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進入寶媽講自然
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天氣涼了,樹上原先碧綠的葉子變黃了,飄在地上了。這些情況告訴我們:秋天到了。古代有本叫《淮南子》的書上說:「以小明大,見一葉而知天下之將暮。」有的詩句也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些意思都一樣:從一片落葉可以推知秋已降臨。
為什麼綠葉到秋日就會泛黃脫落呢?原來一直認為是秋日乾燥,樹葉失去水分的結果。但科學家們在前幾年發現,樹葉的變色與某些激素及化學物質的變化有關。初秋時節,激素脫落酸等物質聚積到樹葉裡,樹葉便開始變色,樹葉則將葉綠素、水、氮、磷、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有用材料送回樹幹、樹根,自己等待枯萎死亡。與此同時,在葉梗部的一組特殊細胞也開始變得脆弱起來,於是,一遇風雨,它們就很容易被折斷,從而葉落滿地了。
秋天樹葉的顏色有時深,有時淺,這和降雨量或降雪量的多少有關。如果在乾旱年份,樹葉的顏色變化就不會太大,葉子落得就比較早,這是為了給樹木多留點水分。儲存養料,多留水分,落葉可是樹木一種「丟卒保車」、保護自己的手段哩。這麼說來,有些文人墨客見落葉而哀怨,實在沒有必要。
有些綠葉在天涼後會變紅。北京人在秋日會去香山看紅葉,南京人那時也喜歡到棲霞山欣賞「萬山紅遍」的美景。楓樹、槭樹、烏桕、黃櫨、柿樹等等,在霜降前後都會變得火紅火紅的。「霜葉紅於二月花」。它們點綴著金色的秋天,吸引著無數遊人,也把江山裝扮得更加多嬌了。
無論是黃葉、紅葉,在冬日的寒風下,落葉樹的葉子終究悉數掉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那末,四季常夏的熱帶地區,樹葉是不是就不需要飄落下來呢?不是的。熱帶的樹木也會落葉。不過,它們落葉的時節總在乾季。拿我國廣東、雲南、海南等地來說,許多樹木就是在每年的2~3月才落葉的。「一葉知秋」的說法在這些地方並不適用;「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那就更不合乎自然界的實際了。
(本文因講解內容需要,少部分照片來自網絡,僅用作學習和知識傳播之目的。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修改或者刪除。)
歡迎關注【寶媽講自然】,寶媽每周精心推送1~3篇高質量文章,帶領孩子一起走進奇妙的大自然,從身邊事物學會親近,聆聽,觸摸美好的大自然。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
微信搜索或查找訂閱號:寶媽講自然
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也可關注寶媽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