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選擇安全、合適的面霜?
我的皮膚非常乾燥,所以為了讓它保持良好的感覺,我需要強效保溼霜。但用過之後,我的皮膚開始就像油性皮膚一樣,一天下來就會變幹、結塊。
這是使用含有配方不良的保溼劑面霜會發生什麼情況的完美範例!
(P.S. 面霜是一個很泛的概念,文中主要討論的是有保溼劑效果的面霜,即保溼霜。有時還會摻入一些潤膚霜的概念。潤膚霜也是屬於面霜的。但在護膚產品中,有時保溼霜和潤膚霜這兩個名稱並不區分得那麼明確,因為實際有些產品是多功能的,兼而有之保溼霜和潤膚霜這兩種小概念的功能。這些請讀者稍稍有所了解一下,不必過於糾結。)
那麼如何才能選擇到品質好的保溼面霜呢?在本文中,您將跟隨美國美容師米歇爾的建議、指導學習到以下這些內容:
如何閱讀保溼霜的標籤哪些成分要避免需要尋找哪些成分(以及哪些成分的組合)活性成分是否重要如何選擇保溼面霜
首先,忽略標籤正面的任何聲明(通常可能會引起誤解),而直接進入成分表。
您要仔細檢查標籤成分表裡列出的前五種成分。
通常,按規定,品牌保溼霜必須按含量(濃度)從最高到最低的順序排列其成分,通常前五種成分約佔配方的80%。
一般我不太擔心前五種成分之後列出的內容。(儘管理想上,我根本不喜歡在保溼劑面霜中看到合成香料!)
還有,你要事先對這些成分有些了解,如果你一無所知的話,那更要仔細些看下面的說明喲。
下面開始,我將給出我的建議,幫助你挑選出安全的、效果好的保溼霜:從中你可以知道哪些成分是我們要避免選擇的(有標識),哪些成分是可以接受的(有標識)。
(小貼士:標識與標識,只是大方向,具體細節還要具體分析,細細看喲。)
合成香精和精油
香精是個人護理產品中造成皮膚受刺激和過敏反應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皮膚科醫生不喜歡香精或香料製品,」莎琳·勞克林醫生說:「它們通常是合成的化學物質,會對皮膚有刺激或造成過敏。」
但是,大多數保溼劑中都含有香精!研究發現,在藥店銷售的保溼劑83%含有香精或與香料有關的過敏原(保溼劑中「最常見的過敏原」)。
在標籤上尋找「香精」、「香料」或「香水」一詞,並儘可能避免使用含有標識這些成分的產品(或至少確保它們列在成分表的末尾)。
另請注意,「無香精」的字眼實際上並不能保證實際沒有香精,僅僅表示該產品沒有明顯的香水氣味。實際上,它可能仍然包含有與香精化學品一樣致敏的掩蔽劑!因此,您應始終注意檢查成分表。
至於精油,它們絕對比合成香精(人造香料)更安全,而且對於許多人來說,只要稀釋過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您的皮膚很敏感,我建議您避免使用。
小貼士:「合成香精」,我們有時又稱「人造香料」。
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
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是保溼霜中最好、最穩定的油脂成分。
飽和脂肪酸的化學成分使它們極其穩定,並能抵抗自由基的攻擊。這就是為什麼它們的保質期最長,不易變質。單不飽和脂肪酸是第二好的選擇,而且性能相當穩定,因為它們的脂肪酸鏈中只有一個雙鍵。(雙鍵越多,油脂的性能越不穩定。)多不飽和脂肪酸是最糟糕的選擇,包括大多數油籽油。它們含有多重雙鍵,這意味著它們會很快變質,會對皮膚造成氧化性損傷,導致皮膚老化。注意:即使配方中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如果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則仍會發生損傷皮膚這種情況,因為其半衰期很短(僅數小時/天)。品質好的保溼霜要選擇角鯊烷、椰子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乳木果、可可脂、荷荷巴油、馬魯拉油和澳洲堅果油等成分。
避免使用任何多不飽和脂肪酸油脂成分超過15%的產品,包括玫瑰果油、葡萄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紅花油——記得前五種成分的規則嗎?所以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越少越好,在成分表上越靠後越好。然而,如果面霜配方中含有飽和脂肪酸油脂或單不飽和脂肪酸油脂,效果會更好,因為它們有穩定產品品質的作用。
如果您不知道某一脂肪酸成分是飽和的?單不飽和的?還是多不飽和的?只需使用谷歌/百度「[油脂名]概況」,您就可以找到相關資料。
矽樹脂(矽酮)
矽樹脂(矽酮)是一種合成聚合物,你可以在現在絕大多數的保溼霜中找到它。
製造商喜歡它們是因為:1、它們便宜;2、它能給產品增加一種天鵝絨般的、可塗抹的質感;3、它們能立即使皮膚表面光滑。
但你猜怎麼著?它們只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給人一種水潤的錯覺。作為人造的遮陽板,它們實際上並不能提供水分——或者其他任何有益的東西!
