惠靈頓山(Mount Wellington)的山頭十足是個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 英探險家將徒步徵服北極「最遙遠地點」(圖)
    挑戰「難以抵達之極」  新快報綜合報導 現年46歲的英國伯克夏郡探險家傑姆·麥克尼爾目前正在北極南部600英裡處的挪威斯瓦爾巴德營地進行訓練,他計劃在明年2月徒步探險北極「最遙遠地點」——「難以抵達之極」。這是一項從未有人成功實現過的破紀錄挑戰。
  • 中國人探索北極的歷程
    1951年   武漢測繪學院高時瀏到達地球北磁極,從事地磁測量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北極地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1958年  新華社記者李楠乘坐「依爾14」飛機,從莫斯科出發,先後在蘇聯北極第7號浮冰站和北極點著陸,完成北極考察,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中國人。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南極、北極有什麼植物?
    在我們的印象裡,南極和北極都被冰雪覆蓋著,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冰天雪地,植物在那裡能生存嗎?那麼南極和北極有什麼植物嗎? 南極和北極有植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