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平行世界」:買機票像買彩票,上飛機像上諾亞方舟

2021-01-09 芥末堆看教育

*來源:清華大學清新時報(qingxintimes),作者:鄭可書

三個月前,中國留學生們的海外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有人匆忙回國,有人暫時留守,但說到底,他們的故事都關乎焦慮,關乎隔閡,關乎時間與秩序,關乎理解與選擇——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樣。

平行世界

路上沒什麼人了,包括特拉法加廣場——這個倫敦的地標、市中心、觀光和遊行勝地。非要用熱鬧程度做類比的話,它就是上海的人民廣場。你能想像人民廣場沒人了嗎?

早晨7點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生李漫戴上口罩,戴著塑膠手套的左手拖了一個24寸的行李箱,然後,透過眼鏡和防護鏡,她看到了幾乎沒人的特拉法加廣場。

「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好魔幻,你知道嗎?」3月13日的時候,也就是三周前,這個廣場還到處是人,在抽菸、喝咖啡、餵鴿子,似乎絲毫沒受本國近6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影響。其他故事我們都熟知了——英國病例激增,政府提出「群體免疫」,隨後又公布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口號是「Stay at home. Save lives.」(待在家裡,拯救生命)。

這次去超市,是李漫近三周來第一次出門。購置的食物把行李箱塞滿了,她又另裝了一個袋子。

算起來,李漫們的「魔幻感」從1月下旬就開始了。那時疫情在武漢爆發,目之所及全是相關新聞,確診病例數眼見著增長。人們的生活也如同那些漲價、脫銷的口罩、酒精,在一夜之間被徹底改變。

一些留學生提到那時與國內家人的爭吵。李漫的父母堅持大年初一請吃飯,5張桌,還有很多外地親戚。倫敦比國內早8個小時,她特地熬到倫敦凌晨、國內大年三十早上,給剛起床的爸媽打電話:「萬一傳染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年紀大挨不住,這種風險你們承擔得起嗎?」

幾乎沒人的特拉法加廣場 圖片由李漫提供

到了2月,國內疫情的防控措施逐步鋪開,身在國外貌似安全了——至少德國留學生趙繁是這麼想的。媽媽讓她囤點口罩,她不以為然,「中國離德國那麼遠,根本就不會傳過來。」

誰能預想得到將來的事呢?很快,輸入型病例在各國出現,確診病例激增。經歷過國內疫情信息的轟炸,中國留學生明顯比外國人敏感得多。讀研一的趙繁住合租公寓,德國疫情爆發後,她就閉門不出,「特別怕有人敲我的門」。3月中旬,她在樓梯上偶遇一個外國室友。室友跟她打招呼,她不敢張嘴,只用力地招招手就走了——這被她形容為「落荒而逃」——她聽到室友嘀咕:「那麼害怕嗎?」

口罩也不好買了。她聽一個中國同學說某藥店還有,就專程坐公交車去買了兩個N95。但走在路上,她還是不敢戴,怕被歧視,具體來說就是「明知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卻好像低人一等」。你或許無法理解,趙繁自己都覺得這個想法「詭異」,但她依然這麼想。她身邊有中國同學因為戴口罩上街而被罵是「病毒」;有人發朋友圈,說要從現在開始學罵人的詞,這樣遭遇歧視了才能反擊。

還有其他的例子。比如英國埃克塞特,中國留學生賈立戴口罩上街,有外國人迎面走來,看到他,「Oh——」地大喊著跑到街對面去了;比如加拿大多倫多,也是中國留學生戴著口罩,有外國人上前問:「你去過武漢嗎?你有沒有病毒?」……更別說那些戴口罩的亞裔上街被打的新聞。

事實就是,你很難指望別人的理解,除非你遭遇的不幸也降臨到他們頭上。一個在美國波士頓的留學生,課上老師提起中國的疫情,別國同學紛紛發表觀點,只有她坐著掉眼淚;疫情在全世界爆發後再談,同學們的說法變成了「我拒絕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我想保持心理健康」。

