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去社交。
無論是低質量的社交,還是高質量的社交,從來就沒有無用論。
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電影《國產007》
曾幾何時,很多「公知」鼓吹社交無用論。
「遠離低質量的社交」,這個的論調,的確迎合了一部分狹隘、自私主義者的胃口。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社交真的無用嗎?
人脈,有人的地方才有脈。
你看,越是事業有成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時間越多。因為他們懂得:現實生活是一個人情社會,關在家裡閉塞自己,怎麼構建屬於自己的人脈?
01,那些不願意社交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社交的目的就是構建人脈,以備不時之需。
社交,放在一個國家的層面上叫外交,有偉人曾經說過,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當年團結貧窮落後的非洲兄弟,不擇其小,於是才有了非洲兄弟抬我們進聯合國的故事。
社交,從個人層面來說,社交的目的就是擴展自己的社會關係網。想要改變自身的處境,就得升華自己,升華自己肯定需要結交能提高自己的朋友,就需要社交。
這年代的人有一個通病,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與外人相處的機會很少,不愛出門去社交,靠虛擬的網絡交朋識友。
有的人在虛擬的世界可以活得很瀟灑,可是一旦畢業進了現實生活中就變成了沉默一代,不知道怎麼跟同事、朋友相處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佛系青年。
年輕人一旦沒有了鬥志,前途可想而知。
筆者有個朋友,在網路遊戲裡面是真正的王者,得到許多女粉絲的厚愛。
有女生千裡迢迢跑到重慶,只為見他一面,往往見一面之後再也沒有下文。
曾經有女生跟他見面後,三天沒有吃飯。
為什麼呢?
太邋遢了,太臭了。吃住都在網吧裡,衣服褲子可以幾周不換,牙齒幾天不刷,頭髮一年多沒理過。還好意思炫耀說是長發飄逸,飄逸到任何一個女孩子都受不了。
出門找過幾次工作,都因為不善言辭而被婉拒,更不要說出門跟朋友、同學喝酒聚餐。
到四十多歲,沒結婚,言談舉止幼稚得可愛,脾氣又爆。想想他的一生都廢了。
歸根結底,都是不喜歡社交造成的。如果年輕的時候跟朋友出門聚聚、看看電影、旅遊等等,肯定會學到很多社交禮儀,為人處世之道,也不會淪為一個徹徹底底的啃老族。
02,朋友多了,路真的好走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個朋友多條路」。
在以物質至上的時代,多一個朋友,就多一個生活的支撐點。朋友多圈子廣,路子當然也就廣了。
韓軍的職業是銷售人員。前些年業績一直不理想,總認為運氣不好,或者產品市場前景不行,換過許多公司還是如此,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混日子的惰性。
一次在喝酒聊天中得知,他認為做銷售靠的是產品的質量和客戶的選擇,很少與圈子裡的銷售人員交往,開發出來的客戶大多屬於陌生拜訪。
酒桌上我告訴他,作為一名銷售,首先要擺好進攻的心態,擴大人際關係圈,善於跟各種人交往,特別是行業圈子裡的人,共享圈子裡的資源。通過朋友和客戶介紹的資源,成功率非常高。
後來,他改變了「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的觀念,跟圈子裡同行做朋友,在朋友的引薦下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市場。
朋友,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它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助我們一臂之力。
03,朋友,要用在刀刃上
沒有朋友的人生,就好比夏日沒有了蟬鳴,雖然安靜,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
沒有知己的日子,就像炒菜缺少了鹽,再美味的食材都烹飪不出可口的飯菜。
沒有友誼的歲月,如同孤獨的靈魂在荒野遊蕩,毫無歸宿。
人一生得有更多的朋友,想要擁有朋友,那就出去社交吧!
生命裡,每個人都會邂逅很多人。有緣的人,會在中成為朋友,而有的只是擦肩而過的匆匆過客。
對於身邊那些私心很重的人,可以視為普通朋友,以利相交。
對於酒桌上推杯換盞的朋友,以誠相待,勿以心交。山高水長,總有相求的一天。
那些對你掏心掏肺的好友,要視為一生的知己,這些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幫你一把。
現今社會的社交,說到底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價值互換。別人不願意幫你,那是你們的關係沒有到位,不足以人家為你傾囊相助。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就應該與每一個保持良好的社交關係。
怎麼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呢?
欲取之必先予之!
愚蠢的人只懂得索求,不會付出;一般人付出和取是平衡的,而真正聰明的人平時只懂得付出,在真正最關鍵的時候才需求。
平生所貴在知心,四海之內皆親人。
鄒謇,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