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做這三種「傻」事

2020-12-09 騰訊網

卷首

老子曾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兩句話很有哲理,意思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在外表看起來有些愚笨,真正靈巧之人表象看起來有笨拙。善於藏拙才是有大智慧之人必備的入世功底。

很多有智慧的長者在談論入世原則時候,都會講一句話,叫做智慧處世,現代社會社交關係複雜,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意孤行,否則就將一事無成。更多的人在入世後選擇圓滑,而另外一部分人則更有智慧,他們在不違背自己處世原則的情況下,選擇藏拙。也就是普通人說的做"傻"事

所以但凡你細緻觀察身邊真正聰明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喜歡做這三種"傻"事。如果我們普通人學到一個就是小有智慧了。

一、與人爭執時總是表現"弱勢"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曾經說過,"閃電總是擊打最高處的物體,所以同樣的道理做人就要低調些。"

在日常生活裡,經常有那麼一類人,他們外強中乾,與人爭執時總喜歡表現出非常強勢的一面。用噪音和強悍的體魄企圖讓對方屈服。這類人的掌控欲很強,但是實際想得到的結果並非盡如人意。這類人看似精明實則愚蠢,不會用腦子思考問題,用外力來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會迎來暫時的屈服。

反觀那些與人爭執總表現弱勢之人,這類人並不是真的軟弱。他們只是用表象的軟弱來麻痺對方。讓對方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然後一招制敵。實際上在一件事的處理上,我們通常不關注過程只關注結果以及事件未來的走勢。與人爭執並不會帶來很大的結果,反而適當的弱勢有時候會起到非同凡響的效果。其實這就是這類人真正聰明的地方。

當與別人因為意見不統一產生分歧時,往往退一步或者是隱忍不發快速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要遠比爭吵、強勢的方式更容易解決問題。

二、利益分配時總是吃點"虧"

老人常言"吃虧是福",我們身邊那些所謂的聰明人總是喜歡在分配利益時多佔點便宜。但是認為無便宜可佔就是吃虧。實際上眾目睽睽之下,又能佔多少便宜呢。而且一分一毫的便宜周邊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很多時候便宜沒佔到反倒落得個人人指責的下場。這就是我們經常的耍小聰明。

而真正的聰明之人永遠懂得權衡二字,當利益分配發生衝突時,他們往往願意退後一步,讓別人多分一塊蛋糕。他們永遠不會因為蠅頭小利與人斤斤計較。實際上這種不計較並非是假大方,而是他們真的懷有一顆豁達之心。和這類人相處你很難拿出那顆勢利之心與之爭論。因為他們的格局讓很多勢利之人自慚形穢。這樣做雖然有時候會吃眼前虧,但是也吸取了經驗,才能保障未來不吃大虧。

這些懂得吃虧的聰明人,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活的更輕鬆,更灑脫。

俗話說"終身讓畔,不失一段。",這類人之所以比常人容易成功就是因為能吃苦,幹吃虧。細數那些成就大事業的聰明人哪個沒吃過幾次虧?吃虧讓我們成長和豁達。

三、處理矛盾時"唯唯諾諾"

魯迅曾講"大度睿智的低調做人,有時比橫眉冷對的高高在上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我們常人解決問題總是習慣的針鋒相對,一定要把自己覺得正確的道理統統茶壺煮餃子一般倒出來。但是在矛盾時,往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看似理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非是上策。針尖對麥芒只會讓矛盾升級不斷,而矛盾的本質往往被人忽視。

而這些真正聰明之人,解決問題問題時候往往會感覺有些唯唯諾諾,他們會一言不發的讓對方把觀點說的一乾二淨。等待對方把自己的道理闡述完畢以後,他們先說明自己的問題所在,讓對方鬆懈,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好處在於更利於對方接受。對方在這個時候基本已經恢復理智,更容易聽取你的意見和觀點。同時時間的推移雙方的矛盾就會很容易解決掉。

聰明之人永遠知道"狹路相逢兩敗俱傷"的道理,他們懂得與其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不如先贊同別人觀點再反推自己的意見。所以聰明人遇到矛盾往往可以迎刃而解。