在日本東京留學的韓露(她將在今年4月底入學慶應義塾大學讀研究生)也有類似的感受,她用的原話是「人類的悲歡無法共通」。她每天關注國內的疫情新聞,心情沉重,儘量不出門,購置各類消毒用品;身邊的日本朋友雖會問候,卻只覺得她家離武漢遠、家人沒問題,那就萬事大吉。真正的感同身受遙不可得,「像在平行世界,我每天看到的消息是這麼慘的消息,每天的心情是這麼低落的心情,但對日本人來說,中國疫情很嚴重,卻是抽象的。」

狂轟濫炸的信息是恐懼、焦慮生長的絕好土壤。韓露經常聽到身邊人確診或出現類新冠症狀的消息,如今的心態是,「就算輪到我也不意外,但我真的努力防護了,也沒辦法。」還有英國倫敦的留學生在奶茶群問:「現在點奶茶會不會有病毒?」有人支招:「實在不放心,你可以倒出來微波一下。」

人在害怕的時候,總會不由地構想最糟糕的結果。一個美國喬治亞州的留學生,有次用手機看新聞,覺得眼酸、頭疼、胸悶,一看文章,這就是輕症的症狀,「我不會感染了吧?」;再往下拉:「因新冠引起的焦慮,症狀有頭疼、胸悶」。

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生楊晨,2月上旬剛從國內回校。幾天後,她開始咳嗽、低燒、喉嚨痛、拉肚子,都是新冠的症狀。她去當地醫院做核酸檢測,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等結果,跟外面的工作人員交流要用電話。等了四個小時,心就提了四個小時,「整個人處在那種考試前的緊張狀態」。乾等太熬人了,但還能做什麼呢?她悶頭搜網上的病例,對比自己的情況,甚至做好了感染的心理準備。幸好,結果是陰性。

挺戲劇性的,年後飛回比利時的時候她還慶幸「跑毒成功」,沒想到,「只是跑進另一個毒圈」。

在隔離間等待結果時,楊晨用來與房外工作人員交流的電話 圖片由楊晨提供

買機票就像買彩票

毒來了,人的第一反應當然是跑,就跟你打吃雞遊戲一樣,又有什麼可指摘的呢?尤其一些留學生跟外國室友住一塊兒,本就沒有隔離的條件。

沒有人想被感染,包括留學生。但有些人不這麼覺得,「回國添亂」、「千裡投毒」,他們在網上如此評價。那個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留學生賈立在買機票的時候,爸爸就提醒他,回來的時候要低調,「你不是錢學森,人家不歡迎你回來。」

談起這個,賈立的語氣有點激動,「我回來怎麼了,對不對?我自己做好防範措施,我也沒影響別人。我服從隔離辦法,影響到誰了,對不對?」

學校陸續作出反應,改上了網課。確信不會影響學業後,很多人買了機票;也有人秉持「沒有必要冒生命危險」的信念,提前中斷學業回了國。比如一個21歲的留學生,直接從東京的語言學校退了學。

做回國的決定好像很容易,現實卻不是。為防控疫情,中國民航局調減了國際客運航班量,自3月29日起,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中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抵離中國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於75%。經測算,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將由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留學生圈開始流傳一個笑話:買機票就像買彩票,你不知道哪班能飛;就算買到能飛的,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允許落座的75%。

3月26日,中國民航局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

趙繁是那個只敢用手勢跟室友打招呼的人,也是機票在起飛前一天被取消的倒黴蛋。這件事是3月28日一早,她醒來後發現的。你知道的,人的悲傷有時是滯後的,所以直到下午,同學問她第二天什麼時候起飛,她說「取消了」,眼淚才應聲流下來。

