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長崎和車諾比都有過一段被核武器輻射的歷史,那為何如今的廣島長崎鮮花嬌豔、燈紅酒綠,而車諾比卻宛如一片死域呢?
核武器的強大不僅僅在於爆破當下的巨大威力,同時也在於其爆破之後遺留下來的核輻射,這種東西可以輕易改變人體的基因序列,引發癌症以及各種基因畸變,且很長時間都不會消散。而當今世界上被核輻射汙染過的地方中,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日本的廣島、長崎以及蘇聯時期的車諾比了。
廣島長崎與車諾比是如何存在核輻射的?
1945年,美國為了迫使日本儘快籤署投降協議書,決定向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而廣島和長崎不幸成為了「被選中的地方」,20多萬人因此傷亡;而車諾比地區的核輻射與日本略有不同,因為這不是某方的主觀原因,而是由於一個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8萬多噸核輻射物質被洩漏。
那麼問題就來了,日本廣島和長崎兩處,如今已然成為了正常的城市,鮮花嬌豔、燈紅酒綠;但反觀車諾比,卻依舊是一片死氣沉沉的地域。大家都存在過核輻射,為何如今卻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差距呢?
【車諾比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原因之一:一個是核爆,一個是核洩漏
在廣島和長崎上空炸開的「小男孩」和「胖子」兩枚原子彈,說實話並不算太大當量的原子彈,而且它們都是在半空500米左右爆炸的,被空氣以及山地等自然環境阻隔了一些威力,甚至「小男孩」裡60公斤的核裂變材料僅有1公斤發生了核裂變,大大降低了輻射強度。
但車諾比可不一樣,足足8萬噸核輻射物質洩漏出來,是緩慢而致命的,它們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導致車諾比方園1600公裡全部都「染上了瘟疫」。
原因之二:一個「被吹散」,一個深埋地底
同樣是因為洩露方式不同,廣島長崎的爆炸物質大多數都是粉末狀,可以在太平洋季風的作用下,短時間內被大幅度淨化。
而車諾比卻是從地面開始洩露,越來越多的核輻射沉積在土壤中,將大地母親變成了人人避之的永久輻射源,而我們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拯救她,只能等待上億年的半衰期結束,才能再度利用這片土地,但彼時的人類是否存在,我們誰也不猜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