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北緯30度出發,杭州在進博會上連接世界
2020年註定不平凡,「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場疫情突如其來。
在城市經濟發展的「保衛戰」中,以杭州為代表的長三角核心城市展現出了充足的經濟韌性、產業活力和市場潛力,成為中國經濟頂住疫情衝擊,持續強勢反彈的重要支撐力量之一。
中心城市引領發展正當時。如今在杭州,數字經濟和新製造並舉的雙驅路徑,已讓這座「自古繁華」之城正加快蛻變。常住人口超千萬、經濟總量超1.5萬億元、人均GDP超2萬美元,成為這座江南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詮釋著走向國際的杭州所擁有的全新面貌與發展機遇。
展望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在全球經濟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價值被重新評估後,城市發展的實力與潛力正如錢塘江水奔騰入海,迎來了更加廣闊的舞臺。(盧顏斌)
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如期舉行。
進博會開展首日,浙江長龍航空與CFM國際公司籤署了關於新一輪飛機發動機包修協議及備發採購協議,為杭州拿下了浙江交易團在本屆進博會上的首單。
這一「首單」的落地,奏響了第三屆進博會杭州交易團的「進博會主旋律」。為積極承接和放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杭州聚焦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結合重點產業鏈打造,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展開了一系列投資促進活動。
據統計,進博會期間杭州市場內場外共籤約外資項目14個,總投資14.2億美元,涉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共有10個外資項目開工,合計總投資97.8億美元。
事實上,作為今年為數不多仍在線下舉辦的大規模國際經貿交流盛會,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停歇的背景下,本屆進博會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國際吸引力。尤其是快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的中國市場,讓無數海外企業看到了在中國投資布局的機遇與前景,中國正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穩定器」和「避風港」。
在這樣的背景下,處於關鍵發展機遇期的杭州,儼然已成為眾多海內外企業尋求投資安全、產業合作的理想之地。在杭州市集成電路產業(上海)懇談會上,杭州市副市長胡偉總結,「『十四五』時期是杭州『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當前杭州發展正面臨著『五大機遇』時刻。」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屆進博會不僅是杭州對接國際產業與資本、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大平臺,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杭州釋放多重產業機遇信號,招商引資的重要舞臺。
進博會上杭州「敲門招商」
進博會期間,杭州舉辦了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懇談會、杭港合作投資展望推介會、杭州市航空產業招商活動、杭州市集成電路產業(上海)招商活動等一系列產業鏈精準招商和推介活動,成為國際市場和資本關注的焦點。
11月7日,第三屆IASC國際航空產業鏈領袖峰會在上海西郊賓館舉行,這也是進博會唯一以航空產業鏈為主題的官方配套活動。
峰會期間,杭州市副市長胡偉以「如何構建長三角航空產業集聚和推動可持續性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切入點,介紹杭州航空產業的發展情況和合作機遇。
事實上,在峰會預熱階段,杭州市航空產業專班聯合杭州本土航空企業代表西子勢必銳分別與美國及歐洲航空產業集群開展了連線洽談。縱觀本次進博會,杭州在航空產業領域內的投資促進動作頻頻,對外傳遞了杭州正加速向航空產業進軍的信號,同時也為杭州與國內外航空產業巨頭未來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氛圍。
除了航空產業領袖峰會,本屆進博會期間,杭州市投資促進局還舉辦了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懇談會,以及以杭港合作投資展望為主題的推介活動,積極對接國際產業與資本,展現杭州優質的投資環境,積極尋求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市場機遇。
其中,在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懇談會上,集聚了強生、拜耳集團、美國丹納赫集團等國內外20餘家生物醫藥領域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共謀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在杭州集成電路產業(上海)懇談會上,邀請了高通(中國)、意法半導體、紫光展銳等20餘家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參加,促進杭州與國際、國內集成電路領軍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除此之外,本屆進博會期間,杭州還舉辦了「賦能杭港,展望未來」投資專題會,從高端服務業、金融投資、科技孵化、城市可持續管理等領域深度探討杭港合作發展的新路徑。
杭州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杭州正積極根據自身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定位,瞄準千億級產業增量,立足打造一批支撐未來發展的產業集群目標。目前航空製造、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三大領域正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其中,航空產業已經實現從「0」到「1」的產業進階,集成電路實現了「從點到面」的產業布局,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朝著千億市場規模的支柱型產業方向發展。
特殊時期內,進博會所搭建的巨大平臺,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也讓杭州成為世界目光交匯的地方之一,推動著杭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規劃開始深度融入到全球產業鏈的格局之中。
五大機遇下杭州的高光時刻
11月5日,商務部在進博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連續三年,中國位居全球第二大引資國,初步預計「十三五」時期引資總規模將達6900億美元左右。
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總量同比下降49%的背景下,中國僅下降4%,前9月中國利用外資更是逆勢增長2.5%,首次實現美元、人民幣「雙轉正」,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穩定器」和「避風港」。
市場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實際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籠罩著海外市場,國際市場正遭遇空前挑戰。這一方面影響了諸多跨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布局的節奏,產業投資步伐放緩;另一方面,也給在疫情中快速恢復的中國市場提供了絕佳的產業發展機遇期。
「杭州地處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作為核心城市之一,杭州近年來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疫情期間杭州一系列的數位化防疫成果,更是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上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疫情下跨國企業和國際資本積極尋求「避風港」,良好的產業基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市場空間,讓杭州成為國際市場重點關注的投資區域之一。
全國前三季度部分城市GDP數據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杭州GDP達11567億元,同比增長3.20%,名列浙江全省首位,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
從全國數據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市GDP的增速中,上海GDP增速為-0.30%、北京0.10%、深圳2.60%、武漢-10.40%,杭州是3.20%。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裡,杭州經濟反彈的趨勢更加突出,背後折射出杭州經濟結構具有較強韌性的特徵。
事實上,本屆進博會上的杭州「亮相」還僅是一個開始。即將迎來「十四五」期間「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重要發展窗口期的杭州,城市經濟所擁有的「五大機遇」期,還將不斷釋放出愈發突出的產業發展空間和市場投資機遇。
杭州市副市長胡偉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將給杭州提高城市地位帶來重大機遇;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興起,將給杭州推進數字變革帶來重大的機遇;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建設,將給杭州擴大對外開放帶來重大機遇;發展要素向中心城市加速集聚,將給杭州提升綜合能級帶來重大機遇;2022年亞運會舉辦,將給杭州加快城市國際化帶來重大機遇。
對此,杭州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9年末,杭州常住人口、經濟總量、人均GDP這三個關鍵指標均達到高收入國家(地區)發展水平,這座擁有深厚底蘊的城市開始了新的發展裡程,邁入新的城市產業發展階段。如今的杭州已經到了外部賦能與內生動能交互作用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大機遇」將推動杭州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格局,不斷實現城市綜合發展的進階與升級。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逐步走向縱深的背景下,作為長三角區域核心城市的杭州,未來必將擁有越來越突出的市場投資機遇和產業發展空間,本屆進博會也為杭州下一步的發展開啟了機遇之門。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