她不死心,繼續刷機票,看到一張國內航空公司公務艙的,要4萬元人民幣,是之前被取消那張的兩倍多。四萬元啊,她一下嚇哭了。為什麼沒有像早已順利回國的朋友們那樣,早點買好票呢?這一下子,家裡要莫名其妙付那麼多錢。「我覺得超級無力,票太貴了,但我又好想回去。」票可不會等她考慮完全。猶豫的工夫,票沒了。

第二天繼續刷。刷到一張3月31日出發、3萬元經濟艙的,這回果斷入手。她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很激動。我問她激動有什麼表現,「就是我笑了呀。」她說。好像笑是一件很罕見的、值得特別畫出重點符號的事兒。她已經很久沒有那麼開心地笑過了。

可這種開心只持續了一會兒。她又開始擔心航班取消,或是體溫通不過檢測。等待回家的日子裡,她有時會突然想開心地大哭一場,但怕眼淚會傳播病毒,只能忍著。

下午兩點多的飛機,她前一晚只睡了兩三個小時,當天上午就到了機場。懸著的心放下來了嗎?很矛盾,她是這樣形容的,很繞,但很精準,你們一定能看明白:離回國越來越近了,好像也知道自己能回國,但直到起飛之前,都不敢100%確定;順利坐上飛機了,還怕突然被請出去。她不想錯報一個好消息,廣播說「機艙即將關閉」,才終於告訴媽媽:「我上飛機了。」

還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生陳萊,她沒刮中的「彩票」數量至少是4。

第一張,3月23日,新加坡轉機,幾天後新加坡出了政策,不讓轉機了;第二張,當作備用買的,3月21日,芬蘭轉機,當時她以為第一張穩妥,就退了票;第三張,3月25日,吉隆坡轉機,後來航班被取消;第四張,3月29日,衣索比亞轉機,趕上民航局的政策,航班取消。

機票搶手到什麼地步呢?陳萊幾次在航空公司官網刷到餘票,填信息的手速慢了,票就沒了;在國內的媽媽四處找票,有天想買張4萬8的,過30分鐘再去問,票販說那是30分鐘之前,現在的價是5萬1,還無法保證成功出票。

她差點放棄了。3月26日,她聽說了候補買票的方法,在下午收拾完行李去機場碰運氣。那晚某國內航空公司有一班九點直飛上海的飛機,八點值機快結束的時候,她才知道,她有票了。

取票的路上,她看到幾個人在等候補。有人要一張商務艙的票,卡裡錢不夠,沒刷成,旁邊的人隨之大喊:「他不要,我要!」她感覺,上飛機就像登諾亞方舟。

拿到機票的一剎那像是做夢:「要回國了,居然要回國了。」但到這一步,一切仍未結束。「飛機上跟生化危機似的」,大家把能戴的都戴上了,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還有浴帽、雨衣。幾乎沒人吃東西,很少人上廁所。飛行時間是11個小時,陳萊又渴又餓,沒忍住,喝了口果汁,又開始擔心:「我最後不會因為喝了這口果汁而感染吧?」

到隔離點的時間是近凌晨一點,此刻距陳萊到倫敦的機場,已經過去了26個小時。

從倫敦回國的飛機上 圖片由陳萊提供

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這場疫情會影響我們到什麼時候呢?有人說幾個月,有人說幾年。在我們看到的這些留學生身上,是至少4個小時、26個小時、3周,或者更長。

那個得了流感的比利時留學生楊晨,當時已經做好了感染的心理建設,在知道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之後,反而「完全不怕這個病了」。回國過年的時間裡,她已經把信息轟炸、焦慮擔憂全經歷過,這回在比利時,她不想再經歷一遍了,於是「開始對這些事情漠不關心」。

這幾天,比利時的天氣不錯,白晝很長,晚上九點才天黑。楊晨和朋友約著出門散步,在附近的森林或公園,偶有人騎車或跑步經過,大都沒戴口罩。花開了,黃的,粉的,大朵大朵點綴在綠葉間;流經的河被陽光照耀,泛著粼粼波光。「你會覺得你跟疫情一點關係都沒有。」她說。