由於在毛孔中滯留油脂、死皮和碎屑,矽酮還會加劇痤瘡,久而久之會使皮膚脫水,甚至延緩細胞更新。
建議尋找不含矽樹脂(矽酮)的產品,或者至少在前5到10種成分中不含矽酮。
矽樹脂(矽酮)的成分常見名稱有二甲基矽油、三甲基矽油、環戊矽氧烷和聚二甲基矽氧醇。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是尋找任何以「-甲基矽油」、「-矽氧烷」或「-矽氧醇」結尾的名稱來識別。
石油衍生品
就像矽樹脂一樣,來自石油的成分能創造光滑的紋理,並通過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封閉的屏障來「工作」。
但是,由於它們的大分子尺寸,它們不會被皮膚吸收或為皮膚補充水分。
而且它們甚至不能保護水分流失。艾娃·沙姆班醫學博士說:「含有礦物油和石蠟的面霜實際上會破壞皮膚屏障,增加水分流失。」
(我想她指的可能是這項研究中的碳氫化合物。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在防止水分流失方面,初榨椰子油優於礦物油。)
此外,石油衍生物可能堵塞毛孔,造成皮膚暗沉、缺水,並幹擾細胞更新。
這些是你要避免使用的成分的名稱:礦物油、石蠟油、液體石蠟、液體石油、石油、凡士林油和白油。
乳化蠟有時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所以具體情況要和生產商確認一下。
防腐劑
如果面霜含有水分,那麼它就需要防腐。
否則,它就會成為細菌和黴菌的滋生地。除了令人噁心的因素外,缺少防腐劑還會降低產品的有效性,引發刺激和感染。
所以,如果你看到標籤上寫著「不含防腐劑」,不要猶疑,因為這不是一件好事!
也就是說,你可能想要避免某些類型的防腐劑,比如,對羥苯甲酸酯和甲醛釋放劑,而不是所有的防腐劑。
較好的選擇可以包括:
食品級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醇類:乙醇、葡萄醇、苯甲醇、金縷梅精油:迷迭香、苦楝樹、茶樹植物性防腐劑:葡萄糖酸內酯、乙基己基甘油、檸檬酸三碘硬脂酯無毒合成物:脫氫乙酸 化學防曬過濾器
防曬霜對保護你的皮膚免受陽光傷害很重要,使用一種雙重保溼的防曬霜當然很方便。
但大多數SPF防曬保溼霜都含有可能有副作用的防曬成分。在北美,我們唯一真正安全的選擇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礦物紫外線過濾器。
下面是我為什麼不使用化學過濾器的原因:
內分泌紊亂:研究人員在多項動物和細胞研究中發現了化學防曬過濾器對甲狀腺和生殖激素的影響。細胞損傷和老化:許多研究發現,某些化學防曬霜與紫外線相互作用,導致人類皮膚細胞的DNA損傷。更糟糕的是,這項研究發現,化學防曬霜產生的自由基(會老化)比完全不使用防曬霜產生的自由基還多!刺激性:化學防曬品,如氧苯宗和阿伏苯宗,更容易引起接觸性皮炎、皮疹和刺激性。對於足夠的UVA和UVB防護,礦物紫外線過濾器濃度確實很重要;理想情況下,應含有至少20%的氧化鋅。
油脂和溼潤劑
品質好的保溼霜能結合穩定的油脂和溼潤劑。
約書亞·蔡克納博士醫生說:「潤膚霜的基礎是閉塞劑、溼潤劑和潤膚成分的組合。」
閉塞劑是一種能在皮膚表面形成屏障以防止水分流失的成分,實際上它並不起將水分輸送給皮膚的作用。除了矽酮和石油衍生物(這兩樣是我不推薦的),閉塞劑的範例包括一些厚重的油脂,如橄欖油和乳木果油。但任何油脂其閉塞的效果取決於其使用的數量!潤膚劑這種成分能起到軟化和補水的作用,能填補裂縫,防止水分流失。例如荷荷巴油和角鯊烷。溼潤劑是一種能將環境中的水分吸收到皮膚上的成分。例如甘油、透明質酸和PCA鈉。你不想要的是只含有溼潤劑的保溼霜。
使用大量的溼潤劑會使皮膚過於「溼潤」,從而導致皮膚的保護層被削弱,細胞更新的速度變慢。
另外,在乾燥的天氣條件下,溼潤劑的作用是相反的,它們從你的皮膚中吸收水分,而不是從空氣中——這會使皮膚更乾燥,而不是更保溼!要注意喲!