贈言

聰明之人往往會選擇用看起來相對弱勢的方式來解決棘手問題,過程不重要,但是結果卻往往令人滿意。這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這三件傻事看似很傻,但是暗藏好運。普通人與聰明人的差距就在於此。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人,基本上都犯這三種傻,你看明白了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也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認識。這種認識裡面雖然存在著偏差,但是背後還都是有一些道理的,往往我們認為很傻的人,才是具有大智慧的,而我們認為特別聰明的人,恰恰是愛耍小聰明的人。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犯下面三種傻,而每一種傻給人的最真實的感覺,都是這個人特別的實在,特別的讓我們放心和踏實,這才是聰明人背後最本質的邏輯。
  • 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外面從不炫耀這三件事,唯有傻女人才會做!
    而那些整天埋怨社會,埋怨父母,埋怨身邊的女人,只有傻女人才會去這樣做,因為低情商的女人,會讓自己的人生軌跡亂得一塌糊塗,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有些是真正聰明的女人,有些是傻女人。 聰明的女人往往都會過得比較好,而傻女人常常會說錯話,最終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
  • 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大部分人卻執迷不悔
    在人際交往中,聰明的人很多,但懂得聰明裝糊塗的人卻很少。懂得聰明裝糊塗的人才是擁有人生大智慧的人。這樣的人,人緣往往更好,更受周圍的人歡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在這3個方面裝傻01、做人低調,不鋒芒畢露在生活中,有的人總想著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炫耀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炫耀自己的人脈,炫耀自己的財富等,這樣的人不僅不會獲得別人的喜歡,反而招來別人的唾棄。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裝傻」
    01自作聰明和難得糊塗有一個詞叫「自作聰明」,就是說自以為自己很聰明,但是結局往往都不是太好,自己被自己的聰明給害了。還有一個詞叫「難得糊塗」,就是說有的時候,糊塗一點是好事,沒有必要活得太精明了,最後反倒會有福報。不過這裡說的傻,也不是真的傻,而是人生的智慧。
  • 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人,表面上是聰明,其實是愚蠢
    真正聰明的人,是慈悲的人,站得高看得遠,一言一行都會讓別人舒服,也讓自己不斷匯集人脈,拓寬人生發展的平臺。人與人交往,最好是互惠互利,不是誰算計誰。「聰明反被聰明誤」,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人,其實是愚蠢。當你把別人當成傻子的時候,其實自己也被帶進去了,並不是局外人。1.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還喜歡吹噓和炫耀自己。
  • 說別人傻的人,是真傻;說別人笨的人,是真笨!
    認為別人很傻的人,是因為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傻」。人生一世,大家都是各憑本事吃飯,不要小看弱者,不要欺凌沉默者,弱小的人,沉默的人,往往都不是你想惹就能惹,想欺負就可以隨便欺負的,有些人,柔軟是他們的性格,但並不代表懦弱;沉默是他們的涵養,但並不代表無知。
  • 為什麼成功都是傻一點的人,而不是聰明人
    一般都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喜歡傻一點的人。聰明的人一般都會說,會討人喜歡。而傻一點的人一般比較真誠實幹,不會說漂亮話。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呢?因為越真誠,越賺錢,大家都願意跟真誠的人交朋友。初看起來,真誠的人有點傻乎乎的,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真誠人很可靠,一點也不傻。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這五件事
    每個人一輩子都是幾十年,為什麼有的人就混出了名堂,有的人一輩子都是平庸甚至窮得叮噹響。說到底,還是「定力不夠」。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以下這五件事,如果你也能夠堅持下去,也能改變人生命運。第一件事,堅持做人的標準,守住道德底線。
  • 前生這些事做得多了,今生就聰明(宣化上人)
    不行陰騭使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我們人為什麼會聰明呢?因為我們前生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陰騭是什麼呢?陰騭就是你做了有德行的事,沒有教人知道。做了好事,也不張揚說我做了什麼樣好事,例如:某一個人死了,沒有棺材,我買了個棺材把他埋起來;雖做了這麼一件好事,但是沒有向人宣傳,讓人知道。
  • 有這五個特點的人,表面看似聰明,實則是真傻,必吃虧,你有嗎?