她買了5月初回國的機票——與其說是逃離,不如說是追尋。她想回到「讓自己生活步入正軌的地方」,回到熱鬧忙碌,有朋友、有事做的狀態。比利時給不了她這些,她就回國找。

比利時,陽光下的河 圖片由楊晨提供

感到「人類的悲歡無法共通」的韓露還留在東京,因為擔心路上的風險。疫情之前,她和中國室友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而最近,兩人每天都要窩在一起——不誇張地說,那就是「生死之交」。幸好有彼此,因為「這種情況身邊就得有個人」。

而有人享受孤獨,比如那位22歲的東京留學生。她獨自住在出租公寓裡,平時除了上學就很少出門,疫情爆發後宅家裡也沒啥感覺,只是放假卻不能出去玩,有點無聊。

也有人為此痛苦,像獨自隔離三周、拿著行李箱去超市的李漫。4月3日,她把樓裡另一個留守的中國同學叫來宿舍,一起吃了晚飯。她太久沒見活人了,以至於把一起吃飯這件事形容為「這麼親密的接觸」。兩人喝了奶茶,煮泡麵吃,就加了點菜、雞蛋,再放片芝士,很普通吧?但她們都說,這是最近最好吃的一頓。

有些認知發生了變化。「沒想到。」很多人提起疫情這麼說。李漫覺得,大家從前總以為事情都在計劃之內,以為能知道世界將怎樣發展,你完全不會想到會有這場疫情,而它告訴了你:「原來事情還會有這種走向」。

「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她說,「明天要是說有外星人,我覺得也不是沒可能。」

另一個感想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彼此理解。「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用一個人去代表一整個群體。」這是在採訪尾聲,我說李漫心態不錯時她的回應。她提到陷入恐慌的同學,「我不慌不代表人家不慌,我的處境還是蠻安全的,但人家可能情況比較糟糕,慌也有慌的道理。」「不是錢學森」的賈立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給別人貼標籤。」

和朋友吃完飯五天後,李漫去做了分派中國留學生「健康包」的志願者。包裝貼著「祖國永遠在身邊」,每個包裡有兩個N95口罩、20個普通外科口罩、一大包消毒溼巾和兩盒連花清瘟膠囊。很多接受採訪的留學生領到了健康包,或已在申報領取。

健康包 圖片由李漫提供

美國時間4月17日,「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線上演唱會)在世界各地同步播出,全球百位藝人參與。李漫看了節目,最直接的感受是全球化——全球化帶來了疫情,也帶來了這場直播,「大家在共享同一種焦慮,也在共享同一種抵抗疾病的感動。」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清華大學清新時報」,作者鄭可書,責編張立榕,排版於絲。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相關焦點