所以要選擇含油量高些的面霜(最好比溼潤劑的含量高)。或者,你也可以在面霜或精華液上塗一層你能忍受的薄油。
乳化劑
最後一種是最難避免的,但如果你一直在處理乾燥、敏感的皮膚或生痤瘡的情況下,你可能要注意了!
當你想到護膚品中的去汙劑時,你可能會想到清潔劑,特別是硫酸鹽——它會帶走保護油脂,導致皮膚乾燥和受刺激。
但你猜怎麼著?乳化劑屬於同一成分家族,對皮膚也有類似的降脂作用。
「關於乳化劑的接觸性過敏的實際情況比報導的要頻繁得多,」研究得出結論。研究還說乳化劑會削弱皮膚屏障。
對於容易長痘的皮膚,避免或限制乳化劑的使用是一個好主意。《皮膚病學報》提醒:「導致痤瘡的物質通常是卵泡刺激物,可能包括乳化劑。」
乳化劑包括乳化蠟、十六烷基醇、硬脂醇、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和山梨醇油酸酯。
實際上,就像我說的,保溼霜中很難找到沒有乳化劑的產品,但是你可能會發現少量的乳化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排在前五種成分就不行!)。或者,你可以試著不塗保溼霜,而直接在精華液上塗一層薄油。
保溼霜需要活性成分嗎?
在我看來,並不一定。我不會把太多精力花在這一問題的探討上。
「活性」,我指的是抗衰老成分,如視黃醇、維生素C和多肽。
你最好先用精華液,然後再塗保溼霜。
為什麼?因為在正確的pH值水平上,精華液比乳霜(這裡即保溼霜)提供了一個更穩定的環境,這意味著護膚成分可以在不降解的情況下保持更長時間的效力。
通常,精華液也含有較高比例的活性物質,而且由於沒有被潤膚劑稀釋,所以更易滲透皮膚。
結論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完美的」保溼霜可能並不存在。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符合所有要求的產品,但是我在這裡分享的能幫助你做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還沒有選擇好,我也建議你嘗試一下「溼潤劑+油」的混合配方,看看是否足夠。你可能會發現其實你並不需要面霜式的保溼霜(或稱潤膚霜)!
「如果你的皮膚不是乾性的,那為什麼還要用潤膚霜呢?」撰寫了《乾性皮膚與潤膚霜》一書的瑪麗·洛登說。她也是這項研究的作者。「如果你只是覺得值得擁有它,或者因為它裝在漂亮的罐子裡,那沒關係,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但要記住——它可能對你的皮膚沒有好處。」
我完全同意洛登的這一見解,因為我擔心其造成皮膚屏障問題和細胞更新減慢,以及刺激和堵塞毛孔的可能性。瑞秋·埃克爾博士甚至說,潤膚霜會讓皮膚「變懶」,導致皮膚乾燥、毛孔粗大、痤瘡、敏感和細紋。
比起面霜,我更喜歡將角鯊烷面油直接塗在精華液上。
結語:無論你決定選擇哪一種面霜,請先考慮考慮以上米歇爾給您的建議與提示!願您健康、平安!祝天天好心情!