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Ⅱ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蒼山特有種——似血杜鵑
文:花木君
《新樓詩二十首》(其四)
【唐】李紳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豔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李紳是中唐宰相詩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和參與者,年輕時體貼民情,寫出《憫農二首》,流傳甚廣,被譽為憫農詩人;老年攀附權貴,人品有汙點,頗受指摘。這首詠嘆杜鵑花的詩詞大概為其晚年作品,其中的「拆」同「坼」,意指花的種子開裂。詩中讚美杜鵑花開,滿山如火,緋紅漫天,非常壯觀,然而整體掩蓋不住孤寂落寞之情。
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因花開似錦,紅霞滿天,漫山遍野而馳名,因而又有名為「映山紅」。杜鵑花品種繁多,全世界約有900餘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其中以紅色居多,另外還有白色、雪青、淡綠、黃色等顏色,花色絢麗,非常嬌豔。
在紅色杜鵑裡面,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最為常見,顏色有玫瑰色、杏紅色、紅色或暗紅色等,不過還有一種珍稀瀕危的杜鵑,是我國特有的杜鵑品種,分布非常狹窄,僅僅在雲南蒼山才有分布,並且顏色非常鮮紅,猶如血色,因而被稱為——似血杜鵑。
一、似血杜鵑的形態分布
似血杜鵑(Rhododendron haematodes Franch.),屬於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屬(Rhododendron)、常綠杜鵑亞屬(Subgen. Hymenanthes)、常綠杜鵑組(Sect. Ponticum)、火紅杜鵑亞組(Subsect. Neriiflora)常綠小灌木。
【植株】高1.5-3米;樹皮灰白色;幼枝粗壯,密被淺鏽色絨毛,混生少數細剛毛或無。冬芽卵圓形,長1.5釐米,具有鏽色絨毛,芽鱗宿存。葉革質,長圓形至倒卵形;長2.7-7.5釐米,寬0.7-3.2釐米,上面亮深綠色,成長後無毛,下面密被兩層毛被,上層毛被淡黃褐色至紅褐色,下層毛被白色;葉柄略粗壯,長0.5-1.2釐米,密被棕色絨毛,中間雜有細剛毛或無。葉脈在上面凹下,側脈7-10對。
【花果】頂生傘形花序,有花6-8朵;總軸長約4毫米,被棕色絨毛;花梗長2-2.5釐米,淡紅色,密被紅鏽色絨毛,有時具少數小剛毛;花萼小,近於杯狀,圓形至闊卵形;花冠管狀鐘形,肉質,長3-4(-5)釐米,直徑3.5-4釐米,深紅色至紫紅色,內面基部有5枚深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於圓形,頂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長,花絲下部很少有微柔毛,花葯長圓形,褐色;子房短圓柱形,先端截形,密被紅鏽色絨毛。蒴果圓球狀橢圓形,長1釐米,有肋紋,密被紅鏽色絨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似血杜鵑為我國特有種,僅僅分布在雲南西部蒼山,生於海拔3200-4000米的高山灌叢中或山頂及溪谷中。
二、似血杜鵑的辨識區別和鑑賞
(絹毛杜鵑)
1、似血杜鵑有一亞種絹毛杜鵑(Rhododendronhaematodes Franch. subsp. chaetomall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 ex Cullenet Chamb.),分布在雲南西部及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和似血杜鵑最大的區別在於絹毛杜鵑的幼枝和葉柄密被多少較為粗壯的剛毛,而似血杜鵑為淺鏽色絨毛,混生少數細剛毛或無。。
(皋月杜鵑)
(杜鵑)
(似血杜鵑)
2、似血杜鵑和杜鵑(映山紅)以及皋月杜鵑花色形態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於:
1)分布不同:杜鵑為我國特有,分布廣泛;皋月杜鵑原產日本,現在國內也多有栽培;似血杜鵑為珍稀瀕危品種,僅僅在雲南有分布。
2)落葉與否:杜鵑屬於落葉灌木,皋月杜鵑屬於半常綠灌木,似血杜鵑則是常綠灌木。植株從高到低依次為杜鵑、似血杜鵑、皋月杜鵑。
3)植株高低:杜鵑植株一般2—5米;似血杜鵑1.5—3米;皋月杜鵑1—3米。
4)雄蕊不同:杜鵑雄蕊10;皋月杜鵑雄蕊5;似血杜鵑雄蕊10。
3、似血杜鵑四季常綠,葉片上面青翠碧綠,下面灰褐棕黃,從遠處看經常呈現兩色,花朵繁茂,花色鮮豔,從猩紅、鮮紅到紫紅皆有,一到花期,滿山紅雲,非常壯觀,並且資源稀少,是杜鵑育種的珍貴種質資源,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研究價值。
三、似血杜鵑的保護現狀
似血杜鵑分布地狹窄,自然種群稀少,近些年生境變化,再加上人為濫砍濫伐,使得似血杜鵑野生資源處於瀕危境地。為了保護似血杜鵑,如今已經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為國家Ⅱ級珍稀瀕危重點保護。如今雲南大理蒼山已劃為自然保護區,似血杜鵑也被列入保護品種,得到妥善保護。
2020-11-26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