  • 「天價」回國機票再現?網傳南航官網售「百萬頭等艙」 真實性仍待考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肖逸思 從美國洛杉磯飛往中國廣州的機票,經濟艙售價為35262元,公務艙售價高達271602元,頭等艙更是創造天價——1215072元!這張「諾亞方舟船票」是真實存在的嗎?網傳圖有不少網友將此天價機票戲稱為「諾亞方舟船票」。那麼,這張「諾亞方舟船票」究竟是否屬實?
  • 故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諾亞方舟,它又在哪裡?
    可是,人類有像諾亞這樣善良勤勞的人,諾亞經常勸解人們停止殺戮,擺脫罪惡的生活。  於是,上帝決定留下諾亞一家。上帝告訴諾亞說,他要爆發一次大洪水,對人類進行大清洗(大毀滅),讓若雅造一艘方舟,準備洪水來臨時準備逃生,諾亞照辦了。  終於有一天,巨大的水柱從地下噴射而出,天上的大雨也日夜不停,整整下了四十天。
  • 橫斷山上的「諾亞方舟」
    他指著身上的迷彩服說:「諾亞方舟對我們的改變太大了,這身衣服就是項目給的。」同期在滇西北開展喜馬拉雅蜜蜂養殖和瀕危中草藥種植培訓,組建基層技術培訓網絡,使養蜂、種藥技術普及到村民,極大提高了社區收入,促使社區可持續發展諾亞方舟項目還為巡護員買了保險,「關鍵時候真解決大問題,去年我們兩個巡護員因意外事故死亡,他們的家人就用上了保險,獲得了不少賠償……要是沒保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失去頂梁柱,你想想會有多悲慘?」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發現諾亞方舟遺址,諾亞方舟不是神話傳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那諾亞方舟聽過嗎?在西方,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非常流行。其實,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說的是為了讓諾亞、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地生物能夠順利逃過一場上帝故意製造的洪水災難而建造的。有人堅信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這遊輪比「諾亞方舟」還厲害,「擱淺」在懸崖上,房間非常豪華!
    不過好在主人公們也有應對的措施,那就是造一艘巨大的方舟,男主帶著一大波人最後登上方舟成功地逃離了這場末日。很顯然,影片當中的方舟就是在致敬各大神話當中的「諾亞方舟」。當然,這艘神秘的方舟並不是只存在於書本之中,據說在二戰期間,一位蘇聯的飛行員在飛越土耳其的山脈時,意外地發現了某座山頂上,橫亙著一艘巨大的船隻,後來就連美國的科學家也親赴實地去考察。
  • 尋找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諾亞方舟|諾亞|亞拉臘山_網易科技
    停靠方舟的山峰這些傳說如此具有誘惑,以至於人們探尋諾亞方舟的熱情從未消減。想要證明諾亞方舟的存在,找到它是最好的辦法。因此,《聖經》中出現的方舟停靠地亞拉臘山成為人們熱衷的地方。聖經裡並沒有確切指明方舟停放在昔日亞拉臘山的哪座山峰上。
  • 災難科幻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的諾亞方舟
    ,並偶遇了一個瘋瘋癲癲的科學家查理,意外得知了「世界末日」的消息,隨後在地震,海嘯等災難接踵而至,傑克遜一家人在查理的指引下,來到了諾亞方舟的建造地——珠穆拉瑪峰,並成功避難的故事。,並得知了諾亞方舟的事情。
  • 世界上最「詭異」的四大考古發現:紅色石棺、諾亞方舟……
    當他們走進最後一個金字塔,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發現了一個紅色石棺,「詭異」的是石棺上的浮雕圖案,像極了直升機、火箭、宇宙飛船等現代甚至超現代的飛行器,難道瑪雅文明已經科技發達到如此境地?巨人法老諾亞方舟諾亞方舟是否真實存在一直都充滿了爭議,在《創世紀》中記載諾亞方舟用時120年於公元前2370年建造完成,距今4300年左右。它的長度達到了157米,寬度也有26米,高度在16米。
  • 尋找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停靠方舟的山峰這些傳說如此具有誘惑,以至於人們探尋諾亞方舟的熱情從未消減。想要證明諾亞方舟的存在,找到它是最好的辦法。因此,《聖經》中出現的方舟停靠地亞拉臘山成為人們熱衷的地方。聖經裡並沒有確切指明方舟停放在昔日亞拉臘山的哪座山峰上。在聖經時代之前已居於今天土耳其東部的亞美尼亞人與波斯人,早有傳說確定「苦難的山」就是方舟停泊之地。
  • 諾亞方舟遺址是真的嗎?諾亞方舟遺址具體位置在哪裡