    我們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很多人其實就是這樣子的,表面上看似很聰明,實際上是真傻,到最後自己吃的虧是最大的,尤其是下面這5種人,這些特點最明顯,看看在自己的身上有沒有這些毛病,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想辦法戒掉這些不太好的毛病和習慣。
  • 很多人都喜歡養這三種鸚鵡的原因
    目前在中國養鸚鵡的人漸漸增多了,鸚鵡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鸚鵡都能隨意飼養的,只有玄鳳鸚鵡、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可以自由買賣飼養,除了這三種鸚鵡外,其他所有的鸚鵡都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CITES公約附錄一或附錄二物種,包括其馴養繁殖種。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必然知道低調的好處,他們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他們在為人處世,在處理事情,在一些公共場所,如果不是自己必須要出頭的,自己必然不會急著表現自己。而需要自己發言或者做事的時候,他們也懂得用更恰當的語言和方式,來讓大家心服口服。這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個聰明人的聰明之處。
  • 真誠的人,總被說傻,是真的傻嗎?
    我不喜歡八面玲瓏的人,因為不懂世故;不喜歡算計的人,因為數學沒學好,不喜歡心眼多的人,因為媽媽從小沒讓我吃蓮藕,不喜歡多疑的人,因為我沒有心思天天十面埋伏。我喜歡和我一樣的人,大大咧咧、沒心沒肺、能忍能讓、直線溝通,平平淡淡的人相處。
  • 超實用乾貨:真正聰明的人,吃虧都有技巧
    聰明的人不一定要吃很多虧,但每一次虧都吃得由表及裡,入木三分,那就是把虧吃透了。這樣的人,就算一輩子只吃三四次虧,也遠勝過那些吃虧不長記性,把吃虧當吃飯的人。那麼如何做到聰明地吃虧?下面總結了3個小技巧,希望給到各位啟發:吃虧的第1個技巧,叫以小見大。
  • 真正聰明的人,會有這4大特徵!
    一個人的情緒、認知、性格、心理規律以及潛意識的表達都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我們會對於一個不是非常熟悉的人,針對他的外形舉動,細節的展露去判斷預測對方性格的大致分類,然而在心理學和現實生活中實踐觀察最終發現,一般具備這幾種特徵的人都非常聰明的人:壹擁有較高的情商「情商」概念最初由心理學家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堅持做這3件事,越活越精彩
    這些人或表於色、或藏於內,但都在堅持做一些事。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堅持做這3件事。1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堅持不放棄,熬出來的。《荀子勸學》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是長期堅持的結果。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熬不了一時之苦的人,可能會苦一輩子。
  • 人活七十古來稀,這三種人聰明過了頭,儘量躲遠點,尤其是第三種
    但是他這句話背後其實還有一種潛藏的意思,那就是,活到70歲的老人是十分稀有和寶貴的,也因此這些老人所說出的一些話,很有可能就是年輕人所要注意的人生哲理和箴言。曾經有一位古稀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人生在世,可能會遇見許許多多各形各樣的人和事情,但是有三種人是一定不要與他們結交的,跟他們結交的話不僅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自己身邊的人。
  • 真正的愛,是一種痴情的「傻」
    我願與那個我愛的人,共赴一場最深情的發傻。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痴情人,他們不會把自己的痴情表現出來,而是藏在心底,把那個他喜歡的人,放在內心的最深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如果一個人在愛情裡,自始至終都顯得清醒理智,那麼說明這個人根本就沒有真正愛過。因為一個人不論平時多麼精明,在遇到愛情的時候,都會心甘情願做一個不折不扣的傻瓜。在現實的情感世界裡,有許多人知道對方不愛自己,卻依然執著地愛著對方。明明知道相愛已成往事,還是不敢相信。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去社交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去社交。 無論是低質量的社交,還是高質量的社交,從來就沒有無用論。 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電影《國產007》 曾幾何時,很多「公知」鼓吹社交無用論。
  • 是不是善良的人,看起來都很傻?
    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一些人;不去計較,遇事很多時候,是自己默默承受。他們不喜歡勾心鬥角,心思單純,不會算計。開心的時候就大聲的笑,難過的時候,就是自己放生大哭。他們很善良,難道在別人眼裡,是不是這類人,看起來就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