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威力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對世界的破壞不僅僅體現在一瞬間產生的巨大殺傷力,在它爆炸之後,產生的持續核輻射更是會對爆炸地區帶來持久的傷害。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之後就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核汙染,知道現在被汙染的地方還不能供人類生存,即使做好了全套防護進入這片地區也有可能會被核汙染波及,據了解,這片地區的核汙染要徹底消失的話還要再等上百年,但是,在強烈的核輻射面前,曾經被美國原子彈轟炸過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卻早就恢復了昔日的車水馬龍,現在這兩座城市還是日本的繁華都市,廣島和長崎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給了日軍嚴重的打擊,日本的失敗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的結果,但是日本全國上下還籠罩在一片強烈的好戰氛圍當中,當時的日本民眾紛紛支持自己的軍隊和美國決一死戰,他們喊出了「本土決戰,一億玉碎」的口號,被武士道精神支配的日本全國都叫囂著打到最後一刻,誓與日本共存亡。
而美軍在經過多次激烈的戰鬥之後也受到了重創,美軍軍隊的士氣大不如前,而且在作戰的時候美軍已經發現了,美軍越向日本本土推進,美軍的損失也就越慘重,美軍對日本「玉碎」的宣言毫不懷疑,要在這種情況下強行突破日本防線的話,美軍恐怕還要不斷增加在戰爭中的投入,這個認知讓美軍頓時猶豫了起來,再三思考之後,他們不再準備用這種常規手段打敗日本,為了逼迫日本籤訂投降書,美國不得不採取一些非常手段,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飛機離開美軍基地,攜帶原子彈飛往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蘑菇雲的升起震驚全世界,原子彈爆炸之後沒多久,日本放棄抵抗,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落下帷幕。
由於原子彈爆炸會伴隨嚴重的核輻射,人們都覺得廣島和長崎這兩座城市應該會荒廢很久,但是戰爭結束之後沒過多長時間,廣島和長崎就已經能夠供人類居住了,而且現在它們也早就超過了當年的繁華,據悉,原子彈的爆炸並沒有給長崎廣島帶來嚴重的核汙染,這兩座城市的水源和土質也沒有明顯變異,這個結果讓人們大跌眼鏡,廣島長崎上空爆炸的原子彈雖然已經是幾十年前的水平,但是威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廣島原子彈中的鈾-235,和長崎原子彈中的鈽-239原子核達到半數發生衰變狀態的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前者大概需要7億年,後者要短得多,但也需要2.4萬年,但這兩個數字對於人類來說是極其漫長的歲月,但是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長崎和廣島就擺脫了核汙染呢?
這其中當然是有一些特殊原因的,一是美國投下的這兩顆原子彈是最原始的核武器,與現在的核武器比起來威力天差地別,把當時那兩顆原子彈放到現在來看的話就實在不夠看了,上面我們提到的鈾-235與鈽-239總量並不多,因此原本原子彈裡面所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就不算多,而且原子彈在空中爆炸,大部分汙染物都被大氣層吸收了,只有極少數汙染物進入到了土壤裡面。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在戰後重建的時候,除了保留了少數當時在原子彈爆炸時期殘留的建築物殘骸之外,其他在爆炸時期被炸得四分五裂的建築基本上都被完全拆掉了,其中被汙染的部分也被扔掉了,還有就是因為廣島和長崎都是臨海城市,獨特的氣候,使得汙染物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反覆衝刷,因此海水對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淨化作用,所以廣島和長崎才能在短時間內就恢復元氣。除了以上幾點,根據相關資料,在爆炸初期,原子彈產生的輻射會達到一個巔峰狀態,之後就會快速消退,當爆炸地區空置了48小時以上之後,輻射濃度就會大大降低,所以說核武器爆炸所產生的核輻射和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輻射有著根本的差別。
核能對於人類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資源也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不定時炸彈,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核能在多數時候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不過核能的負面功效我們也要清楚,核能如果被用在不好的方面,讓人類重回原始時期,大概只是一秒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