    解答:諾亞方舟是西方的某個傳說,主要就是一個叫做諾亞的人成功製作了一艘大船,成功在洪水中拯救了人類文明和重要的火種。很多人覺得諾亞方舟確實存在,並且找到了很多所謂遺址,但是最終證實是虛假的。2010年某隻考察隊稱成功尋找到諾亞方舟遺址,下面探秘志帶大家共同了解下。
  • 傳說中諾亞方舟停留處,明明位於土耳其,卻出現在鄰國國徽上!
    不知道已經到了2020年,你是否還記得2012年,那個關於「世界末日」的想像?是否還記得那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2012》以及裡面,那個成為全地球人最後希望的諾亞方舟?聖經》:諾亞方舟是一個方形船隻,其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還有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滅世的洪水。
  • 諾亞方舟的傳說,一個傳奇的故事
    方舟製成後,諾亞及其家人和一些動物就乘上了船。不久,天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大雨持續下了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水衝走了,水勢不斷上漲,洪水逐漸淹沒了高山的山頂,方舟在一片汪洋之中漂到了阿美尼亞的艾亞特拉山頂。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專家稱已找到諾亞方舟遺址,即將用3D掃描驗證
    《聖經》是西方國家裡面最經典的一本書,也是西方國家的精神寄託,經常看見西方國家電影裡面的演員遇到危險或者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拿著《聖經》這本書做禱告,可見這本書在西方國家裡面的地位有多重要,對於西方國家的人來說,《聖經》就是一本名副其實的聖書,當然《聖經》也間接地影響著世界
  • 「諾亞方舟」今在龍山被發現
    題記:諾亞方舟,曾是西方《創世紀》裡面的一個神話傳說故事,說的是上帝選中了善良的好人諾亞,告訴他七天後要實施毀滅地球。要他帶著家人及數只可愛的動物進入方舟遠航避難,等大地毀滅後重新創造世界。
  • 土耳其發現「諾亞方舟」?如果末日來臨,方舟真能救我們嗎
    所以,這些災害雖然很多,但是和真正的「世界末日」完全是兩碼事。當然,並不是說世界末日不會出現。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在這麼長時間內,其實我們人類沒有遭遇到非常嚴重的末日級別的災難。所以,我們並不清楚,末日的到來,我們會面臨什麼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度過末日。不可否認的是,末日一旦來臨,可能意味著地球生命系統的崩潰,或者是我們人類社會的終結。
  • 界上真的存在諾亞方舟嗎?土耳其發現的遺蹟是真是假?
    還記得諾亞方舟嗎?這可以說是人類用來救命的船隻,在西方的神話中也曾經描述過諾亞方舟,它被稱作是一位龐大無比的船隻,用來專門抵禦洪水,洪水來臨的原因也是因為人類的道德敗壞,上帝懲罰器世人,而諾亞方舟就是唯一的救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世界上真的存在諾亞方舟嗎?
  • 冰封在千年積雪下的諾亞方舟是真的嗎?
    《聖經》中關於諾亞方舟的故事流傳甚廣,很多人都是認為只是一個神話傳說而已,不足為信。然而,有專家宣稱諾亞方舟的故事是真的,他們找到了諾亞方舟的殘骸,就冰封在千年的積雪之下。那麼,冰封在千年積雪下的諾亞方舟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你的諾亞方舟在哪裡?
    也許這是一次深層的斷裂,但也許只是歷史上的一個波折。世界也好,中國也好,等危機過去以後再回頭看,可能覺得也沒什麼。可對我們個體來說,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哪怕歷史的一個小波折,掉到咱們頭上都是天大的麻煩。世界有世界銀行組織,中國有黃金外匯儲備,我們呢?只有幾張銀行卡,上面的數字可能還羞於見人。
  • 諾亞方舟的歷史記載
    《聖經故事》裡的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創世紀》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由於偷吃禁果,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此後人世間充滿著強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諾亞是個義人。上帝看到人類的種種罪惡,憤怒萬分,決定用洪水毀滅這個已經敗壞的世界,只給諾亞留下有限的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